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刚拿到驾照两年的20岁青年,用油门宣泄怒气的代价,竟是一对年轻夫妻和他们怀中两岁幼童的鲜活生命——而更令人愤怒的是,在司法鉴定书冰冷的数字背后,至今没有一句来自加害者的"对不起"。
128.96公里时速撞碎的不只是三个生命!当斑马线上的血渍在暮色中凝固时,肇事者手机里还在播放摇滚乐的歌单仍在自动循环。
这个刚拿到驾照两年的20岁青年,用油门宣泄怒气的代价,竟是一对年轻夫妻和他们怀中两岁幼童的鲜活生命——而更令人愤怒的是,在司法鉴定书冰冷的数字背后,至今没有一句来自加害者的"对不起"。
2024年10月2日18时42分,景德镇昌江大道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下令人窒息的48秒:廖某某驾驶的白色轿车在红灯转绿瞬间突然如离弦之箭冲出,车载黑匣子显示其与女友的争吵声与引擎轰鸣声交织成死亡交响曲。
被撞飞的年轻父亲口袋里还装着给女儿买的棒棒糖,母亲染血的手机定格在家庭群"马上到家"的对话框,而他们用生命最后力气护住的孩子,最终在ICU仪器刺耳的警报声中停止了心跳。
这场以"情绪失控"为开端的惨剧,在司法程序启动后演变成更残酷的情感凌迟。受害者母亲胡女士颤抖着展示半年来的通话记录:327次未被接听的电话,42条石沉大海的短信,甚至在中秋节发送的"求你们摸摸良心"的恳求都未获回应。
当记者试图联系廖家时,对方律师的"走法律程序"与小区保安的"他们早搬走了"形成荒诞对照,而廖某某社交账号上未删除的改装车视频里,点赞数仍在持续增加。
舆论场正在撕裂成两个平行世界:在微博瓷都惨案话题下,法学教授引用《刑法》133条强调"交通肇事罪最高七年"的冷静分析,与网民"七年换三条命"的愤怒咆哮形成对冲;心理学专家关于"路怒症年轻化"的警示,被飙车族在贴吧嘲讽为"圣母说教";
更有匿名网友爆料廖家从事汽配行业的背景,引发"是否暗箱操作"的阴谋论猜想。而在抖音平台,事故现场打码视频下的23.7万条评论中,"必须死刑"与"年轻人冲动难免"的观点正在疯狂角力。
当明日朝阳照进景德镇中院第三法庭时,这场关乎生死与良知的审判将给出它的答案。
但比判决书更重要的是,那些深夜仍在莱顿风情小区门口摆放雏菊的市民,那些自发在斑马线两侧安装减速带的商户,那些把行车记录仪对准每一个闯红灯司机的车主——他们正在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对生命的敬畏,从来不该等到鲜血染红路面时才被唤醒。
来源:夏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