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PK之路的汤臣倍健一季度依然没走上业绩提升的轨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5 23:17 2

摘要:4月26日,业绩一直萎靡不振的汤臣倍健发布了2025第一季度报告,整体业绩只能说停止了以前自由落体式业绩下滑的态势,变得更好被接受了。比如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06.3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07.02%。而今年第一季度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

4月26日,业绩一直萎靡不振的汤臣倍健发布了2025第一季度报告,整体业绩只能说停止了以前自由落体式业绩下滑的态势,变得更好被接受了。比如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06.3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07.02%。而今年第一季度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29%、净利润同比下降37.4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2.36%,虽然业绩不佳,但是远比以前的数据好看。

据其第一季度报告分析的原因是该公司去年同期在药店渠道收入基数高、健力多和蛋白粉迭代后终端销售不及预期,公司在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线上渠道方面,针对各平台的业务策略在持续优化中,公司未能在报告期实现线上渠道收入增长。

此外,细分汤臣倍健的销售,依然呈现出全面下滑的态势。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32.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较上年同期下降 37.44%。同时,在主营业务收入中,(1)分品牌来看: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9.83 亿元,同比下降 36.37%。“健力多”实现收入 2.01 亿元,同比下降 46.15%。“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 0.77 亿元,同比下降 36.19%,境外 LSG 实现收入 2.44 亿元,同比上升 5.94%(按澳元口径:LSG 营业收入为 0.54 亿澳元,同比上升 10.14%,此指标为唯一的同比上升的项目)。(2)分渠道来看:线下渠道实现收入 9.88 亿元,同比下降 42.62%;线上渠道实现收入 7.66 亿元,同比下降15.78%。

但是,我们在疑似汤臣倍健方发布的一片新闻稿件《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一季度业绩承压,关注改革成效释放》中,我们发现汤臣倍健方正在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来提高业绩。据该文章介绍“产品端来看,2024年片剂/粉剂/胶囊营收分别为10.49/6.25/11.03亿元,分别同减41%/42%/26%,2025Q1公司用钙DK做试点,通过低客单、低日服,在连锁打造爆量增利的模式做推广,试点效果超公司预期,预计2025Q2陆续在此模式下推出新规、新装产品。除基础营养赛道外,公司计划通过更多模式来推出重功能、刚需赛道,结合差异化服务与终端一起提升转化率。渠道端来看,2024年境内线上/线下产品营收分别为12.22/31.25亿元,分别同减28%/32%,公司加强线上与线下产品区隔,线下渠道价值链下移,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线上专供比例提高,定位高端化且制定盈利红线,持续推进全渠道均衡发展。”

这里所谓的爆量增利方式,应该就近年来在药店店员中让人闻风丧胆的单品突破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层层下达任务,时时进行PK,关键是玩不成任务的则有落败者自己将未完成的任务买回家。

以汤臣方面与药店管理人员的良好关系来看,他们应该很早就具备这个能力说服管理人员用这种方法销售自己的品种,但是,之所以长期并没有如此执行,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虽然对销售来说,立竿见影,但是也极大地伤害了基层员工对汤臣方面的好感,长期计算,对于销售来说,未必是啥好事情!而且,这种方式也伴随着对顾客的死缠硬打式销售,也容易激发社会大众对这家药店和这个品牌的反感。

不过呢,从这个分析文章的语气来分析,他们应该是对执行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如此满意的结果也没有出现一个好的增长,所以,未来如果大面积普遍推这一方法,不知道2025年中报是否会有好的结果呢?关键问题是:药店员工的工资也就那么多,这家也要PK ,那家也要PK ,药店员工的工资到底用来买谁家的呢?而且物极必反,如果持续地强制药店员工买单,会不会出现反抗现象呢?到时候汤臣将如何应对呢

且行且珍惜,看汤臣倍健的中报吧!但是,凡事不是市场因素产生的增长,可以持久吗?

来源:武汉秋友健康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