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戴假发的人》上映6天,票房400万,就转成网播了,已经创下了上映时间最短的记录。
这可能是黄晓明输得最惨的一次吧?
《戴假发的人》上映6天,票房400万,就转成网播了,已经创下了上映时间最短的记录。
当然,也是黄晓明电影票房最低的记录。
不都说人们会因为你一个黑料而忘记另一个黑料吗?
黄晓明不是,他因为一个黑料,影响了另一个黑料。
他和叶珂的恋爱风波被群嘲,恰好《戴假发的人》上映,或许是因为主办方以为黄晓明这波火了,正好可以蹭个热度,却没想到是黑红,反而影响了院线的上映情况。
真的是眨眼间就下了,梗姐还没来得及看。
《戴假发的人》创下了票房最低,黄晓明再度被群嘲,所以这次是叠debuf,他成为了2024年最大的笑话。
先别笑话黄晓明了,还是看看《戴假发的人》为什么输得这么惨吧!
首先,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是“烂”的,但是太文艺,太装逼——但这其实不是黄晓明的锅,而是董越的。
很早之前刷抖音刷到过黄晓明在这部电影里的造型,突破很大,看得出来,黄晓明也很用心,并且据说是他主动和董越联系要求合作的。
这也能理解,一是这部电影的题材确实不错,对于黄教主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二是董越的上一部作品《暴雪将至》爆了,至少能证明董越是一个值得合作的导演。
一个“雪”一个“雨”,董越的电影很有自己的风格。
氛围营造一绝,但叙事节奏过于缓慢,观众容易忽略导演想表达的核心内容。
其实导演想表达的内容很简单,总结下来就是——梦,假发和出身。
梦
黄晓明饰演的主人公名叫“孟中”,谐音:梦中。
电影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梦”的故事。
梦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黄晓明饰演的孟中在90年代末,失手杀死了一位醉鬼。
他一直关注这个案件的进展,这个案件却不了了之,以没有证据证明他杀结案。
孟中虽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他也因此一直活在梦魇之中。
除了名字的谐音梗让我们意识到整部电影可能是一场梦意外,影片的叙事手法也使整条故事线缺乏逻辑。
影片刻意交叉了时间线,时而是现在,时而是过去,通过这种方式来映射主角的心理变动和思维活动,从而展现出主人公一直在受到过去的影响,是以往的错误造就了如今的他。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公益律师,竟然曾经是杀人犯?
孟中不贪钱,他零酬劳地在处理一则未成年人侵犯案,看上去像个好人,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昔日的自己赎罪。
他认识了魏娴,像“父亲”又像“朋友”一样地陪伴着她,是因为他知道魏娴就是那个被自己失手杀死的醉鬼的女儿。
影片的叙事看起来就是不可靠的,而这也是许多观众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但实际上,梦从来都不是可靠的啊!
魏娴的父亲明明就死在河边,但是她第一次遇到孟中的时候却编谎说自己的父亲是死在国外,还差点继承了巨额财产。
所以魏娴说谎了。
同样说谎的还有孟中,他隐瞒自己的杀人真相,最后如愿以偿做了律师,在见到魏娴之后也没有及时认错,只是用一种赎罪的方式陪伴在他的身边。
影片里说谎的只有主人公吗?
其实配角的叙述也是不可靠的,被强奸的小女孩的母亲,在面对孟中的追问选择了隐瞒。
最后赵四揭穿孟中的虚伪面纱,也同样是采用了一种不可信的方式。
我们直到最后都分辨不出来他们谁在说谎,甚至是否因为孟中将魏娴的父亲踹下河导致了魏娴父亲的死亡也不得而知。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梦一样。
有人说,魏娴的父亲很像孟中,都是中年脱发男,戴着眼镜,还是穷鬼。
孟中也许杀死了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是曾经失败的自己。
所以那次之后,他没过多久就通过了法考,与之前的自己告别了。
所以孟中的过去到底是怎样的?
导演没有交代,因为不重要。
假发
“戴假发的人”指的是谁?
片中有两个人戴假发,一个是孟中,一个是魏娴。
大家可以想一想,什么样的人会戴假发呢?
一般是秃顶。
所以假发最开始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掩盖这个身体缺陷的。
孟中的形象也很有意思,发际线很高,头发稀疏,整个形象就像个中年loser。看得出来,学律师的人都脱发严重,但是孟中或许只是运气不好。
他是90年代的大专生,普普通通,但是当年能上大专的已经比很多底层强了。
他的父亲也是读书人,所以他算书香门第,父亲也一直告诉他读书才有出路,所以孟中很努力。他可以一边看着法制节目,一边背诵着法条,他和电视上光鲜亮丽的律师在知识文化水平上没有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他始终没有通过法考,而且越考越差。
假发实际上是对他失败人生的一种伪装。
孟中的假发是一种对自我欺骗的表征,他表面上为弱者发声,却始终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失。
戴假发的还有雨夜醉酒的乘客,他与孟中形成了一种镜像关系。孟中与雨夜的乘客发生冲突,打斗过程中假发脱落,他因此以为乘客死亡,将他踹下了河。
这个假发直接促成了孟中犯罪,也成为了他心理罪孽的物理象征。
后来,孟中也戴假发,这又成为了他掩盖罪恶的方式。
魏娴也戴假发,其实是掩盖她内心的虚伪。
魏娴出场的时候就是戴着粉色的假发,画着浓妆,因为她是酒吧的酒托,她靠自己的外表骗男人的钱。
她与孟中第一次见面就坑了他6000多块钱,但是孟中心甘情愿,因为他要为此赎罪。
假发与魏娴的满口谎话也相得益彰。
最后,当赵四将真相揭露出来,魏娴也知道孟中就是杀死自己父亲的凶手以后,孟中烧掉了假发,这也是一种象征。
象征着孟中再也不用伪装了。
当赵四绑架了魏娴,与孟中发生冲突的时候,此时的魏娴也没有戴假发,因为他们的谎言都被戳破了,他们终于可以坦诚相待了。
出身
出身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
封建社会,有些人生下来就是贵族,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奴隶,一辈子没有翻身的机会。
十年动荡时期,我们又在打压知识份子和地主、富农,穷人家的孩子能读书考大学,而富农的孩子却没有这个机会,所以能不能读书还要看“成分”。
而改革开放以后,读书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所以孟中的父亲一直在催促孟中读书。
父亲为什么对孟中寄予厚望?
我们从父亲的穿着可以看到,衬衫西裤,一看就是西方知识分子的形象,但是他做的职业却与自己的穿着打扮大相径庭。
是什么让一位知识分子沦为修鞋匠?
这可能和时代洪流有关,话题太敏感,咱们不多言。
所以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孟中的父亲一定要让儿子通过法考,成为律师,这是改变他出身的唯一方式。
电影也是讽刺的,当孟中好不容易通过了法考之后,他却成为了公益律师,并没有获得父亲想要的名和利。
被孟中打死的醉鬼,也有一个标签——穷。
孟中暴揍他的起因也是因为这位醉鬼支支吾吾地不说自己的目的地,而孟中翻他的兜里只有10块钱,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穷鬼。
孟中似乎在这位醉鬼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他揍的实际上是那个不争气的自己。
醉鬼的事情不了了之,警察没有继续往下查,这当然和当时的监控系统不完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当事人是个穷人。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家属将尸体领回去之后也没有钱请律师,也没有后续。
孟中后来做公益律师,也是在给穷人们打官司。
他在电影中接到了一个案子,未成年少女被性侵,嫌疑人是一个富商。
富商和穷人之间的地位差距可想而知,孟中的这个案子也非常艰难。
所以电影讽刺的正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悖论,因为知识根本没办法真正改变命运,穷人还是斗不过富商。
影片的结尾富商被成功抓获了,导演或许是想给我们一些正能量的希望吧!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没那么烂。
但至于为何票房不佳呢?
我想可能和最近的舆论有关,也可能因为电影表达的内容太过隐晦和沉重,导致很多观众不喜欢。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还是扑了,且暂时没有翻身的可能。
但我想这是可以预知的结果吧?
顶风上映是勇气,但也是不理智的行为。希望观众可以更理智看待这部电影,抛开黄晓明和戏外的各种舆论,感受这部电影带来的力量和反思吧。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