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你小子睡得可真死,跟猪一样!"老兵班长一把掀开我的被子,我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揉着眼睛看表,才凌晨四点半。
天还没亮,我们宿舍已经乱成一锅粥。大家手忙脚乱地穿衣服、叠被子,准备出早操。那时候冬天的北方真冷,冻得我直哆嗦,手指头都不听使唤。
我叫老王,是九七年入伍的。那会儿刚到部队,啥都不懂,跟个愣头青似的。我们班有个老乡叫小刘,跟我同一个省的,就因为这点,他总觉得咱俩有特别的亲近感。
小刘这人吧,人不坏,就是有点粘人。每次休息时间都凑过来跟我唠嗑,问这问那的,讲他们村谁家的狗生了几只小狗,村头的杨树长高了多少,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说上半天。
"老王,你说咱们这个连长,是不是对咱俩格外严格啊?"一天下午内务整理时间,小刘又凑过来问我。
"哪有,连长对谁不严啊?"我翻了个白眼,继续叠被子。说实话,内务整理是我最头疼的事,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四角方正,上面平得能放一枚硬币不掉下来。我那会儿叠得可费劲了,每次都得重来好几遍。
"不是,你没发现吗?每次内务检查,他总是先翻咱俩的柜子。"小刘压低声音说,一副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的样子。
我没在意,敷衍了几句。那会儿我刚学会叠被子,还在为能不能过内务检查发愁呢,哪有心思管连长检查先后顺序这种事。
直到那天下午训练结束,我回到宿舍发现自己的水壶不见了。那个水壶是我爸临我走前塞给我的,说是他当年用过的,虽然旧了点,但挺有纪念意义的。
"谁见我水壶了?"我问了一圈室友,都摇头。
"会不会是训练场掉了?"老张一边擦汗一边说,"你训练前还用它喝水来着。"
我摸着下巴想了想,不应该啊。正琢磨着,连队广播响了:"王建军,到连部报到!"那喇叭的声音又尖又响,吓我一跳。
到了连部,连长板着脸坐在办公桌后面,桌上放着我那个旧水壶。瞧见水壶我松了口气,嘿,原来在这儿呢。
"这是你的吧?"连长指着水壶问,脸色不太好看。
我点点头:"是我的,在您这儿呢啊,我还以为丢了。"
"知道为什么在我这吗?"连长声音沉了下来。
我摇头,一头雾水。
连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倒出几张照片:"这是你家照片吧?"
我一看,是我偷偷夹在水壶底部的几张家人照片,有爸妈的,还有我高中时候的女朋友小梅的。按规定,除了放在指定位置的合影外,是不能私藏其他照片的,尤其是女朋友照片。这事我知道,但那会儿刚分开,想她嘛,就偷偷藏了几张。
"连长,我..."我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谁给你通风报信的?"连长突然问。
"啊?"我愣住了。
"别装了,今天我让你训练场集合前十分钟突击检查内务,你水壶底下的照片藏得严严实实的,谁会知道?不是有人提前告诉你,你能提前把水壶带走?"连长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说。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早上小刘跑来告诉我说连长要突击检查内务,我当时也没多想,习惯性地把水壶带上了训练场。而且我根本没有特意藏照片的意思,只是水壶底部有个小夹层,我顺手放了几张照片在里面罢了。
"连长,真没人通风报信,是小刘说您要检查内务,我习惯性地把水壶带上了训练场。"我如实说道。
"小刘?他怎么会知道我要检查内务?"连长眉头一皱。
我这才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平时小刘总说连长对我们"特别关注",难道...是他故意这么说的?
"报告连长,我不知道小刘怎么知道的,但他确实提前告诉我了。"我实话实说。
连长沉思片刻:"好,这事我会调查清楚,你先回去吧,水壶拿走,照片我先没收了。下不为例!"
我拿着水壶回宿舍的路上,心里七上八下的。照片被没收了倒没啥,关键是小刘这事整得我有点懵。
回到宿舍,我直接找到小刘,也不绕弯子了:"你怎么知道连长今天要检查内务的?"
小刘脸色有点不自然,嗫嚅着说:"我...我听到指导员跟连长说的。"
"那你为什么只告诉我一个人?"我继续问。
"我...我不是只告诉你一个人啊,我还告诉了老张他们..."小刘支支吾吾。
我找老张一问,他挠着后脑勺,一脸莫名其妙:"小刘没跟我说过啊。你小子又在瞎扯什么呢?"
晚上睡觉前,我一直在想这事。小刘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单纯想帮我,还是有其他目的?食堂的饭也没吃下去多少,洗澡的时候也在想这事,弄得澡也白洗了。
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听见下铺的小刘也在翻身,被子窸窸窣窣的响,床板吱呀吱呀的叫,烦人得很。
"睡不着?"我小声问。
"嗯。"小刘应了一声,声音闷闷的。
"那个事..."我刚开口。
"对不起。"小刘突然说,"我故意的。"
我愣住了:"什么意思?"
小刘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水壶里藏了照片,我...我看见过。我怕连长查到你会受处分,所以..."
"所以你提前告诉我有检查,让我把水壶带走?"我问。
"嗯。我不是故意看你照片的,有一次你洗澡,水壶掉地上了,照片散出来,我帮你收好的。"小刘解释道。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方面,小刘是好心,想帮我避免处分;另一方面,他没经我同意就看了我的私人照片,还差点害我被连长误会是有人在连队内部通风报信。
"谢谢,但以后别这样了。"我最终说道,"有事直接跟我说,别搞这些弯弯绕绕的。"
"嗯,我知道了。"小刘答应着,"你别生我气啊,老乡。"
我没吱声,翻个身继续睡觉。老实说,我那会儿心里还是挺别扭的。
第二天,连长单独找了小刘谈话。小刘回来后脸色不太好,但什么也没说,闷闷不乐地整理内务。那几天他话少了很多,也不像以前那样总往我跟前凑了。宿舍里的其他人也发现了,但谁也没多问。
直到一周后的政治学习课上,指导员突然提到了"战友之间的信任问题",举了个"某班战士因私藏照片被发现"的例子,虽然没点名道姓,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是谁。
那会儿我才明白这事可能惊动了指导员。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指导员并没有批评我私藏照片的事,反而重点讲了"战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有事直说,不要拐弯抹角",这让我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这事过去了很久,我一直有点耿耿于怀。不是因为小刘看了我的照片,也不是因为他害我差点背上通风报信的黑锅,而是我始终不明白:当时我是应该感谢小刘的好心,还是应该责怪他的多管闲事?
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想想这事,心里还是会有点别扭。总觉得小刘这人心思太复杂,说不清道不明的。
连队组织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坐在一起,他递根烟给我,我也不会拒绝。但总感觉之前那种纯粹的老乡情谊里掺杂了些许的疑虑和不确定。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退伍前的最后一个月。那天晚上连队组织了个简单的欢送会,大家喝了点酒,气氛挺热闹。小刘好像喝多了,脸红红的,走路都有点飘。
他突然凑到我身边,拍拍我肩膀:"老王,那次水壶的事,你恨我吗?"
我摇摇头:"不恨,就是不明白你为啥那么做。"
小刘笑了,眼睛有点湿润:"因为我也有过被抓到私藏照片的经历,被罚了两个月不能请假。那会儿我爷爷病了,我没法回去看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我不想你也这样。"
听完这话,我突然释然了。原来小刘只是不想让我重蹈他的覆辙,虽然方式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他那会儿大概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直说这事,只能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提醒我。
"走,再喝一杯!"我给小刘倒上酒,"谢谢你,哥们。"
小刘笑了,举起杯子跟我碰了一下:"乡里乡亲的,别说这些。"
现在回想起来,军营里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时看似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关心和在乎。只是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那个旧水壶我一直留着,虽然早就不用了,但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小刘和那段让我纠结了很久的往事。我把水壶放在书架上,旁边是我军装的合影,还有一张全班人的大合照,小刘就站在我旁边,咧着嘴笑得特别开心。
也许人生中很多纠结,回头看其实都没那么复杂,不过是我们太年轻,不懂得直接表达罢了。就像我跟小刘,两个大老爷们,明明都是为了对方好,却谁也不好意思直说,非得拐弯抹角,搞得大家都别扭。
退伍这么多年了,每次跟老战友聚会,聊起这些往事,都会开怀大笑。现在的小年轻入伍,有手机有网络,想家了随时能视频通话,不像我们那会儿,一封家信要等半个月。但有些事情,科技再发达也代替不了,比如战友之间的那份默契和情谊。
不知道小刘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也许下次战友聚会,我该主动联系他一下。毕竟,那个水壶的故事,是我军旅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