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作为一个父亲,里昂对维尔特还是负责的。他早就给儿子铺好了路,安排他去英属索马里兰的博福特公爵手下当个上尉副官,这个工作钱多事少还安全,在一战马上要爆发的年月,这是一份求之不得的好去处。
婚后的维尔特并不知道这么多曲折,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游历欧洲,结交了一大批达官显贵,直到1913年末接到老爹从埃及送来的信。
信中说,爸这边也没啥大事,只不过由于投资失败,所以我基本上算破产了,你那个生活费我也就停掉了,儿子你也长大了,以后自己找饭辙吧!
当然,作为一个父亲,里昂对维尔特还是负责的。他早就给儿子铺好了路,安排他去英属索马里兰的博福特公爵手下当个上尉副官,这个工作钱多事少还安全,在一战马上要爆发的年月,这是一份求之不得的好去处。
然而维尔特并不愿意接受这份工作,让我每天陪领导坐办公室我开不心啊。他到了索马里后根本没去找博福特公爵,而是直接加入了索马里兰骆驼军团,跑去围剿有“疯狂毛拉”之称的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哈桑。
疯狂毛拉是索马里的起义军领袖,他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此时他的部队正在固守桑比勒斯山上的一座堡垒,由于这座山地形险要,英军指挥官只能搞搞李云龙行为,靠土工作业挖堑壕过去,准备靠近了扔手雷。
可是,维尔特来了以后对这种战术极其鄙视,在他看来,挖地道的都是懦夫,真男人只会正面刚。所以他来到前线后从堑壕一跃而起,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冲”!
带英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对面索马里人是真给面子,索马里狙击手眼疾手快直接开枪,精准命中了维尔特的左耳。
堑壕里的英军看傻子一样震惊的看着倒下的维尔特,大哥你这是什么症状?圣伊丽莎白门卫休假让你跑出来了是吗?结果还没等他们震惊结束,维尔特怒了,他觉得小小挫折绝不能影响我的勇气,他连位置都没换,又从战壕中蹦起来,抄起枪来——兄弟们跟我冲!
对面的索马里狙击手懵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头一次见到战场固定靶,狙击手连弹道都不用矫正,抬手又是一枪,这次成功命中了维尔特的左眼,他仰面朝天摔倒在地,直接昏迷了。
阵地上的英军士兵震惊的说不出话了,这孙子是来自杀骗抚恤的吗?
战友们七手八脚的把维尔特送到医院,虽然瞎了一只眼,但维尔特最终活了下来。无语的上级立刻把他踢走,你立刻给我渐行渐远,有多渐行多远,不是愿意打仗吗?回欧洲吧,有的是仗让你打!
维尔特
维尔特养好伤后,时间已经来到1915年2月,此时的欧洲大陆已经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维尔特主动申请出战,这次英国军方一点都没拦着,立马给了他一个营让他指挥。
给了维尔特一个营倒不是英军高层欣赏他,主要是此时一战绞肉机已经送走了无数的生命,所有正常人对于战争都躲得的远远的,难得有个主动上战场的,不用他用谁?
接到命令的维尔特从英国前往法国前线,但是他很快就会回来,而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会频繁的往返于海峡两岸。
为什么呢?
维尔特第一次上前线时,恰逢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开打,部队在往其他方向转移,所以,维尔特决定带着几个副官直接到目的地汇合,免得耽误战机。
然而,由于初来乍到,在缺德地图的导航下,几个人居然一头扎进了德军的阵地。黑灯瞎火的,德国人扫射了几梭子子弹以示敬意。维尔特营长很幸运的左手挨了两颗步枪子弹,好在由于步枪子弹的穿透力,只是在手上打了两个窟窿而已。维尔特在中弹后立刻掉头,总算走到英军的阵地附近。
但是,阵地里的英军哪知道这么多曲折,他们先听到德国那边枪声大作,又看到阵地边上摸上来几个黑影,警惕的哨兵们二话不说就是一阵搂火,很幸运,又命中了维尔特的左手。
可怜的维尔特两边中弹,好歹表明身份后才被送进了战地医院,按说维尔特端的是条汉子,面不改色的躺在床上等待医生处置,然后他就斯巴达了。
当年的英军的医疗体系相当完善,小小的战地医院里配备了两名外科医生,遗憾的是,面对着维尔特的伤情,这哥俩在治疗方案上并不统一。
医生甲认为维尔特的手都被炸烂了,没啥拯救必要,干脆切掉算逑;而医生乙则认为,他那几个手指还有筋连着,似乎可以保守治疗下,万一以后还能凑合用呢?
两名医生围绕此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技术辩论,彼此相持不下,双方那真是鱿鱼放在铁板上——卷起来了呀!
维特尔听的头昏脑涨,他一怒之下把那几根手指直接薅下来了,准备告诉这两个书呆子,老子已经替你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了!结果在他刚想说话的时候,却听见医生甲对医生乙说:“我的朋友,也许你是对的……..”
就这样,维尔特失去了自己左手,被送回英国养伤了。
你以为他就要从此退出战争了?不能够啊。对于战争,维尔特的态度一直是厕所里挂表——咱得有屎有钟啊!
1916年7月,维尔特养好左手回前线,部队正在索姆河玩命,维尔特一上前线立刻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回乡继续疗养。
11月初,索姆河战役末段,维尔特王者归来,三天后被德军打穿脚踝,病假延期。
1917年2月,贼心不死的维尔特追着部队参加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上阵两小时,屁股上开了个大眼儿,病假再次延期。
再之后,横穿康布雷时,他被打碎了膝盖,从此成为瘸子。不久后的行军时,他耳朵又挨了一枪。到了1918年11月战争末期时,维尔特已经成为了准将旅长。此时他已经不需要像卡明爵士那样整一些锯子拉大腿的狠活,只要往那一站,足足十一道疤痕和只剩一份的眼、手、腿、睾丸,就这一副局长晋升,辅警转正的形象,心理素质差点的人基本直接吓尿。如果说伤疤是战士的勋章的话,那他高低得评个英勋宗。
凭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累累伤痕,维尔特拿到了英国最高武勋——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由于收了如此多的伤却依然顽强生存,所以英军内部一直叫他“不死战士”。
不死战士维尔特
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把他派到了波兰,成为英国驻波兰军事代表的团的二把手,事实证明,虽然维尔特是资深的祖安老哥,但是嘴炮功底一流,他在波兰很快跟毕苏斯基交上了朋友,由于在苏波战争中庇护了一些封建贵族,维尔特在波兰获赠一个大庄园,于是他果断于1923年在英军退役,不再当兵了,留在波兰过起了大地主生活。
可是,波兰,并不是一个能当地主的地方呀。
维尔特在波兰的舒坦日子持续了15年,每天就是赴宴打猎,日子过得美滋滋。
然后,1939年到了。
在波兰的东西两侧,两个胡子款式不同的男人决定在这年好好安排一下波兰,巧合的是,维尔特的庄园处于苏联红军的占领地。
要说苏联红军对于波兰的大地主们其实还算可以,至少路灯机枪随便选,维尔特虽然一辈子中二,但终究没有蠢到留下来跟苏军较劲,他一路往罗马尼亚跑,路上差点把命丢了,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老家已经被苏军给搬运了。
跑回英国后维尔特被恢复了现役,由于年龄大资历老,这次,英军把第61步兵师交给了他指挥,然后,维尔特很快就向指挥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1940年4月,维尔特的部队受命攻击挪威的纳姆索斯小镇,由于指挥失误加上准备不足,他的部队被纳粹的空军狂轰滥炸,好不容易摆脱了轰炸,然后就走进了纳粹驱逐舰的炮火覆盖范围里,紧接着又在山里撞上了纳粹的精锐山地步兵,为了救他,路易斯·蒙巴顿亲率海军接应,英法各沉了一艘驱逐舰后,总算才把他捞回来。
此次战役后,维尔特在军事方面的人菜瘾大已经成为英军共识,虽然老头一个劲保证自己尚能饭,但英军不再敢把任何部队给他指挥,最终还是丘吉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丘吉尔觉得这个老家伙虽然打仗不行,但满嘴脏话,是个搞外交的好手。此时已经是1941年,纳粹正准备收拾南斯拉夫,带英为了向南斯拉夫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准备派个军事代表团去,丘吉尔决定,由维尔特担任团长。
就这样,维尔特于1941年4月5日登上一架轰炸机,准备从英国出发,绕道北非去南斯拉夫。之所以选这么绕的航线,是怕飞机被轴心国打下来,所以绕路走安全一些。
可是,您老的运气哪是改变个路线就能救回来的?当这架飞机溜达到意大利控制的利比亚海岸时,维尔特正在跟随行人员吹得天花乱坠时,突然听到驾驶室内传出一个低沉的尽管:“卧槽!两个发动机居然可以同时失灵!”
可怜的维尔特还没弄明白咋回事呢,飞机就一头奔着大海扎了下去,巨大的冲击力直接把他拍晕过去了,然后冰冷的海水立刻又让他苏醒过来。
可喜的是,他在飞机失事后居然活了下来,可悲的是,茫茫大海中又没有救生设备,这种情况可能还不如直接死了痛快呢!
然后,维尔特迎来了他一生中真正的高光时刻,这个六旬老汉在在少一只手、缺一条腿且视力不佳的情况,居然在茫茫大海中坚持游上了岸,这一套操作不说是钢铁战士吧,只能说是只能说了。
不过,上岸后的维尔特还没来得及庆幸,就恨不得再重新钻回到海里。因为他看见了几个意大利士兵,坏了,自己落在了意大利控制区。
老头觉得自己遭遇了职业生涯以来的奇耻大辱,因为意大利防空部队到目前为止,唯一亮眼的战绩就是击落了意大利自己的空军元帅,自己恐怕是第一个被意大利防空部队的第一个战绩,自己丢不起这人。
不过,当意大利人把他押进专为高级军官准备的文西利亚塔城堡时,老头又笑出声了,原来老子不是第一个被意大利人俘虏的将官呀!那边的不是理查德·奥康纳少将吗?您这么就到啦?呦呵!这不是菲利普·尼姆少将嘛?您老吉祥啊!
奥康纳和尼姆对这个维尔特嫌弃至极,他们表示我们是被隆美尔俘虏的,隆美尔是谁呀?被人家抓了丢人吗?!你呢?被几个意大利小兵按到沙滩上,你也好意思当俘虏?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几个将军凑在一起开始琢磨怎么越狱,几个人先尝试老北京越狱法——挖地道。他们不知道关押他们的城堡在山顶,几个人足足挖了七个多月的地道后,终于挖通了出口,然后发现出口在悬崖上。
但是,即使这种难度,也没有物质维尔特的越狱行动,他越狱成功了,而且成功了足足五次!
之所以会五次越狱成功,是因为无论维尔特怎么跑,他都会被很快抓回去。
被抓的原因,倒不是意大利有什么特别的追捕手段,实在是因为他太扎眼了。你想想,这么一个独眼缺手又瘸腿的人在大街上走,整个意大利都找不着第二个,罗辑搞的太空广播都没他显眼,所以每次都很快被抓了回去。
维尔特的越狱游戏一直持续到1943年8月,意大利政府悄悄的把他给放了,原因是希望通过他向英国表达一点诚意。事实证明,维尔特的外交天赋确实不错,在他的穿针引线下,意大利跳反这事儿居然最后成功了。他本人也于 1943 年 8 月 28 日回到了伦敦,而此时,还有一个差事在等待着他。
维尔特回国休整了一个月后,就被丘吉尔给予了一个新使命——作为我的私人顾问去东方,跟蒋介石交流一下。
此时的中国和英国因为各自的利益正在明争暗斗,丘吉尔确实需要一个既有外交经验又有军事经验的人帮自己协调和中国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在1943年10月9日把维尔特提拔为中将,丘吉尔把他带到开罗,提前介绍给了蒋介石。
开罗会议之后不久,维尔特就飞往重庆,开始履行私人代表的责任,在回忆录里,他充满了对中国人极其傲慢的言论,不过对于蒋介石,他的印象倒是不错,他在重庆一直鼓励蒋介石,要他主动向日寇进攻。他在回忆录里说,每次他劝蒋介石主动进攻时,蒋介石都默默的看着他,眼神里有一种他难以理解的隐忍。直到1944年豫湘桂会战后,他才明白蒋介石不主动进攻的原因。转而开始向英国国内说蒋介石的好话,要求他们支援中国抗战。
维尔特和蒋介石
抗战胜利后,维尔特继续履行使命,他全程参与了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结束后,他将要离开中国,临走前,他给了常大队长一个忠告——你应该快速通过武力解决国内问题,这是你唯一的机会,拖太久对你不利。
对于这个建议,这回蒋介石应该是听进去了,只不过结果可能跟他本人的设想有所出入。
离职以后的维尔特游历了东亚,66岁的维尔特觉得自己有点折腾不动了,他决定退休,回国途径仰光的时候他受了人生中最后一次伤,他由于踩到了一片椰子皮而摔下楼,断掉好几根肋骨,从此在亚欧非三大洲都有了受伤记录。
1947年10月,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维尔特以中将军衔正式退休,回到爱尔兰的寓所中养老,他终于不再折腾,安心写自己的回忆录。在回忆录里,维尔特对自己的一生非常满意,虽然他的一生受了无数的伤,肉体上的痛苦持续到了最后。但是他认为,自己完全遵从了内心的选择过完了这一辈子,这是一件特别爽的事,所以他把自己的回忆录取名叫做《快乐的奥德赛》(奥德赛,古希腊英雄)。
遗憾的是,维尔特的回忆录销量不太好,这倒不是他文笔不行,他的文字率真粗犷,颇有一些野性美。只不过由于他的祖安习惯保持了一生,所以他的回忆录里通篇脏话,以至于出版时被删减的面目全非,以至于老头在出版后痛骂出版社不识货。
晚年维尔特
1963年6月5日,维尔特在家中病逝,享年83岁,由于他的波兰庄园早就被苏联红军没收,所以作为一个老贵族,他也没留下太多遗产,也没有任何后代。在他的生命里,虽然他几乎从未做过什么伟大的成就,反而坑了不少人,但是,人菜瘾大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维尔特的故事就像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最后一句话——成功只有一种,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来源:小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