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城西安的岁月长歌中,大雁塔宛如一位超脱尘世的隐者,又似一位饱经沧桑的史官,静静屹立千年,守望着这座古都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璀璨的文化光芒。
大雁塔,古都的灵魂坐标
□王学伟
在古城西安的岁月长歌中,大雁塔宛如一位超脱尘世的隐者,又似一位饱经沧桑的史官,静静屹立千年,守望着这座古都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璀璨的文化光芒。
从远处眺望,大雁塔拔地而起,气势恢宏。它身姿挺拔,轮廓简洁而有力,稳稳地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成为西安不可分割的精神脊梁。蓝天下,塔身那古朴的色调与周围现代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生,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绝美画卷,让人不禁感叹历史与现代的奇妙交融。
当我缓缓走近,大雁塔的雄伟愈发震撼人心。每一块砖石都历经风雨打磨,粗糙的表面镌刻着时光的纹路,像是一部无言的史书,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塔檐层层叠叠,微微上翘,似有灵动之态,仿佛在微风中能展翅欲飞。檐下悬挂的风铃,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清脆悦耳。微风拂过,叮叮当当的铃声悠然响起,那声音穿越千年时光,带着古寺的清幽与佛音的空灵,悠悠地飘进人们的心里,瞬间驱散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让人的内心变得宁静而平和。
走进大慈恩寺,踏入大雁塔的怀抱,浓郁的佛教氛围扑面而来。香烟袅袅升腾,信徒们虔诚地合十礼拜,口中念念有词,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许。这里,是佛教文化东传的圣地,是无数高僧大德潜心修行、弘扬佛法的精神家园。遥想当年,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历经千难万险,带回珍贵的经卷佛像。为了珍藏这些佛教瑰宝,大雁塔应运而生。从此,它便肩负起传承佛法智慧的重任,成为佛教文化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开枝结果的重要见证者。千年来,多少僧人在塔下讲经说法,多少信徒在塔前虔诚祈愿,那一句句佛号、一篇篇经文,在岁月的流转中,沉淀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滋养着后人的心灵。
大雁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盛唐时期,长安作为世界的中心,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学者、僧人。他们齐聚大雁塔下,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物品和先进的科技、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带回了异域的奇珍异宝、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大雁塔见证了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见证了人类对知识、对美好的共同追求。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着来自各方的文化,让长安成为了一座充满包容与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在时代的浪潮中,大雁塔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是游客心驰神往的打卡胜地。每天,世界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在大雁塔广场上,音乐喷泉随着欢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水柱在灯光的映照下变幻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与古老的大雁塔相映成趣。孩子们在广场上嬉笑玩耍,年轻人拿着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回忆着往昔的岁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可以说,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灵魂坐标,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始终以坚定的姿态屹立于世,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传承着千年的文明。同时,用无声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来源:新时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