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范围内资本市场这样的表现,加上关税大战已经被美国挑起,恐怕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这次一旦引发系统性风险,那么S3就真的要来了吧。
同志们,跌麻了吧?
别急,不单咱们跌,全球所有资产都在跌,没一个能幸免的。
全球范围内资本市场这样的表现,加上关税大战已经被美国挑起,恐怕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这次一旦引发系统性风险,那么S3就真的要来了吧。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变成,刚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一,真的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么?
另外关心这些问题的朋友,实质上关心的还是,关税大战也好、全球暴跌也罢,到底会给自己这个小老百姓带来什么吧?
这些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一聊吧。
开篇不搞虚的,直接给结论,第一,这次全球暴跌还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第二,关税大战会让老百姓紧巴巴的日子,还要在K型分化中持续不短的时间,但所有人都没有选择,因为局面已经被美国逼到了后退即败亡的程度。
先来看为什么这次全球暴跌暂时还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吧。
原因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个是在暴跌之后,美联储只是开了一个闭门会议,大概率是在讨论贴现率的事情,然后暴跌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同时特朗普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继续敢大张旗鼓地发动“关税核战”,硬是要把自己“万税王”的名号坐实了,硬是要把美国拖入“征关之治”,一副谁也别来劝谏的架势。
甚至连此前已经跪下来唱征服的韩国和越南都不想搭理。你看看特朗普首席贸易顾问说的,叫做“越南零关税提议对美国毫无意义”。这种渣男言论说明什么,不就是说明特朗普正一门心思在等它“心上人”的电话,然后好好谈一谈关税以及后续一系列博弈的事情么。
由此可见,不管是华尔街的金融利益集团,还是在搞党争的政客们,都很清楚当下还有继续折腾的余地。
这里我们也要理解,就是客观上如果这一次全球金融市场真的发生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那么就一定是比08年还要可怕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美国是不可能幸免的。
那时候手上只有纸的美国和手上大把货的中国,到底谁胜出,我想如果对此还需要犹豫的话,可能真的要去看一看脑科了。
其实华尔街的利益集团和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政客们也很清楚这一点。
他们现在寻求的是自己手上还有钱,且这些钱还能算是钱的时候,狠狠地利用这一点来让对方的货变成对方的负担,以逼迫对方达成跟自己的协议,但又绝对不能太过火,不然一旦引发全球动荡,他们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因为世界是物质的,真到了非常极端的时刻,你手上拿着黄金,他手上拿着粮食,谁能活下去?当然是手里有枪的那个人咯。
可麻烦的就是,拿钱的家伙现在枪杆子没有拿货的家伙硬了了,而且自己的枪用一杆少一杆,自己是没多少能力生产了。可拿货的却因为货很足,生产能力很强,可以加班加点疯狂造枪。
好了,这个时候怎么玩?自然就是不能太过分了。
而全球的系统性风险就是当下最过分的事情。
因此,假如特朗普这一手真的会出事儿,美联储是不可能坐视不管的,特朗普自身就算没意识到,美国的政客们也会用非常极端的手段去阻止他,一如动画《辛普森一家》里的预言。
如今这样的态势,美国国内两大利益集团都还算平静,还在让特朗普继续闹,还愿意让他因为我们爱答不理甚至坚决反击时蹦起来高呼要加征200%的关税,完了隔天就公开表示要跟中国见面和会谈,这种在政治上堪称滑稽和幼稚的行径还能被容忍,那么可见在总体预期上,这一次的动荡更像是在“试招”,而没有到真正对战的时候。
二个,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中国每一次都对美国关税给予了坚决的、毫不拖沓的对等关税反击。
同时在这几天里,中国开始列出政策、货币、金融等等工具箱里的工具。
目的其实非常明显,就是告诉所有人,咱们手上的工具还有很多,可以调节的纵深非常宽广,美国指望靠着关税搞出来的这么一点动荡就逼我们就范,不说是贻笑大方吧,恐怕也有点异想天开了。
在这些工具箱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非常硬的工具,一个是降息,另一个是继续放宽国债与地方债的空间。同时配套的工具从资本市场到产业政策、从外贸、对外开放,到民生、促进内需,非常全面。而相应的反制工具更是一大把,从大豆、高粱等粮食,到知识产权,应有尽有。
可以说,当中国这样一个体量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极强宏观调控能力的经济体,罗列出如此种类丰富、到位且全面的工具军火库,而且能看到这个工具军火库中的军备如此充足、数量如此巨大时,其潜台词已经非常明确了。
老话说得好啊,叫“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当然,客观讲,我们其实最大的挑战不是工具数量和种类不够,也不是工具施展的空间不够,这些方面我们比美国那简直好得太多了。
我们最大的挑战,是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和问题。
以至于在一些关键时刻还是不可避免地因为内部博弈而变得动作不到位,比如,汇率适度贬值的节奏太快了些。
不过从我完稿时,也就是4月9号,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恒指、恒生科技指等等表现来看,我们显然稳住了局面。
反观美股,道指跌了0.84%、纳指跌2.15%、标普跌1.57%。直到第二天,中国市场企稳之后,美股才迎来确定性回归后的暴涨,可以说是中国的表现托举起了美国的金融泡沫,颇为讽刺。
这里面关系到国际资本的避险逻辑和追求确定性的原则,不是中文互联网上那些人喊两句什么美股涨了那么多现在跌一下不是很正常么之类的话就可以解释的。
第三个,欧盟一方面表示会反制美国关税,其中德国和法国在呼吁坚定回应美国关税政策,然后欧盟终于硬气了一回,通过了25%的关税反制;另一方面,连冯德莱恩这样一个全家都在美国的欧盟主席都要跳出来说,欧盟要寻求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了。
这表明欧盟作为美国传统的经济竞争者和意识形态盟友这个矛盾身份会进一步割裂,甚至在欧洲广泛地发生极右翼崛起的大背景下,这个内生矛盾很可能导致美国在欧盟乃至于北约内部的控制力变得薄弱起来。
说大白话就是,欧盟以前虽然经济上跟美国有竞争,但大多数时候在地缘上都穿同一条裤子,特别是有北约在的时候。
现在好了,美国搞这样的高关税,加上欧盟内部很多国家上台的政客也是要搞本土优先的,那么就会逼着欧盟转向全面跟美国竞争。同时很可能一边谈条件让美国继续提供军事力量和保护,一边会更加紧锣密鼓地要在这方面独立了。
这对于中欧合作,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毕竟,欧元区在人民币走弱的情况下其实是受益的。
一方面它自身是一个需求量很大的经济体,另一方面是它作为这个阶段美元霸权需要吸血的目标,有很强的自救的需求。
而中国在美国的高关税下,出口肯定受到巨大冲击,这时候内循环是一个最好的解法,但内循环的形成需要时间过渡,这个过渡期怎么办?欧盟就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8号的时候中欧之间会有通话。
只要美国持续高关税的政策,那么中欧贸易很可能会重复中俄形成背靠背合作的旧事,在经济上也变成新型互补区域经济的样板。
到时候我相信美国的脸色一定非常精彩。
有中欧贸易托底,或者叫有中国托底,欧洲市场其实是有稳定下来而不会演变出系统性风险的基础的。
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美国还不慌,它还有空间继续闹腾,而且它注定要继续闹腾,它没得选,不闹连帝国余晖都享受不到了;中国,是根本不用慌,甚至率先稳住了市场,而且手里有粮又有枪,专门对付美帝野心狼;而欧洲是可以不慌,因为它还有转向的空间和构建中欧贸易这个退路。
所以综合来看,这次动荡演变成全球的系统性风险,恐怕概率非常小。
只不过这一次动荡给美国带去的冲击,恐怕又要跟它的国际位置匹配了,又要名列全球第一了。
这点从美债就能看出来了。
我成稿当天,美债再次被剧烈抛售,其中30年期收益率一度飙升到4.76%,比上周低点上升了超过50个基点,又一次把美债“无风险资产”的神话给干碎了。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甚至转去买德国国债和日本国债,也不买那么多美债了,搞得美债拍卖的场面一度非常之尴尬。
而这次冲击那么大,对老百姓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要说明,金融市场其实跟“民生”还是相距挺远的。
别看网上一大堆人在哪儿哭什么自己亏了多少,其实生活很少会有根本性影响的,这部分能影响到的无非就是吃饭还能不能加鸡腿而已,并不会说因为股市然后就吃不起饭了。
如果有人因为股市亏损而活不下去,作为也在这个领域做事的人,我只能说这人本身就是赌徒。
因为除了赌徒,不可能有人会拿事关自己生死的钱来搞“投资”的。反过来说,这些人还能有空闲时间在网上用手机抱怨自己亏了多少钱,恐怕大多数并不面临真正的“民生”问题。
而且从22年前后我们就在反复强调,接下来要过冬,时间会很长,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呈几何放大的。
非专业人士的普通人,最好不要瞎参与所谓的投资搞钱,如果一定要参与,那么就用丢水里也不心疼的闲钱去,不然一次动荡就可能让这钱打水漂。
我们现在也必须非常严肃地告诫,注意,是告诫所有看我们视频的同志,投资有风险,入市一定要非常谨慎。
当然大家也不要在评论区问未来到底是涨还是跌了,我们不会分析的,以前不会,以后也不会。
所以排除掉这种金融市场的冲击,真正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的,其实就只有关税能影响到的部分。
而关税的影响,又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
与一般的说法不同,其实关税,比如美国加起来的高关税,有一部分是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但有一部分,会让生产者不得不承担。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关税涉及的商品,到底属不属于消费刚需部分。
如果是消费者不得不买的商品,那么消费者就需要承担关税。
如果是消费者可以选择买或不买的,而生产者不得不生产,不生产就生存不下去的,大概率就是生产者来承担关税,
这样说可能不容易理解,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清晰了。
比如鸡蛋。
要知道其实鸡蛋对美国社会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几乎每个美国人,不管高低贵贱,食谱里都需要鸡蛋。
那么这时候出口鸡蛋的商家就可以把关税加到价格里面,以更高的价格出口,来抵充关税的影响。
因为不管价格如何,这东西消费者都得买,属于不得不买的商品。
但假如是一个私人订制游艇厂呢?
它原本在美国有一批比较固定的客户,一年搞个两三艘过去也能赚不老少。但现在关税起来了,这帮美国有钱人突然觉得也应该爱国了,加上他们确实有钱嘛,选择也多,不买游艇可以买飞机嘛,于是不太想买这个游艇了。
这时候,这个游艇厂如果还要争取客户,难道还能涨价么?那么如果有一个客户说,你按原来九折卖,我就买。
那么这个游艇厂为了生存下去,为了自己还能赚到这笔钱,为了能继续给工人们发工资,给供应商们付款,它是不是就只能承担关税,在加上关税后他不亏钱的情况下九折卖出去了?
而假若关税太高,它承担不起,这个厂子会怎么样?是不是就只能关停了?厂子里的工人哪怕不多,也会跟着失业了?
这就是关税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
当一个国际商品面临关税时,消费者不得不买的,消费者就承担关税;如果是生产者不生产就要倒闭的,那么生产者就承担。
而如果生产者承担不下去,那么就是破产倒闭,然后这个厂子的工人就失业。
现在中美之间就是这么个情况。
由于中国供应的产品很多,中美贸易量很大,于是变成一种美国消费者虽然是不得不消费,比如衣服鞋子,他们总要穿的嘛,但中国那么大量的供应,他们不买A厂的也可以买B厂的情况。
这就导致美国消费者虽然承担关税,但由于市场竞争,中国厂家也不得不自行承担一部分,来保障自己产品价格在美国市场不会太高,从而保障自己的竞争力,于是美国消费者就不用完全承担关税了。
如果这时候再加上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价格变向降低,那么就意味着实际上美国消费者承担的关税就又回到中国厂子身上了。
所以人民币应该有序贬值,要配合整体对等关税和市场节奏缓步变化,而不是几天时间从7.25的位置给干到7.35的程度。
中国的那些厂子,大家也知道,一开机就需要足够的量,成本才能下来,不然会亏本,所以产量很难降下来。一旦由于美国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导致需求不够了,其中不少厂子就只能破产倒闭。
厂子停产多了,供应量就少了,这些商品又具备一定的需求刚性,就像刚才说的衣服鞋子,消费者总是要穿的,那么那些没有破产、停产的厂子熬过来之后,就可以把关税加到价格里面,这样自己就能活下来,而美国消费者就开始要承担更多关税了。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数据,目前美国已经宣布的关税可能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包括食品价格上涨2.8%和汽车价格上涨8.4%,相当于给美国每个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
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相应的,中国就要承受这种外贸因关税下跌而出现的停产、破产、倒闭的情况,以及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工人失业情况了。
所以说这段时间中国内部最难的经济部分是什么?是那些严重依赖美国贸易的经济部分,他们确实会非常难。
而且这种难是无解的,你再怎么努力,只要还是面向美国,只要美国还是现在的战略方针,这个经济部分就一定会非常难,因为根本原因不是我们如何,我们做什么都没用,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要我们完蛋,而不是像那些经济学家们说的,还可以投降输一半。
如果现在投降,那么原本那些没失业的人,接下来就会失业,而已经失业的人,以后几乎就不可能找到工作了。
毕竟谁见过殖民地的经济能发展得好的?菲律宾普通人过的什么日子,这帮人心里没点数么?
万幸,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我们是有预案的。内循环是一个,现在促进内部消费是一个,一带一路更是非常给力的规划。
现在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增长速度快得飞起,对南美、中亚、中东的增速也非常快,之前我们视频也讲过,这部分增速甚至填补了美国空出的部分,还能有多出来。
而这就是现在还存活着的、出口经济部分的工厂们需要在未来,转向的地方了。
不然光在这儿喊自己“又难又苦月薪三千”是没用的,毕竟诸位在互联网上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没美国关税、哭活自己的生意、哭出一个工作岗位来么?
目前针对特朗普的关税,国际清算银行已经发出警告,说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滞胀”,并可能引发全球衰退。
世界银行的模拟数据显示,美国全面加征10%关税叠加贸易伙伴反制,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或下降0.3个百分点,从2.7%下降到2.4%,美国自身经济增速则可能下滑0.9个百分点。
而一旦全球衰退,那么经济会更艰难,前面讲到的那些厂子和生意就更依赖内需和新市场了。
而内需在这种动荡持续,内部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清理的大背景下,想要全面提振,恐怕也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在这样的经济环境里,一部分人能跟上时代的转向,维持原有的生活甚至过得更好。
而另一部分,很可能在转向中被甩下,收入和前景都会不乐观。比如至今还没法找到摆脱出口美国,把自己的生意转向欧洲或者一带一路的人。
这就是中国经济未来会面临的K型分化。
这同时也意味着,只有跟上时代的那部分人可能还有较强的消费意愿。
这部分人虽然不少,但其消费容量跟当下中国已经形成的产能相比到底如何,恐怕还需要更多数据去继续观察。
再叠加未来全球整体局势的不确定性,那么大家消费意愿会下降,也就可以理解。
而内需如果需要更长时间修复,就意味着由于短期内关税大战带来的冲击而失业、破产的人,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消费能力,甚至是需要更长时间恢复到正常的消费能力。
这一切都会对整体经济造成较大的压力,也会给不少人带来生活上的压力。
但,我们也该知道,每一次动荡,都是新秩序的序章。
转向,随着时代的浪涌去转向,才可能避开旧帝国崩塌时掀起的滔天巨浪。
中国,这片历经了五千年风风雨雨的土地,早已在沧桑中铸就了其无比坚韧的底色。
那些依赖出口的阵痛,终将化为产业升级的动能;那些转型中的迷茫,势必沉淀为创新突破的基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之中孕育机遇,压力之下诞生奇迹,从古丝路的驼铃到数字时代的6G信号,中华民族始终在变局中开创新局。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始终是改写命运的执笔人。
同志们,我们不过是如先辈们一般,踏上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来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上甘岭罢了。
未来,在我们手中,而抉择,在你我心里,我们已没有退路,唯有胜利,彻底的胜利,才能保住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来源:域外编撰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