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临四月,清明既至,万物焕新,天地景明。此际,正是追本溯源、祭祀先人的传统时节。艾利圣身为艾氏宰公后裔,怀着对先辈的无限追思,踏上了一场庄重而深沉的祭祖之行。
艾利圣与家亲清明祭祖组诗简述
时临四月,清明既至,万物焕新,天地景明。此际,正是追本溯源、祭祀先人的传统时节。艾利圣身为艾氏宰公后裔,怀着对先辈的无限追思,踏上了一场庄重而深沉的祭祖之行。
首站,作者与家亲艾贵生,艾武圣、艾扣圣和卢慧忠夫妻共5人一同奔赴东乡艾宰公文化园。
宰公,作为江西东乡艾氏始祖,于唐末乱世朝中迁徙于此。此地水抱山环,钟灵毓秀,尽显龙蟠虎踞之姿。宰公于此深居幽谷,屯守石羊,修身明志,留下珍贵遗篇。岁月悠悠,陵冢旁清泉奔涌千年,见证着艾氏家族的世代传承。文化园内,礼洞幽林,劲松直指苍穹;溪涧林泉,映照旧时亭台。
碑石之上,铭刻着宰公的卓著功绩;玉雕之中,尽显古贤的不凡风采。艾氏家族书香传承,科第连绵,六朝皆有进士受封。家族谱牒,详实记录往昔,留存于清史之中;优良家风,更是名载万代。
随后,作者与箬山家亲等人又分别前往进贤衙前瓦子陂、梭渚艾家寻根问祖。浓浓的族情在瓦子陂头弥漫开来。翻开厚厚的族谱,先辈东迁的足迹逐渐清晰,往昔创业的艰辛如在眼前。先辈们开基拓土、披星戴月,留下祖训,传承宗盟。如今,族人们携手并肩,共同期盼宗亲来日繁荣昌盛。
最后,艾利圣怀着沉痛的心情,祭拜父母。霭霭雾气之中,父母的冢堂,柏影笼罩,云烟弥漫。父亲的离去,让星河黯然失色;母亲的辞世,使旧庭院内一片荒凉。往昔父母的谆谆教诲、辛勤劳作的身影,时常萦绕在梦魂深处,难以忘怀。
此次祭祖,从始祖宰公,到列祖列宗,再到至亲父母,艾利圣以组诗的形式,寄托了对先辈的深切缅怀,彰显了对家族传承的坚定守护。愿艾氏家风,如薪火般代代相传,永不熄灭;愿后人铭记先辈功绩,追远笃行,续写家族新的辉煌。
赴东乡艾宰公文化园祭祖怀古篇:(一)
东乡始祖乱朝迁,仰望群峰接九天。
水抱山环腾紫气,龙蟠虎踞冒青烟。
深居幽谷蓄鸿志,屯守石羊著遗篇。
陵冢清泉千载涌,裔孙代代祭先贤。
注:(宰公:江西东乡艾氏始祖。)
七律. 清明赴东乡艾宰公文化园祭祖怀古. 孤雁格(二)
礼洞幽林一劲松,横山霜宇傲苍穹。
公居荒野明心处,身糸临川悟志中。
碧草凝思怀始祖,清泉寄韵忆丰功。
尚存典故言难尽,唯有千秋岁月融。
七律.清明赴东乡艾宰公文化园祭祖怀古(三)
溪涧林泉映旧台,祖名显赫入襟怀。
深耕修禅尘心净,淡看浮云瘴雾开。
碑石铭宣唐宰绩,玉雕重塑古贤才。
鸿儒浩志今犹在,文采长风惊九垓。
五律. 清明赴东乡艾宰公文化园祭祖怀古(四)
斯人驾鹤去,夜空仰星还。
古月流云现,青山傍水间。
书香科第好,进士六朝颁。
一谱留清史,家风贯宇寰。
七绝.清明东乡祭祖(五)
旷野清明纸蝶飞,柱香烟绕慢疏稀。
杜鹃啼血催青谷,满目梨花尽孝衣。
二、艾利圣清明赴进贤寻根问祖篇
排律 清明前往进贤衙前瓦子陂寻宗拜祖(一)
清明时节驱车行,瓦子陂头连族情。
几许进贤寻谱载,又翻厚牒觅家兄。
东迁岁月艰辛疾,西眺云乡旧梦萦。
千字文间留祖训,一藤升华隐宗盟。
开基斩棘圣贤印,创业披星夙愿成。
春祭秋明怀古月,薪传丁旺继仁旌。
今时族辈同携手,来日宗亲共向荣。
追远笃行心未改,百年昆后史垂名 。
赴进贤县梭渚艾家寻根问祖(二)
添丁继嗣仰长空,霞蔚云蒸紫雾中。
龙祖耳孙承艾业,彦贤子孝传宗丰。
雄鸡高唱声鸣远,旗帜飞扬晓箬红。
薪火千秋烟不息,后昆铭载一鸿功。
三、艾利圣. 清明祭拜父母篇(一)
霭中瞻冢堂,柏影漫幽霜。
父逝星河黯,萱辞户庭荒。
心燃明烛亮,梦绕紫烟长。
杜宇啼残血,碑前忆旧章。
鹧鸪天·清明祭父(二)
纤柳轻垂泪眼凝,梨花似雪又清明。犹怜父训三番语,欲寄儿笺万缕情。
天边唤,梦魂萦。青山不语泛衰声。冥钱燃尽香飞远,杜宇声凄野外鸣。
清明. 忆 母(三)
辛勤一世总劳形,疲倦无期披月星。
人称母恩深似海,我愁江水向东溟。
作者简介
艾利圣,字:雪松。号:江南醉翁。1955年12月生,江西余干人,现为《江西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联大学》《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作品曾在《诗国江西》《田园赣韵》《广西诗词》《上海诗词》《中华诗联》《中华诗词》…等多家宣传媒体均发表过个人诗作和专辑。2024年3月获中华诗联大学《诗田采玉》第一名。曾任《箬山艾氏宗谱》主编,《上海古韵今韵》执行副主编,现已骋《中华诗联大学》副校长。
来源:洛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