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1日,生猪市场骤然掀起“红色风暴”!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一路飞涨,攀升至15元/斤,单日涨幅达7.3%,此涨幅刷新近3个月的纪录。广东、福建等地突破15.8元/斤高价,而东北主产区仍徘徊在13.8-14.2元/斤区间,南北价差拉大至0.7元/斤,
2025年4月11日,生猪市场骤然掀起“红色风暴”!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一路飞涨,攀升至15元/斤,单日涨幅达7.3%,此涨幅刷新近3个月的纪录。广东、福建等地突破15.8元/斤高价,而东北主产区仍徘徊在13.8-14.2元/斤区间,南北价差拉大至0.7元/斤,形成罕见"价格断层"。
广东茂名:350斤大猪成交价冲上16.24元/斤,养殖户直呼"一天多赚一头猪";
山东聊城:屠宰场凌晨抢猪,标猪报价单日跳涨4.3%,采购经理坦言"加价也难收满车";
黑龙江哈尔滨:13.8元/斤仍属价格洼地,可较上周已悄然上涨0.3元。于是,部分养殖户开始压栏,以期价格进一步上扬。
吉林榆树标猪报价14.2元/斤,与上周持平,但基层余粮已不足三成。锦州港与广东蛇口港价差扩大至1元/斤,贸易商发运即亏损,导致东北猪源"困在原地"。
2. 南方销区:高价背后的隐忧
广东蛇口港15.8元/斤的报价看似风光,实则暗流涌动。饲料企业正加速采购陈化稻谷(库存超1000万吨)替代玉米,某大型集团透露:"每用10%稻谷可降低吨料成本200元"
4月11日,内蒙古与江西展开2.7万吨玉米的竞价交易。底价设为2190元/吨,此底价径直锁定市场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自6月起,500万吨稻谷将定向投放饲料市场,此举措相当于削减300万吨玉米需求。
2. 国际供应冲击:全球粮仓开闸放水
美国玉米播种面积猛增5%,达9532万英亩,创12年之新高;巴西二季玉米预计增产5.8%,产量可达9552万吨。国际粮价的“天花板”出现下移态势,进口玉米到港成本已然跌破2200元/吨。
产业链影响:某期货分析师测算,若美玉米持续到港,南方销区价格或再降0.3-0.5元/斤
自繁自养户宜抓住高价窗口期。而对于外购仔猪养殖者而言,则需慎防“成本倒挂”风险。
本轮行情本质是"供应减量"与"需求疲软"的碰撞产物,养殖户切忌盲目追涨。记住:猪周期已进入"微利时代",活下来的不是赌徒,而是会算账的"精细化管理者"。
来源:农村宝宝的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