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4月10日向美国发出"给予谈判机会"的公开喊话,此时距离欧盟通过对美反制措施仅过去24小时。
不跟中国并肩作战了?欧盟暂停对美反制,冯德莱恩要美方给个机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4月10日向美国发出"给予谈判机会"的公开喊话,此时距离欧盟通过对美反制措施仅过去24小时。
这场围绕关税议题的博弈牵动着全球经贸格局。
特朗普政府任内推行的加税政策引发多国反弹。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采取强力反制措施的国家,持续与美国展开关税交锋。
今年4月9日,欧盟27个成员国以2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针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反制方案,这项决议原计划在夏季前实施。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次日突然宣布调整关税政策,暂停对75个国家的加税计划,唯独保留对中国商品征收的125%关税。
欧盟随即作出反应,宣布暂停原定的反制措施。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记者会上表示,暂缓执行反制方案是为外交协商留出空间。
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强调,欧美作为传统盟友应当优先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这位欧盟领导人特别指出:"我们需要证明谈判渠道仍然畅通。"
其表态透露出欧盟既想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又希望避免与美方正面冲突的矛盾心态。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莫斯科时间4月11日发表声明,重申支持中国维护正当权益的立场。
俄方宣布将深化与中国的能源、农业领域合作,计划年内签署新的双边贸易协定。
中俄海关数据显示,两国2023年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当前局面呈现三重态势:中国保持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欧盟进入"暂停观察"模式;
俄罗斯则明确选边站位。
美国贸易逆差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对华贸易逆差缩减12%,但对欧盟逆差扩大8%。
这种分化现象反映出不同经济体应对策略的差异。
欧盟内部文件显示,多数成员国主张采取"弹性应对"策略。
法国贸易部长勒梅尔指出,欧盟需要根据中美博弈进展调整策略。
这种观望态度源于多重现实压力。
北约框架下的军事合作、美元结算体系的影响、以及能源供应安全考量,都制约着欧盟的决策空间。
德国工业联合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受能源成本上涨影响,欧盟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9%。
约23%的受访企业表示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北美或亚洲。
这种产业转移趋势削弱了欧盟在贸易谈判中的底气,也加剧了成员国间的意见分歧。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商品在美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越南、墨西哥等国的替代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这场关税博弈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层矛盾。
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贸易争端案件数量创2008年以来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指出,贸易壁垒导致全球GDP年增长率损失约0.5个百分点。
欧盟的"暂停键"选择引发多方解读。
日内瓦国际贸易专家佩雷斯分析,这种策略既能保持对美施压,又可规避立即冲突风险。
但布鲁塞尔智库欧洲之友的研究报告警告,过度谨慎可能削弱欧盟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中国商务部最新声明强调,将坚持平等互利的谈判原则。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对华关税政策需要"战略耐心"。
但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怀登指出,持续高关税正在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这场关税博弈的最终走向仍存变数。
欧盟的"暂停观察"策略、中国的持续反制、俄罗斯的明确站位,构成当前国际经贸关系的三棱镜。
各方的后续决策将深刻影响全球贸易秩序。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播正面信息,没有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内容!如有不准确信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作出更正。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在2025-04-10关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想给美欧谈判一个机会,将原反制美国的措施搁置90天,如果谈判不满意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 》的报道
来源:唠嗑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