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英烈(78)竭尽忠诚为人民——黄祖炎传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2 08:53 2

摘要:黄祖炎同志,江西省南康县人,一九○八年五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陶业工人家庭。他家祖祖辈辈给资本家烧窑,全家老小终年辛勤劳动,可是到头来还是不能维持一家温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自幼勤奋劳动,热爱学习,全家省吃俭用,断断续续地供他读完了小学。小学毕业后也即做陶工。

竭尽忠诚为人民

——黄祖炎传略

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

黄祖炎同志,江西省南康县人,一九○八年五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陶业工人家庭。他家祖祖辈辈给资本家烧窑,全家老小终年辛勤劳动,可是到头来还是不能维持一家温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自幼勤奋劳动,热爱学习,全家省吃俭用,断断续续地供他读完了小学。小学毕业后也即做陶工。

一九二六年在大革命高潮中,黄祖炎同志接受了革命思想,毅然投身革命,在江西陶业工会南康分会做工运工作。一九二七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农民协会做农运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江西省容庾特委工作。那时,白色恐怖笼罩了他的家乡,全家人受到连累,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而死,母亲亦在颠沛流离中去世。在敌人的血腥屠杀面前,他没有被吓倒,被征服反而变得更坚强,更勇敢。他对敌人无比仇恨,对党无比热爱。一九二九年,他任中央苏区信(信丰)康(南康)雄(南雄)中心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委。在这期间,他带领群众和游击大队多次给敌人以严重打击。敌人在惨败之后,曾悬赏重金捉拿他,但由于他深得群众的爱戴,敌人的这一阴谋终于破产。有一次他被敌人包围在一个村里,群众把他藏起来任凭敌人如何威逼利诱,群众没有一个吐露实情的,他乃得以安全脱险。

一九三○年,黄祖炎同志任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八纵队政委和纵委书记。这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依仗其优势兵力,向我苏区频频发动进攻围剿。黄祖炎同志指挥部队,击败了大庾靖卫团等三千余人的进攻,坚持了信(信丰)康(南康)苏区,受到了党的奖励。一九三一年春,敌人一个师“围剿”信康苏区。黄祖炎同志带领部队,同敌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苏区,再次受到党的表扬。一九三三年,黄祖炎同志调到苏维埃中央政府,很幸福地在毛主席身边做文书工作,直接受到了毛主席的教育和培养,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得到了迅速提高。一九三四年九月,他跟随毛主席去于都,当时局势很紧张,生活非常艰苦,就是毛主席连一架蚊帐也没有,致使毛主席传染上疟疾,连续发了三天高烧。跟随在毛主席身边的黄祖炎、陈昌奉、吴洁清等同志都非常焦急,精心护理毛主席,直到毛主席的病好了,大家这才放了心。

一九三四年十月,黄祖炎同志被调任党中央地方工作部工作。由于连续行军作战劳累,加之生活条件又差,他患了肺病。但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解放,他带病参加了长征。长征中,他历尽千辛万苦,经受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考验,胜利完成长征,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这时他的身体已是非常瘦弱了,每天抽烟很多。一次,毛主席看到了,就向他提出要少抽甚至不抽烟的问题,他听了后,感到毛主席对自己这样关心,一定不能辜负毛主席的这番心意,于是下决心把烟戒掉了。

黄祖炎同志到达延安后不久,被调到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抗日前线工作。一九三八年,他任中共长江局高干训练班主任;一九三九年,又调任中共东南局高干训练班主任。他亲自编写教材,亲自讲课,结合亲身感受,讲述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同陈独秀、王明、张国焘“左”右倾错误路线斗争的情况,使大家坚信马列主义,跟着毛主席干革命。一九四○年,调任中共东南局干部科科长,组织上派他带领一批干部到新四军苏皖抗日前线工作。这一带敌人密集,斗争复杂,他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危,战斗在与敌、伪、顽斗争的最前线,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九四二年,他任苏南党校党委书记兼主任。在艰苦困难的游击环境中,他循循善诱,为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一九四四年,他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到下层工作,任淮南区甘泉县委书记。他大力整顿支部,动员群众参军支前。同年,他奉命带领两个连队去开辟仪(征)、扬(州)、天(长)三角地带的工作。这个地区靠近南京,敌人控制较严,四面受着敌人的包围,要开辟这个地区是很困难的。但是,他带领部队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并几次超额地完成了扩军任务。一九四五年春,在淮南路东地委扩大会议上,曾对他的工作进行了表扬。

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后,黄祖炎同志调到中共华中局任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进驻刚从日寇占领下解放出来的淮阴市。当时,淮阴市满目疮痍,敌特分子非常猖獗,暗中破坏革命,危害人民。他亲自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团结了广大群众,把该市反革命组织一网打尽,社会秩序得以迅速好转,人民的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发展。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支持下,发动了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而挑起了全国规模的内战。七月,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苏皖解放区,黄祖炎同志坚决要求去前方杀敌,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于是他被调任新四军二纵四师副政委,战斗在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最前线。同年十二月,他率部参加了宿北战役。宿北战役后,他病情加重大吐血,这才被迫送回后方休养,但病未痊愈即要求返回前线。

一九四八年,黄祖炎同志调到渤海军区负责政治部工作。他对党的指示,总是一字一句地学习研究,深刻领会,一丝不苟地认真贯彻执行。他到渤海军区不久,毛主席发布关于全军开展生产建设的指示。当时有很多同志包括某些负责干部对搞生产信心不足,他便找这些同志个别谈话,耐心说服,打通思想,有时谈到深夜。经过他的努力工作,大家的认识一致了,立即做出了在全区开展生产运动的决定。不多久,群众发动起来了,生产运动从上到下蓬勃开展起来,使一万六千亩茅草地变成了良田,解决了所在部队的生活困难,发扬了我党的优良传统。

黄祖炎同志是渤海军区负责人之一,又是渤海区党委常委,可是他从不自作主张,表现出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部队的工作只要涉及地方上时,他总是把意见提交区党委研究,并按时向区党委请示报告工作。

黄祖炎同志从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因而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特别是担任了领导职务以后,他的学习就更加自觉了。不论工作多忙,身体多累,每天晚上他总要伏在油灯下,学习一至二小时。他不仅自己刻苦学习,还非常关心机关干部的学习。他曾向所在机关支部写了一封长信,反复说明加强干部文化学习是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的关键,提出了加强干部文化学习的重要建议。机关支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机关干部中掀起文化学习的高潮,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干部的政治学习。

黄祖炎同志对干部不仅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还十分注意对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在他的日记里记着每个干部的简要情况,各自的优点和特长。他常说:“使用干部必须了解他的长处,发挥他的长处。如不掌握这点,就很难做到正确使用干部。”为了培训提高干部,他在一九四九年主持开办了干部训练班,他带病为学员讲课,还指示管理科解决学员的生活困难。

黄祖炎同志的生活非常艰苦朴素。一九四九年冬,他到济南开会。当时他的身体很不好,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发给他一百元钱,他一分也没有动用,开完会回来后,把这一百元钱如数交还了组织。还有一次,组织上让供给部买了一件皮袄发给他,他耐心地说服供给部的同志,把皮袄拿了回去。

一九五○年三月,黄祖炎同志调到山东军区政治部任副主任。到职不久,他发现军区报社办报方针不明确,人员不充实,发行不及时,急需加以整顿。于是,他在各种会议上号召大家都来关心党报,运用党报,并用革命导师列宁亲自办《火星报》的例子,来说明报纸在建党建军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起的作用,要大家积极为党报写稿。他在调整充实报社组织后,亲自动手给报纸写稿。由于他工作忙,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来写,有时写到深夜。在他的有力带动下,军区报纸很快就有了起色。

由于工作过度劳累,黄祖炎同志又吐了几天血,再次病倒在床上。但是,发着高烧的黄祖炎同志,却不顾医生和同志们的劝告,头上缠着冷毛巾,仍在床上批改电报和文件,坚持把每天应办的工作做完。由于他的病情太重了,有时甚至累得昏了过去。同志们劝他不能再这样干了,一定要好好休养。他深情地回答说:“现在建国不久,五一年的任务很重,不能休养啊!身体受点损失没关系,完成党的任务是首要的。”他就是这样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牺牲时为止。

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三日晚,黄祖炎同志带着感冒尚未退烧的病体,去参加军区的一个文化座谈会。就是在这个会上,在他向会议作报告时,不幸被隐藏在会场上的反革命分子枪杀,光荣牺牲。

黄祖炎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他竭尽忠诚为人民,艰苦奋斗二十五年如一日,为革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光辉形象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的高尚品质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来源:洞见文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