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再评三河强换商户招牌,需给公众一个交代,禁用原因揭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3 19:47 1

摘要:三河市因为“颜色禁令”被推上风口浪尖,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因为颜色改回而停止,目前廊坊纪委已经就“禁用红蓝黑”事件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相关部门仍然保持默,人民网第三次下场跟踪报道。

三河市因为“颜色禁令”被推上风口浪尖,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因为颜色改回而停止,目前廊坊纪委已经就“禁用红蓝黑”事件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相关部门仍然保持默,人民网第三次下场跟踪报道。

通过人民网早前报道显示,三河市之所以大规模更新牌匾,主要是基于3月以来开展的“城乡环境整治活动”目的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搞活夜经济,让三河夜晚更有人气,更有看头,更有品味。

从3月中旬开始,三河市许多商铺的门头招牌换了颜色,这引发了不少争议。最开始,当地市民以为只是商铺自己改颜色,直到媒体采访了店主才知道,原来是城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更换颜色,而且规定不允许使用“红蓝黑”三种底色。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友们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红蓝黑”这三种颜色不能用,背后的理由是什么?

三河市城管部门接受采访时也说不清楚,只是说这是城市规划的要求,正式文件还没下发,先这么做了。

这个解释显然没能消除网友的疑虑,后来大家发现,就连医院的红十字标志和人民公园的门头也从红色改成了绿色。

面对网友的批评和众多官方媒体的转发,这个原本不怎么热的城市一次又一次冲上了热搜。

一旦上了热搜,自然带着流量的蜜雪冰城很快就将绿色招牌换回了原来的红色。而儿童医院的绿色十字标志也被拆除了。

这种“换了又拆,拆了又换”的做法,让老百姓觉得,难道这些都不花钱吗?还是说这是为了业绩的需求?

面对网友和媒体的质疑,当地相关部门选择了沉默。到底是因为事情闹得不够大,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在三河市转一圈,你会发现整个城市都变成了绿色。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其实也反映了最真实的情况!有网友开玩笑说,现在在三河市走出去,街上的门牌都和天一样蓝了。虽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但也表达了大家的真实想法——改变商铺的门牌,真的有必要吗?

还记得蜜雪冰城的“中国红”招牌吗?现在它不是变成绿色,就是变成了灰色。更有网友拍到,市里的某家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志也变成了“绿十字”。

这件事情一曝光到网上,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质疑。大家都在讨论,城管在没有相关文件的情况下,私自要求商户更换门头颜色,是否合法?

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经商环境?在压力下,当地的城管部门还私下告诉商户,如果不嫌麻烦,也不在乎花钱,可以把招牌改回原来的颜色。

估计当地发布命令的领导认为,让商家再把颜色改回去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河北廊坊的纪委已经派人前往三河市展开调查。而且,三河市以前也出现过不少问题,去年前任市长就因为违法违纪被纪委带走调查了。

三河市的商户们也很苦恼。一位已经更换招牌颜色的商户表示,“3月份城管多次上门要求必须更换颜色,他们现场监督我们把红色改成绿色,而且改色漆是我们自己买的。”

4月10号,经过多方舆论的质疑后,三河城管终于回应说:颜色可以自己改回去,如果不怕麻烦,也不怕浪费钱,就可以改回来。

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们自己花钱刷了漆,现在如果要改回原本的颜色,还是得你们自己掏钱。

台湾女明星刘乐妍也发文表示,她在三河住了九年,三河城管的很多做法让她非常气愤。到底三河市城管凭什么总是给老百姓添麻烦,真是让人不理解!

早在2024年4月,也就是一年前,当地就开始做出一些改变,连人民公园牌坊上的四个红色大字都被换成了绿色。更离谱的是,连医院门诊部的“门诊”两个字,原来是红色的,现在也变成了灰白色。

可以说,人民网这次的实地考察还是很接地气的,也让大家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随后他们发文提到“强行更换商户招牌,可能会毁了营商环境”,虽然这句话很简短,但说得很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采访中,有商户提到,仅仅是改招牌就花了2000块钱,这相当于他们半个月的房租了。可以看出,这种改变对他们的影响非常直接。

也许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或者害怕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当地城管回应说,如果商户不怕麻烦,可以把原来的颜色换回来,这完全是商户自愿的。

“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这句话,显然是被舆论逼得无奈低头。这是政府部门应有的态度吗?

在城管一再变动要求的情况下,有的商铺还是选择把门头改回原来的红色。这样改来改去,换“绿”变成了一场闹剧。

那么,这场闹剧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到现在为止,三河市政府部门依然保持沉默,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正面回应老百姓的质疑,任由事件继续发酵。

改来改去,这是在玩过家家吗?闹什么呢?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上面说一声,下面就跑得飞快。

到现在,出现了这么大的舆论风波,不仅不向老百姓解释清楚,也不承认政府决策有问题,话还能说得这么硬气,真是厉害!这大概就是公权力的表现吧。

别光让城管局背锅,要是领导没有提出这个方案,他们怎么会去执行呢?地方官员滥用职权,比执行的人更可恶。

做广告招牌时,必须让广告公司先做效果图和实景图,拿到这些图之后,商户还得亲自送到相关部门去审核。只有通过审核,才能挂上去。如果审核不通过,就得重新做。

这次整改不仅对颜色有严格要求,还对招牌的尺寸和亮灯都有明确规定。另外,关于整改费用的问题,商户反映说没有收到任何整改补贴,而且整改的要求都是口头通知,根本没有看到正式的文件。

一直在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三河市这次的做法,不仅没维护好城市形象,反而给人民添了不少麻烦。廊坊的纪委都已经介入了,三河市的领导们还能睡得着觉吗?估计早就坐不住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来负责收拾这个烂摊子呢?

[免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来源:小鱼儿爱啃大肘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