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3年,电影《功夫》上映,影片中的反派“火云邪神”一出场便令观众惊呼不已——疯癫眼神、利落拳脚、残酷出手,所有动作几乎没有剪辑切换,一气呵成。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电影《功夫》上映,影片中的反派“火云邪神”一出场便令观众惊呼不已——疯癫眼神、利落拳脚、残酷出手,所有动作几乎没有剪辑切换,一气呵成。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角色不是演员硬演出来的,而是真功夫出身。
片尾字幕出现“梁小龙”三个字时,才有资深影迷想起,这正是80年代红极一时、后突然消失的那位功夫明星。
据电影工作人员透露,这个角色是周星驰亲自指定的。拍摄期间,梁小龙每一场戏都坚持亲自完成,不用替身,不讲条件,最多的一天,连续拍了26条“飞腿入镜”的镜头,拍到晚上小腿痉挛也没叫停。
电影上映后,他获得热评,但在媒体面前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出席宣传,也没有接受采访,他拍完戏就回到了深圳的武馆,继续每天五点半起床、带学员跑步、练拳、拆招的生活。
他不谈角色,也不分析演技,观众记住了“火云邪神”的狠,却不知道这个角色背后,是一个20年未登大银幕的老演员,终于短暂归来。
1996年,梁小龙在深圳落脚。他租下一间旧工厂的空置仓库,搭建简易训练馆,每日接收零星学员。这个时期,他几乎与娱乐圈断绝联系,早年合作的演员、导演、制片人无一再来往。他不再提演戏,只教拳。
同年,他的女儿梁馨逸出生,起初,他并未有意将女儿带入武术圈。但她三岁时主动模仿父亲扎马步,脚尖外撇、膝盖下沉,能坚持十分钟以上,他便开始在每日晨练时带上女儿。
他们的训练没有特定形式,梁小龙只安排动作:马步、冲拳、后蹬腿。打错了就重做,没有奖惩。冬天室内零度,父女赤脚训练;夏天闷热潮湿,他们背着沙袋跑圈。
七岁时,梁馨逸已能完整打出一套蔡李佛拳,步伐沉稳,拳风紧凑,十岁起,父女开始实战对练,他不留情,女儿也学着不退让。
周边邻居经常听见木地板上“啪啪”的击打声,从凌晨五点持续到早上八点。馆外挂着一块牌子:“学拳不为打人,为知止。”
从未有媒体关注这对父女,他们也从未主动曝光自己,唯一的记录,是梁小龙偶尔上传的几段练拳视频,标题都是“早练十分钟”。
梁小龙尝试联系一位宋姓的电视台中层领导,希望能争取演出机会,对方表面客气,却开出条件:写一份悔过书。
对方草拟内容:“自1991年发表不当言论以来,在大陆生活冷清,群众避之不及,深感失言之害。”梁小龙看完,当即推开稿纸,他直接指出:“我没说谎,大陆人没疏远我,人山人海,我有什么要道歉的?”
对方沉默片刻,表示无法向上汇报此态度,谈话就此中断,梁小龙没有再联络,他知道,这代表彻底被行业抛弃,之后的几年,他打过几通电话,投过几份自荐资料,但无一回应。
连带受到牵连的还有早年与他合作过的演员,一位曾经与他主演多部电视剧的女演员被迫删除所有合作照,有导演收到剧本点名“演员不得使用梁小龙”。
圈中人称之为“无声黑名单”,没人下达公文,却所有人都知底线在哪。他不再试图解释,也不再抗争,他把自己从演员名单中划去,只留“武术教练”四个字继续生活。
1991年,梁小龙应邀参加大陆某省电视台举办的影视交流活动。活动中他首次踏上内地舞台,在当地剧院参与了演出分享,现场座无虚席。
活动结束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了一句话:“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我是一个中国人。”
这句出于本能的表达,未料在港台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次日,多家报刊以“立场鲜明”“亲中艺人”“失言引争议”为标题报道。
数日内,梁小龙接连收到两部影片撤约通知,其在拍电视剧的角色也被紧急换角。一家广告公司甚至来电索回已印制的户外广告布样。
起初,他仍保持乐观,认为“只是媒体炒作”,但到年底,所有剧组、媒体、广告客户都将他排除。
他的工作突然停滞,所有邀约中断,朋友避而不见,助手离职,即使他主动联系,也被以各种理由回绝。
他没有公开发声,也没有发表任何声明,他没有媒体团队,没有公关回应,他只是收拾剧本,默默离开演艺圈。
1981年,梁小龙主演电视剧《大侠霍元甲》,饰演陈真一角,剧集播出后,观众对这位拳脚硬朗、眼神犀利的角色记忆深刻,随后他主演的《陈真》续集播出,收视率再创新高。
从街头小馆到茶楼戏台,人人谈论“陈真”。广告公司找上门,饰品商家推出“梁式拳套”,儿童武术班以他名字开班。他成为80年代家喻户晓的动作演员之一,与李小龙、成龙、狄龙齐名,并称“四小龙”。
这一辉煌只维持不到十年,1991年之后,戛然而止。
1972年,梁小龙在九龙街头因目睹持刀抢劫,出手制服对方,其敏捷身手吸引了恰好路过的香港电协主席吴思远。当场邀请其试镜,梁小龙当即演练北腿组合拳,被当场定为训练演员。
此前,他仅在深水埗一家快递公司打杂,晚上兼做送奶工,家中兄弟众多,住在10平方米的分租屋。他自学咏春拳、蔡李佛拳、空手道,每晚在楼下天井练习腿法,磨破十余双布鞋。
吴思远为其安排第一部作品《生龙活虎》,虽非主角,却打出名声,随后接连出演动作剧,逐渐在香港电视台站稳脚跟。
他拍戏从不用替身,即便摔打伤骨也坚持亲上阵,他的名声,靠的不是脸,而是一招一式的拳脚。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方医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