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民间有一个流行很广的成语叫“三思而后行”,这个词语出自《论语.公孙冶》,原文是“季子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干什么事情都不能鲁莽,都不能草率,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决定,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受这句话启发,我在181团当政委时,把这个成语改了一个
三问而后行
□李太忠
△△我国民间有一个流行很广的成语叫“三思而后行”,这个词语出自《论语.公孙冶》,原文是“季子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干什么事情都不能鲁莽,都不能草率,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决定,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受这句话启发,我在181团当政委时,把这个成语改了一个字,把“三思而后行”攺为“三问而后行,并用这句话指导团里的安全稳定工作,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干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问一问自己,这样做安全不安全?这样做违纪不违纪?这样做犯罪不犯罪?不安全的事情不干,违犯纪律的事情不干,犯罪的事情更不能干。”三问而后行是一种自警自省自律自止的行为,若能长期自觉坚持,將可大大降低一个单位的事故案件和重大违纪问题。随着职务的提升,我走到哪里就把这句话讲到哪里。不但逢会必讲,下部队必讲,还注意收集能自觉做到三问而后行的典型事例。比如,当年181团有个战士探家期间,因宅基地和邻居发生纠纷,其哥哥叫了一帮同学要去教训邻居,逼着这个战士也参加,这个战士想起了团里的“三问而后行”要求,劝阻哥哥中止了这次打架行为,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团里在各种场合宣扬这个战士的典型事例,起到了很好的双防效果。我在55师当政委时,同样大讲这句话,55师连续3年没有发生责任亡人事故和案件,连续3年被总参谋部表彰为“管理工作先进师”,这3块奖牌现在还挂在55旅的军史馆里。I994年全军在北京召开管理工作会议,因师长朱锦林上国防大学,我到北京参会并介绍了55师抓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经验。之后到青海省军区和新疆军区工作,我又把“三问而后行”这句话带到了青海和新疆。在新疆军区任付政委时,我是新疆军区的政法委书记,常委分工我和刘勇付司令主管军区的安全稳定工作。“三问而后行”这句话也是反复强调。记得乌鲁木齐警备区的小车司机们,把“三问而后行”制成一个小牌子,挂在小车的前面,以时时提醒自已自觉遵纪守法。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小小酒杯淹死人”的文章,一个网友给我留言说,他在军队或地方工作时,“三问而后行”这句话对他影响最大,使他受惠终生。因是网名,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哪个单位的,但肯定是听过我讲话。不管怎么说,一句话能让人终生不忘,并认真践行一辈子,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抗金名將岳飞不也是记住了岳母“精忠报国”这句话而扬名青史的吗?“三思而后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三问而后行”是我受古人启发后的变通。这句话对军队的管理工作适用,对学校的老师们也适用,让学生们从小养成“三问而后行”的好习惯,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个人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这句话对家长们也适用,孩子长大了要到国外或远方去工作了,送什么都不如送他“三问而后行”这句话珍贵,这是救命的话,不但救的是肉体生命,还救的是政治生命。肉体生命没了,人生不能复生。政治生命没了,生不如死的感觉更狼狈。“这样做安全不安全?不安全的事情不干;这样做违纪不违纪?违纪的事情也不能干;这样做犯罪不犯罪?犯罪的事情更不能干。”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去思考判断,能保证你一生的平安幸福和没有牢獄之灾,这是多么划算的人生宝典啊!军队中的各级指挥员们,学校中的老师和班主任们,疼爱孩子的父母亲们,请把“三问而后行”这句话广泛传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利国利家利社会,反复讲、讲反复,让这句话“铬印在脑海中,溶化在血液里,根植在神经上,养成为自觉性。”
来源:新时代文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