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顺昌大圣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闽北山区自古猿猴繁衍,先民在农耕与山林生活中逐渐形成对猴类的敬畏与崇拜。早期以“定点投喂猿猴”祈求庇佑的习俗,演变为建坛祭祀的仪式活动,奠定了大圣信仰的原始基础 。宋代以后,随着中原移民的迁入,闽越文化与中原神祇信仰交融
王长军 顺昌县博物馆馆长 顺昌县大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一、大圣文化的发展历史:从原始崇拜到文化符号的千年嬗变
1. 起源:唐末五代的灵猴崇拜与自然信仰
顺昌大圣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闽北山区自古猿猴繁衍,先民在农耕与山林生活中逐渐形成对猴类的敬畏与崇拜。早期以“定点投喂猿猴”祈求庇佑的习俗,演变为建坛祭祀的仪式活动,奠定了大圣信仰的原始基础 。宋代以后,随着中原移民的迁入,闽越文化与中原神祇信仰交融,猴神崇拜进一步体系化,形成“通天大圣”信俗,成为连接天地的神圣使者 。
2. 鼎盛:元明时期的制度化与文化定型
元明时期,顺昌大圣信仰进入鼎盛阶段。宝山双圣享堂(双圣庙)的建立(现存元末明初墓祭冢式神位)标志着大圣文化从民间信仰升华为制度化宗教活动 。明代正德《顺昌邑志》记载“通天神会课钞”的税收制度,表明官方已将其纳入行政管理,信俗活动制度化、规模化 。此时,大圣形象逐渐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原型产生关联,宝山寺、圣祖峰等遗迹与小说场景高度契合,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
3. 传播:建本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
闽北建阳作为宋元明时期全国印刷中心,通过建本传播将顺昌大圣故事推向全国。朱鼎臣本《西游记传》等早期版本吸纳了顺昌信俗元素,塑造了“齐天大圣”的文学形象 。同时,福建移民将大圣信仰带入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形成“山尊大圣、海祭妈祖”的闽台民间信仰格局。台湾万福庵(建于17世纪)等庙宇的建立,印证了大圣文化跨海传播的历史轨迹 。
二、传承现状:非遗保护与两岸融合的双重实践
1. 非遗保护与学术研究的深化
制度保障:2011年“齐天大圣信俗”被列入福建省非遗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顺昌建立大圣文化数据库,系统整理120余处历史遗存、80余处祭坛及祭坛遗址。
学术合作:与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大圣文化精神内核研究,提炼出“自由灵动、不畏艰险”的时代价值,为文化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
2. 文化活动的品牌化与在地化
节庆活动:农历七月十七大圣诞辰祭祀成为核心载体,包含圣火采集、“过火山”“打油锅”等原生态表演,年均吸引游客超6000人次 。
文旅融合:打造“大圣+”产业,开发大圣酒、大圣茶等60余种文创产品;建设海峡研学基地、隐野小院等文旅新场景,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 。
3. 两岸交流的桥梁作用
体育赛事:连续举办五届“大圣—战神杯”两岸大学生篮球赛,以体育为媒促进青年互动 。
文化论坛:2023年第二届闽台大圣文化交流论坛汇聚两岸学者,探讨大圣文化在当代的认同价值,推动闽台民间信仰深度对话 。
4. 国际影响力的拓展
东南亚地区700余座大圣庙与顺昌形成文化呼应,泰国、新加坡等地定期举办祭拜活动。2023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潮进一步推动大圣文化走向世界 。
三、关于弘扬发展大圣文化的建议
1.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传承
完善保护体系:推动双圣享堂、圣祖峰等核心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立大圣文化生态保护区 。
数字化赋能:利用3D建模技术复原古祭坛场景,开发VR祭拜体验项目;建立大圣文化数字资源库,收录口述史、仪式影像等非遗传习内容。
2. 深化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
主题线路开发:串联宝山、华阳山等景点,设计“大圣探源之旅”精品线路,融入AR导览、沉浸式演艺等科技元素 。
文创产品升级:联合故宫文创团队开发高端衍生品,如大圣主题茶具、数字藏品;推出“大圣盲盒”等年轻化产品,拓展Z世代市场。
3. 构建两岸融合发展新范式
民间交流常态化:扩大“大圣文化节”规模,增设两岸信众共祭、传统戏曲展演等环节;推动顺昌与台湾台南万福庵建立常态化互访机制 。
学术合作升级:设立“闽台大圣文化研究基金”,资助跨学科课题;联合出版《大圣文化通史》,夯实学术话语权。
4. 打造国际传播矩阵
影视与游戏联动:与《黑神话:悟空》开发团队合作,设计顺昌专属剧情彩蛋;拍摄纪录片《大圣祖地寻踪》,在Discovery等平台播出 。
节庆国际化:申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举办世界大圣文化论坛,吸引全球汉学家参与。
5. 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育
立法保障:推动《顺昌大圣文化保护条例》出台,明确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权责边界。
传承人培养:实施“大圣文化传承人孵化计划”,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育非遗讲解员、文创设计师等专业队伍。
四、让“大圣祖地”品牌焕发持久生命力
顺昌大圣文化历经千年沉淀,既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更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纽带。在新时代背景下,需以创新思维激活文化基因,通过保护、传播、转化的多维联动,让“大圣祖地”品牌焕发持久生命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顺昌样本”。
来源:一画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