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城市活力共生共融 | 媒体视野中的长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12:10 1

摘要:近日,2025“上海之春”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在长宁盛大举行。近年来,长宁持续擦亮“长宁音乐”品牌,以国际展演为契机,引聚外智外贸,推动文化传播,以多元活动串联文旅、商业、艺术与城市空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让我们同“宁宁”一起来看看,

近日,2025“上海之春”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在长宁盛大举行。近年来,长宁持续擦亮“长宁音乐”品牌,以国际展演为契机,引聚外智外贸,推动文化传播,以多元活动串联文旅、商业、艺术与城市空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让我们同“宁宁”一起来看看,长宁又有什么新亮点吧~

汇聚中外艺术家与演奏家 手风琴文化“处处可遇见”

4月4日、5日、6日、7日,《解放日报》要闻版、《文汇报》头版、《新民晚报》头版、上观新闻、文汇APP、新民APP、新闻综合频道“新闻报道”“上海早晨”“新闻坊”栏目、东方卫视“东方新闻”栏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栏目、阿基米德APP、东方网报道: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要板块,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于3月31日至4月7日在长宁区举行,邀市民游客共享“处处可遇见”的手风琴文化盛宴。长宁进一步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手风琴艺术周活动举办场地从剧院延伸至商业载体和网红街区,同步推出主题旅游产品、酒店优惠套餐,提升“票根经济”能级,吸引近悦远来的市民游客“赏演出、游长宁、享乐购”。

《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新民周刊》视频号相关报道

《冲呀花花采访团》视频号相关报道

《话匣子》视频号相关报道

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城市活力共生共融

为进一步打造国际精品城区形象,长宁围绕“传统与现代的回响”2025“上海之春”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盛典,通过长宁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别邀请代开乐、许菱娜等多位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虹桥友谊联盟”成员聆听这场由中、俄、意等8国顶尖艺术家登台表演的音乐会并分享感受。邀请上海日报外籍主播ARINA推出跟随艺术家们彩排演奏全过程的沉浸式采访报道,推动国际文化深度交流,打造一场外宣视角的全民春日艺术盛宴。

《CityNewsService》视频号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相关报道

上海·焕新 | 烟火气与时尚的碰撞

4月9日,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外宣办指导下,上海日报推出与长宁区合作策划的《上海·焕新》系列视频第二集《烟火气与时尚的碰撞》,讲述了愚园路从历史风貌建筑到创意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新生故事。愚园路上,人们在沿街的故事商店分享着都市生活的千姿百态,修鞋匠、裁缝等便民集市延续着城市温度。在这“五方杂处”的愚园路,可以感受到潮汐脉搏,目睹着城市在“活力”生长。

《上海日报SHINE》视频号相关报道

逛菜市场 城市旅游新体验

4月5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APP、人民网、《新民晚报》要闻版报道:武夷路既是承载上海城市文化的“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也是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午休时间,“我家菜场”依旧热闹,上班族们吃完午餐,端着咖啡顺便逛个菜场去去“班味”;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也喜爱这里,感受上海市井的烟火气与时尚范。

《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前店后厂”引燃故事商店品牌销售

4月8日,《文汇报》要闻版报道:故事商店——一处由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支持,由区域社会组织负责运营的空间。满足公益需求之余,街道与社会组织创新“共益”模式,将场地提供给在地、主打线上经营的时尚类企业,试水线下销售。“前店后厂”这一模式日渐成熟,为企业判断自身是否适合线下、找寻增量方向提供一种参考。用“亲”有温度、“清”有作为的营商环境,助力小马路书写消费大文章。

《文汇报》相关报道

目录更新产品上新 适老化改造再提速

4月9日,《文汇报》要闻版、文汇APP报道:4月8日,适老产品消费焕新社区行活动在长宁举办。长宁区民政局与上海农商银行长宁支行共同为首批扎根银行网点的养老服务顾问代表颁发证书。通过培训赋能,这批养老顾问有望结合网点内的体验场景,搭建起适老化改造的咨询专窗。

《文汇报》相关报道

品咖啡、聊职场,这个市民夜校为何成为全市“首个”?

4月8日、9日,文汇APP、新民APP、阿基米德APP报道:4月8日,全市首个设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的市民艺术夜校在长宁开班。当晚,三门课程中的精品咖啡体验课和社会心理学课开班。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来源:上海长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