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跑者,在“仙山、碧水、汽车城”的山水画卷间纵情奔跑,以脚步丈量这座鄂西北名城的生态、工业、科教与人文脉络。作为中国田协认证的A1级赛事,本届马拉松以“每一步都有故事”为内核,向世界递出一张“山水工业共生体”的城市新名片。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4月13日上午7时30分,湖北十堰奥体中心一声发令枪响,2025十堰马拉松在朝阳中启幕。
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跑者,在“仙山、碧水、汽车城”的山水画卷间纵情奔跑,以脚步丈量这座鄂西北名城的生态、工业、科教与人文脉络。作为中国田协认证的A1级赛事,本届马拉松以“每一步都有故事”为内核,向世界递出一张“山水工业共生体”的城市新名片。
42.195公里的赛道如同一根银线,串起十堰的精神地标。跑者从奥体中心出发,沿紫霄大道穿越武当山脚下的晨雾,于北京路感受科教新城的活力,在车城路与东风汽车巨型厂房擦肩而过,最终在汉江畔的粼粼波光中冲刺。赛道设计将武当道教文化、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碧水柔情、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硬核气质,凝练成“一程看尽十堰魂”的沉浸式体验。
“这是跨越千年的对话。”十堰市文体局副局长王瑞表示,赛道途经的每一处地标都是城市发展史的活态注解。跑者刘敏感慨:“上一秒还在山水间深呼吸,下一秒就被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所震撼,十堰的多元魅力超乎想象。”
竞技赛道上,肯尼亚选手SANG DANIEL KIPRONO以2小时19分30秒斩获全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其同胞KIPROTICH GLADYS JEPKORIR以2小时38分20秒摘得女子组桂冠。半程项目中,中国选手刘军、尹婷分获男女冠军。赛事特别设置“京堰同心跑团”,38名北京跑者用奔跑致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情谊,水源地与受水地的羁绊在汗水中续写。
从七旬银发跑者到中学生方阵,从专业运动员到轮椅参赛者,赛事以“不设限”的包容性诠释全民体育精神。来自法国的跑者皮埃尔说:“市民在阳台敲盆助威,孩子举着‘加油’手绘,这种热情比奖牌更珍贵。”
赛道沿线,1900余名“小水滴”志愿者筑起温暖防线。医疗点配备AED急救设备与智能心率监测系统,补给站提供丹江口翘嘴鲌鱼汤、郧阳三合汤等特色美食,交通调度启用5G无人机巡航。当跑者穿越发展大道时,武当武术表演者腾挪闪转,汉江号子非遗传承人击鼓助威,现代街舞与郧剧脸谱方阵碰撞出文化混搭之美。
“赛事是检验城市综合能力的试金石。”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十堰将办赛与惠民结合,提前三个月改造23公里赛道景观,赛后所有设施将转化为市民健身绿道。
“体育IP正成为城市转型的加速器。”十堰市文体局副局长王瑞指出,十堰通过马拉松实现“三重跃迁”:工业名片从“制造”向“智造”延伸,生态资源从“静默山水”向“动感场景”转化,城市气质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突破。
当最后一名健康跑选手冲过终点时,十堰奥体中心大屏上亮起了“山水与君约,明年再相逢”的字样。这场体育盛宴留下的不仅是42.195公里的赛道记忆,更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以创新叙事打开发展新局的生动实践——在这里,齿轮咬合声与汉江涛声共鸣,太极拳的刚柔并济与马拉松的永不止步,正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