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是在2013年央视就报道过保鲜膜含有有毒塑化剂,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近几年保鲜膜问题更是频出。
买保鲜膜是为了食物安全,可央视曝光,市面上很多保鲜膜有毒!
本以为有它能“保鲜”,没想到却能“夺命”。
还是在2013年央视就报道过保鲜膜含有有毒塑化剂,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近几年保鲜膜问题更是频出。
保鲜膜怎么会“夺命”?
2013年,央视曾对多个品牌的保鲜膜做过检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16种保鲜膜样品中,有15种不合格。
这些不合格的保鲜膜,居然含有被严令禁用的塑化剂DEH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什么是塑化剂?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用来增加塑料柔韧性的化学物质,DEHA则是其中一种特别危险的成分。
长期接触这种物质,尤其是食物被塑化剂污染后食用,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紊乱,还有致癌风险。
为什么保鲜膜含有害物质?
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一些不法商家偷偷将本应使用的较为安全的(DOA)换成了更便宜的DEHA。
看似材料差别不大,甚至不易察觉,但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却天差地别。
举个例子,如果你用含有DEHA的保鲜膜包裹食物并加热,那就等于吃下了这些有毒的塑化剂。
虽然刚开始可能感觉不到有什么不适,但毒素会在体内逐渐累积,直到出现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尤其是我们习惯性喜欢将食物放在冰箱里,或者用微波炉加热时使用保鲜膜,问题就更严重了。
热力会让塑化剂更容易渗透进食物,有害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加速释放出来,造成进一步污染。
如果经常是这样,长时间的累积将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不只是塑化剂,还有别的毒
除了塑化剂DEHA,保鲜膜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有害化学物质。例如,双酚A(BPA)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成分,长期接触双酚A可能导致荷尔蒙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与某些癌症密切相关。
此外,卖不出去的浴帽,摇身一变成了保鲜膜套,这种膜套也是邻苯超标,这种物质是有生殖毒性的。
很多产品都宣称自己是安全无毒的PE材质,但是拿到手以后,就会发现不同的保鲜膜套区别很大,有的保鲜膜套很清晰,而有的雾蒙蒙的。
那么,如何选择“安全”的保鲜膜?
连保鲜膜都不安全了,那怎么才能挑选到不含有毒物质的保鲜膜?
①选PE材质的
市场上的保鲜膜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PVC(聚氯乙烯)和PE(聚乙烯)两种材质。
PVC材质的保鲜膜通常价格较低,但极有可能会含有有害的塑化剂,而PE材质的保鲜膜则相对安全。
因此,在选择保鲜膜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材质说明,尽量选择PE材质的保鲜膜。
②看清楚标识,避开含有DEHA的保鲜膜
PE材质只是其中一条,买保鲜膜时,还要记得查看包装上的相关标识。
如果包装上写着“PVC材质”,那就需要特别小心了,尤其是不要让PVC保鲜膜与高油脂、高温食物直接接触,否则,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进入体内。
选择标明有“不含DEHA”或“无毒”的保鲜膜。
③选择大品牌,质量有保障
选择那些口碑好、信誉高知名品牌的保鲜膜会更有保障,大品牌通常会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这样能降低购买到劣质产品的风险。
④高温下不要使用
无论哪种材质的保鲜膜,尽量避免将它直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微波炉加热食物时,最好将保鲜膜去掉,因为加热会导致塑料释放出有害物质。
如果需要加热食物,使用适合微波加热的玻璃盖或微波专用容器会更安全。
⑤避免二次使用
有些家庭有二次使用保鲜膜的习惯,但这是非常不推荐的做法。
首先,保鲜膜一旦使用过后,就可能会带有细菌和污渍,二次利用不仅无法保证食物的安全,反而可能将细菌传播给其他食物。
其次,使用过的保鲜膜可能已经受损,失去原有的密封性和保护作用,因此,每次使用保鲜膜后,最好都扔掉,避免二次污染。
来源:设计师有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