摘要:翻开二十四史,那些轰然倒塌的王朝与英雄,都在重复验证着《礼记·曲礼》中振聋发聩的十六字箴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文|星火燎原
商纣王筑酒池肉林时,西周大军已跨过黄河;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时,韩信正暗度陈仓;唐玄宗沉醉《霓裳羽衣曲》时,渔阳鼙鼓已震动长安。
翻开二十四史,那些轰然倒塌的王朝与英雄,都在重复验证着《礼记·曲礼》中振聋发聩的十六字箴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一、傲气如刃:伤人三分自损七成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晚年自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管仲病榻前夸耀:"寡人箭术能射穿雕翎"。待贤相离世,他重用易牙、竖刁等谄媚之徒,最终饿死宫中,尸虫爬出殿门才被发觉。
这印证了《尚书》"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警醒:"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真正的智者都如汉光武帝刘秀,即便登基称帝,仍以"柔道治天下"自勉。
二、欲壑难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南宋权臣贾似道在葛岭修建"半闲堂",收集天下奇珍异兽,却将前线战报垫在斗蛐蛐的玉盆下。当元军铁骑踏破临安,他携带的十二车珍宝全沉入漳江。
《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的箴言在此化作现实。范蠡三散家财的智慧恰成对照,他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之道,最终成就"陶朱公"美誉。明代张居正在《帝鉴图说》中写道:"嗜欲深者天机浅",恰似给后世立起明镜。
三、志满则殆:亢龙有悔天道轮回
明末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在武英殿铸"永昌通宝",宣布"三年不纳粮"。未料四十二天后仓皇出逃,最终命丧九宫山。这暗合《周易》"亢龙有悔"的天道循环。
反观越王勾践,在姑苏城破吴军后,立即销毁雕龙画凤的楼船,重穿粗布麻衣,终成春秋最后一霸。司马迁在《史记》中评点:"夫差以骄亡,勾践以俭兴",道尽盈满之祸。
四、乐极生悲: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北宋徽宗赵佶精研书画,独创瘦金体,却在金兵围城时写下"彻夜西风撼破扉"的绝命诗。
正如苏轼在《晁错论》中所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张良功成身退,于终南山采药修道;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皆因深谙"乐不可极"的处世哲学。
这种智慧在《黄帝内经》中早有揭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道破养生与处世的共通玄机。
结语
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古籍中触摸先贤批注的墨痕,会发现这十六字箴言早已熔铸进华夏文明的基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选择做纵情声色的贾似道,还是克己复礼的张居正?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答案就藏在每个人对"傲、欲、志、乐"的掌控分寸之间。
【评论区话题】
您认为"傲、欲、志、乐"四戒中,现代人最需警惕哪个?欢迎分享您的见解或祖辈传承的处世智慧!
来源:典海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