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里的每一个APP,都像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糖果屋”,用各种花里胡哨的招数,引诱我们多停留一秒。
从对抗到转化,这才是戒瘾的智慧所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上瘾性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手机里的每一个APP,都像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糖果屋”,用各种花里胡哨的招数,引诱我们多停留一秒。
不光是手机里的APP,游戏,到各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消费陷阱,我们似乎总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边缘。
上瘾性行为不仅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更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意志力和创造力,最终让我们陷入一种看似无害却后患无穷的困境。
01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这些“小瘾头”欲罢不能?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些设计出各种上瘾产品的厂商,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的大脑。
现代科技早就把人性摸透了。无论是游戏中的每日签到、抽卡的金光特效,还是短视频的自动播放功能,这些设计无一不是在精准地狙击我们大脑的奖励机制。
科学家早已发现,不确定的奖励才是让人上瘾的“杀手锏”。
老虎机之所以让人倾家荡产,正是因为“偶尔赢一把”的刺激感远大于“稳定赢钱”。
同理,当你在刷了20条无聊视频后,突然遇到一个神级段子,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会瞬间让你陷入极度的愉悦之中。
你以为你在掌控手机,其实手机早已在操控你的大脑。更可怕的是“沉没成本陷阱”。
我们在游戏里充值了648元,哪怕玩到厌倦,也觉得必须硬着头皮登录,因为我们无法承认自己已经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我们追了300集的肥皂剧,明知剧情烂到极致,却还是忍不住点开更新。
这种心理让我们在上瘾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
02
很多人觉得,刷一会儿手机、玩一会儿游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无非是眼睛酸一点,头发少一点。
其实真正毁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一时的放纵,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消耗。
你每天多花两小时刷短视频,一年就是730小时。
这些时间足够你考取一个专业证书、学习一门新语言,或者把《人类简史》读完六遍。
现实却是,你连昨天刷过什么梗都记不住。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脑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懒”。
习惯了短视频的快节奏刺激,大脑就像被惯坏了的孩子,对深度思考的事情提不起兴趣。
看书五分钟就想摸手机,写方案两行就忍不住点开弹窗,开会的时候心思却飘到昨晚直播间抢购的秒杀链接上。
纽约大学的学者早就给这种状态起了个名字——“数字痴呆症”。
你以为这是在放松,其实是在给自己的未来埋下隐患。我的同事小王曾是部门的佼佼者,后来迷上了某音直播购物。
现在他的工位上堆满了9.9包邮的“纳米黑科技”鞋垫和“量子力学”养生杯,PPT写得像直播间话术,上周汇报时差点把老板喊成“家人们”。
这种变化让人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03
戒瘾这件事,其实和减肥挺像的。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咬紧牙关、硬扛到底,就能成功。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单靠意志力去戒瘾,成功率可能连5%都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那些上瘾行为“驯化”了,单纯靠“忍”是很难战胜它的。
真正有效的戒瘾方法,是要学会“改造环境”。
比如,把手机调成灰度模式,那些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图标瞬间就失去了吸引力;
给游戏设置一个22:00自动锁定的家长监护功能,到了时间手机自动“罢工”,想玩都没法玩;
把短视频APP藏到文件夹的第三页,每次想打开都要多费点劲。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改变,却能大大减少我们冲动行为的发生概率。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上瘾的循环,就是因为那些诱惑太容易触手可及了。
一旦增加了获取的难度,大脑的冲动就会被有效抑制。更高级的策略是“以毒攻毒”。
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即时反馈,喜欢那种“做了就能得到奖励”的快感。
既然如此,何不利用这一点,自己设计一套奖励机制呢?
比如,背完50个单词,奖励自己一局游戏;
写完一份报告,允许自己刷十分钟微博。
这样一来,好习惯和坏习惯就像被“捆绑销售”一样,既能满足大脑对奖励的需求,又能逐步培养起更有益的行为模式。
不过,真正解决上瘾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单纯地抵制诱惑,而是找到替代品。
就像我曾经沉迷于《帝国时代》一样,那时候的我,戒了玩,玩了戒,反反复复,对自己的信心都快磨没了。
后来,我偶然发现了写公众号的乐趣。写公众号能看到10w+的阅读量,每天都有收益,还能看到后台粉丝们的评论和反馈。
这种成就感和快乐,是游戏远远无法比拟的。
当我把精力转移到公众号写作上后,游戏对我就失去了吸引力。
因为我的大脑找到了新的“兴奋点”,找到了更有价值的追求。
从对抗到转化,这才是戒瘾的智慧所在。
我们要学会引导自己的欲望,找到更有意义的出口。
当你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时,那些曾经让你上瘾的行为,自然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戒掉上瘾性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主动改变,是否能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你开始行动,当你找到那件能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你会发现,自由和快乐其实一直都在你的手中。
不要让上瘾性行为继续侵蚀你的生活,找回自我,拥抱真正的自由吧!
来源:心学z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