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娜:被导演嫌弃的长相,被丈夫花8元娶回家,默默照顾6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6 07:18 1

摘要:她是《闯关东》里大气坚毅的“文他娘”;是《人世间》里无私温柔的“周妈妈”;还是《抓娃娃》里的“奶奶”……她是观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母亲专业户”,如今获奖无数、演技备受赞誉的她,却曾经6年无戏可拍,走过人生低谷的她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故事?

她是《闯关东》里大气坚毅的“文他娘”;是《人世间》里无私温柔的“周妈妈”;还是《抓娃娃》里的“奶奶”……她是观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母亲专业户”,如今获奖无数、演技备受赞誉的她,却曾经6年无戏可拍,走过人生低谷的她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故事?

热爱表演的“山丹丹花”

1968年11月,萨日娜出生于内蒙古的一个文艺世家,母亲是国家一级编剧,父亲是国家一级导演,还是著名演员斯琴高娃的启蒙老师。斯琴高娃成名后,依然和萨日娜一家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经常到她家做客、学习,正因如此,萨日娜一直视斯琴高娃为榜样。在家庭的影响下,萨日娜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认知并不浮华,而是认为需要真诚与付出。

1989年高考时,萨日娜决定报考艺术院校。当时,萨日娜的父亲曾语重心长地劝说她“你的条件不算好,可能会比别人更艰难。”对于当时还年少的萨日娜来说,她并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只知道自己想实现从小的梦想,因此经过再三考虑后,依旧选择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直到站在考场上,看到身边的女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才傻了眼。没有退路的萨日娜把心一横,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现场的考试中,直到过分投入的她拿起一个杯子就往对手身上扔过去,主考老师才连忙叫停。因为出色的表现,萨日娜从三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全国招收的8个女生之一。

在校四年,萨日娜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1989毕业后分配进入了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话剧团。没想到,踌躇满志的萨日娜却迎来了无戏可拍的六年。为了能够获得一个角色,萨日娜开始不停地向各大剧组投递简历,但是都石沉大海。终于,在又一次投递简历无功而返后,萨日娜直接跑到这个剧组,当面询问副导演怎么回事,结果得知原来自己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萨日娜非常不服气,询问副导演:“难道你们不相信我这个上戏毕业生的演技吗?”没想到副导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才回答说:“不是我们不相信你的演技,但是我们选女演员的标准是拍出来看了要养眼。”萨日娜这才明白,原来是嫌弃自己不够漂亮。

26岁开始演“母亲”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开始萨日娜也感到非常苦闷。远在包头的父母得知了她的处境,马上致电安慰她:“暂时没戏演不要 着急,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但绝不能干等着,要不断地学习、注意多观摩名家的表演技巧,多观察体验生活, 全方位充实自己,随时为接戏做好准备……”萨日娜的母亲还专程来到北京陪她小住了一段时间。在父母的鼓励下,萨日娜重新振作了起来,一边努力看书学习,一边继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26岁那年,萨日娜所在的话剧团排戏,只留给了她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角色,是戏中暴发户的老婆。为了贴近角色,萨日娜烫了头发,还学会了一手好麻将。就这样,登上话剧舞台的她的最后一场戏,一气呵成地演了七分钟,那一刻她才终于感到自己找回了表演的感觉。也是从此开始,萨日娜不再局限于所扮演角色的年龄和身份。

1995年,导演杨阳要拍摄一部反映中国女性生活的电视剧《牛玉琴的树》,得知这个消息的萨日娜像以往一样赶去面试。经过交谈,杨阳导演发现眼前的这个女孩子豪爽的性格和角色十分契合,但是当时他并没有马上拍板将女主角交给萨日娜,而是要求她到大西北体验生活。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萨日娜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就这样,萨日娜来到了偏僻的陕北农村,和女主角原型牛玉琴本人一起生活了半个月,两个人一起上山植树造林。因为当地严重缺水,萨日娜从到达村子以后就再没洗过澡、洗过头,但她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段生活中。萨日娜的真诚和刻苦终于感动了杨阳导演,终于,在毕业六年后,萨日娜终于等到了她的人生中的第一个女主角。《牛玉琴的树》在央视播出后,反响热烈,获得了当年的飞天奖,也让萨日娜开始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此之后,萨日娜开始了“母亲专业户”的演艺之路。《中国月亮》、《满天 星》、《母亲是条河》……再到让萨日娜成名的《闯关东》、《人世间》,萨日娜饰演了众多的“母亲”角色,先后荣获第七届上海国际电 节“白玉兰”最佳女演员奖、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欢的女演员等大奖,两度摘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桂冠。

萨日娜扮演的中国母亲们,亲切、质朴、温暖……她曾说,“天下的母亲是演不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母亲, 都会觉得自己的母亲是最伟大的。所以我感觉演母亲真的是演不 尽,不管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无论是配角还是主角,只要这个母亲性格比较独特,这样的角色让我喜欢,我就会去演。”

丈夫无私的支持

谈到自己的成功,萨日娜都会说到自己的丈夫,在她的心目中,之所以能收获今天的一切,都离不开丈夫对她无私的支持。

萨日娜的丈夫名叫潘军,是她的大学同学。其实说起接触表演,潘军比萨日娜更早,11岁时就参演过电影《大刀记》。说起对丈夫的第一印象,萨日娜形容“长的挺好看,像小白脸似的。”进入上戏三个月后,学校对新生进行了两次体检,结果有三名同学被查出视力不合格,不得不退学。这样的打击对于千辛万苦考上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其他两人当即嚎啕大哭,只有潘军一脸平静,萨日娜看到他的反应倍感意外,没想到潘军却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哭有用吗?”这个回答当即让萨日娜对他刮目相看。

幸运的是,潘军入校前曾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培训过,因此结识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著名导演吴天明。得知潘军被迫退学的消息后,爱才的吴天明特意到学校为他争取了一个“旁听生”的机会,可以跟着正式的表演系学生一起听课,但是没有毕业证。

尽管如此,潘军还是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萨日娜看到潘军如此努力,便主动和他组成搭档,两人一起排演小品,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久而久之,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走到了一起。

时间到了1990年,一次两人在颐和园里闲逛,潘军突然提出要给萨日娜买个戒指,正好街边有卖小首饰的摊子,萨日娜就过去,指着个戒指说:“就这个吧,你买一个送我。”,潘军惊讶地说:“8元钱?”,萨日娜肯定地点了点头:“对,就8元钱,你送给我就可以娶我了。”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珠宝彩礼,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萨日娜正处于无戏可拍的尴尬时期,相比之下,毕业后就分配进总政话剧团的潘军,事业则要顺利得多。进入话剧团不久,潘军就凭着扎实的表演功底成了团里的“台柱子”,先后在十几部话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荣获过中国话剧“金狮奖”,并且参演过多播电影、电视作品,当时很多知名导演都非常欣赏这个优秀的年轻男演员。

而萨日娜则整天待在家里,每天收拾屋子、洗衣做饭,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潘军说他看着这样的妻子,心里非常心疼,“我们的毕业大戏她都是演女主角的啊,这样的一个演员,六年没有戏演,不能上舞台,我心里真的很难受”。有一天,他非常郑重地对萨日娜说:“你是一个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大学生,我的老婆不是保姆,你干的不应该是这样的事情,”这番话给了萨日娜很大的触动,也正是这番话,让萨日娜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放弃演员的道路。是丈夫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才让萨日娜终于走出了这段阴霾的日子,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1999年,萨日娜和潘军迎来了他们的女儿香香。这时的萨日娜已经是圈里有名的实力派演员,片约不断。2000年,萨日娜还在哺乳期,导演王新民找到她,邀请她出演电视剧《迎亲马队》中的女一号。对草原有着深厚感情的萨日娜一听说要拍和草原有关的电视剧,当即答应了下来。随后,萨日娜便给女儿提前断了奶,送到老家请母亲帮忙照顾。《迎亲马队》杀青后,萨日娜又马不停蹄地拍摄了 《耶达山的雪》和 《呜沙湾》两部电视剧,这期间只有潘军带着女儿来探班时,一家三口才能小聚几日。

就这样,一连几部戏拍下来,直到2002年底,萨日娜才终于返回了北京的家中。到家当晚,她马上给母亲打电话询问女儿的情况,母亲告诉她,当香香在电视上看到她时,会突然大喊“妈妈,您快出来抱抱我……”这句话一下刺痛了萨日娜的内心,于是她迅速地处理完剩余的工作,然后赶忙接回了女儿。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两人都出去拍戏,谁来照顾女儿?当时,萨日娜和潘军两人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谁放弃都非常可惜。经过认真的思索,最终潘军做出了决定,他告诉萨日娜,他认为萨日娜比他更有发展前途,因此决定自己申请去做行政工作。听到丈夫的决定,萨日娜连连摇头,当初怀孕时潘军就曾经为了照顾她,停止拍戏而去读书,如今她不忍心让丈夫再次牺牲。可没想到的是,潘军竟然背着她直接找团领导提出了申请,等到萨日娜知道消息的时候,潘军已经到行政部门上班了。

就这样,没有后顾之忧的萨日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演艺事业当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6年,萨日娜的父亲病重,又是潘军默默地承担了一切,他将萨日娜的父母接到北京,亲自照顾,岳父住院时更是日夜陪伴。

后来在采访中,谈到丈夫对自己事业的支持,萨日娜动情地说:“一个男人,能够为自己深爱的人做出这样的牺牲,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如今的萨日娜,越来越被观众认可,塑造的角色越来越饱满、精彩,事业越来越红火。当萨日娜用演技向观众展现真善美的时候,观众也用同样的喜爱和认可回报给她,这是一份爱的传递,是演员能够得到的最高的赞美和荣誉。

来源:章宇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