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潘家园市场回应称不会搬离北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05:52 1

摘要:针对社会上流传“潘家园市场搬迁张家口”、“市场商户罢市”等信息,昨天下午,记者从潘家园市场获悉,“市场搬迁”传闻不实,是对相关事实的误读。“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潘家园不会搬离北京”,但不排除未来会在外地开设潘家园分号的可能。

潘家园市场回应称不会搬离北京

针对社会上流传“潘家园市场搬迁张家口”、“市场商户罢市”等信息,昨天下午,记者从潘家园市场获悉,“市场搬迁”传闻不实,是对相关事实的误读。“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潘家园不会搬离北京”,但不排除未来会在外地开设潘家园分号的可能。

据悉,潘家园市场现有地摊4000余户,主要涉及珠宝玉石、仿古家具、文房四宝、旧书刊等,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

昨天,记者从潘家园市场获悉,今年上半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背景下,北京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区内其他企业一同对天津武清、河北承德、保定、张家口等地市场资源进行考察,目的是为企业稳固北京现有市场经营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拓新市场,为潘家园品牌向外拓展,促进当地的文化市场发展壮大公司提供助力,并非外界传言的市场搬迁行为。“潘家园不会搬迁出北京”,一位负责人透露,但不排除未来会在外地开设潘家园分号的可能。

释疑

潘家园市场为何要签新合同?

该市场表示,为了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明确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部分商户哄抬租赁价格、私自转租、牟取暴利等行为,切实降低租户成本,维护商户合法权益。

此外,也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商品品质和潘家园品牌影响力,优化市场环境。

潘家园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私自转租,增加租摊者经营成本。经过转租,有实际意愿摆摊的商户需要付出高出实际摊位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费用。二是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转租经营者租到摊位后为了收回经营成本,最终转嫁由消费者“买单”。三是存在较大消费风险。转租商户违反市场分行划市原则,并因经营商品的特殊性,再加上转租造成的经营成本上升,存在以次充好隐患,扰乱市场诚信经营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为此,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潘家园市场开展商户和商品品类等基础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等工作,并于2015年底与地摊商户统一签订了2016年上半年地摊使用合同,约定签约商户不能对摊位进行转租牟取暴利,切实维护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提升市场美誉度。

潘家园:雕刻时光的大众博物馆

但其实潘家园并不仅仅是表面喧闹的艺术品、工艺品集市那么简单,对于热爱体验中华文化的中外游客来说,它更像一座雕刻时光的大众博物馆,各种民族、民间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可近距离感受它那“出自最民间、面向全世界”的独特魅力。

正如坊间流传的一句:“这儿的物品多得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就像一座中华民族文化活化石库,仿古家具、文房四宝、玛瑙翡翠、陶瓷玉器、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饰等等,应有尽有。此外,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各地区特色商品琳琅满目,汇聚一堂。

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宜兴的紫砂、陕西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湾的交趾陶……小到铜钱,大到过人高的石雕石刻;小到几平方米的地摊,大到考究的古典家具厅,包罗万象,潘家园几十万种商品无不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果把潘家园的货色组合起来,兵器系列可以武装一支军队;乐器系列可以组织数个民乐乐队;戏剧行头可以打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可以建庙;可以建一个荣国府,一个翰林院,一个古钱庄,一个图书馆……

许多带有时代余温的老物件更能勾起“70后”、“80后”诸多熟悉记忆,从祖奶奶的梳妆镜、绣花鞋到厨房里的粮斗、月饼盒子,从祖爷爷的烟袋、眼镜到灯架、鱼缸,从红宝书、毛主席像章到中国水墨画、文房四宝,从仿古的唐三彩、宋孩儿枕到秦兵马俑、敦煌雕塑……带有浓郁时代文化气息的古朴饰品随处可见,让人流连忘返。

潘家园不仅集中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特色文化产品,这几年市场上异国风情的商品也逐渐增多,如德国、美国、日本的老式钟表、座钟、相机,韩国的瓷器,斯里兰卡的银器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世界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

淘宝、怀旧、民俗、文化在这里尽情显现,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国际与民间,构成了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特有元素。

总之,潘家园里的物和事比任何一个顶级博物馆所蕴藏的也许都要丰富得多。数千年文化交织让这扇国际民间文化交流之窗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和宾客的到来。如今,逛逛潘家园品品中华文化已成为众多海内外宾客到京旅游的必选项。(来源:北京商报 丁茜)

来源:沧州侠客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