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直在留意新能源SUV,得知9月17日2026款腾势N9正式上市,这款车定位“科技安全旗舰SUV”,之前还获得“2025中国十佳底盘”称号,便趁着周末有空去4S店实地看看。没有提前做太多预设,只想通过现场接触,了解它的科技安全配置到底能不能贴合日常用车需求
最近一直在留意新能源SUV,得知9月17日2026款腾势N9正式上市,这款车定位“科技安全旗舰SUV”,之前还获得“2025中国十佳底盘”称号,便趁着周末有空去4S店实地看看。没有提前做太多预设,只想通过现场接触,了解它的科技安全配置到底能不能贴合日常用车需求,今天,小编就把这次探店的真实感受分享出来。
初见易三方平台:从讲解到演示的直观认知
刚到展厅,销售先介绍了2026款腾势N9的核心技术——易三方平台。一开始听到“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这些专业术语,确实有点摸不着头绪,直到销售结合实车演示和日常场景讲解,才慢慢理解这些技术的实际作用。
销售提到,在城市拥堵路段,三电机的动力分配会更灵活。他在空旷场地简单演示了起步和跟车动作:轻踩加速踏板,车辆就能平顺动起来,没有明显的闯动感;需要提速时,再深踩一点油门,动力衔接也很顺畅,不会有“踩下去没反应”的延迟。销售说,这种表现在早高峰快速路超车时,能让驾驶者从容完成操作,不用过度用力踩油门,这点倒是挺符合日常通勤的需求。
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的优势,是在展厅外的停车区感受到的。销售现场演示了窄车位停车:腾势N9的转弯半径是4.62米,打方向时能明显看到后轮有轻微的转向动作,一次就顺利停进了预留的窄车位里。销售补充说,像老小区车位紧张、或者老街区路窄会车时,这种灵活性能减少来回调整的麻烦,这点让我想起自己平时停车的困扰,确实觉得挺实用。
关于VMC整车运动控制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销售没有直接演示,而是通过测试视频和实车结构讲解。视频里能看到,车辆在高速遇到侧风时,车身不会明显跑偏,VMC系统会悄悄调整姿态;而CTB技术让车身看起来更“整”,销售敲了敲车身侧面,声音比较扎实,他说过减速带时能减少松散的异响,这点虽然没机会实际试驾,但从车身质感上能隐约感受到。
体验云辇-A系统:模拟路况下的舒适与安全感知
了解完易 三方平台,销售带我到了店里的路况模拟区,重点体验云辇-A空气车身控制系统。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空气悬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对路面颠簸的处理方式比较细致。
模拟区有一段模仿乡村小路的坑洼路面,销售开着车慢慢通过。遇到小的碎石坑时,能感觉到车身只是轻微起伏,没有明显的颠簸感;遇到稍大的凸起,车身也没有“硬碰硬”的震动,销售解释说,这是云辇-A系统在自动调整悬架的软硬——小颠簸时变软过滤震动,大凸起时变硬支撑车身,避免蹭到底盘。他还提到,要是带家人去郊外玩,走这种非铺装路面,后排乘客的舒适度会比普通SUV改善不少,这点让我想到带老人孩子出行的场景,确实觉得很重要。
在模拟高速路段,销售把车速提到120km/h左右,能明显感觉到车身稍微往下沉了一点。销售说,这是云辇-A系统在高速时自动降低车身高度,减少风阻的同时也能降低重心,过弯时侧倾会有所减小。他简单演示了一下快速过弯,车身倾斜幅度确实不大,方向盘的指向也比较准,没有明显的虚位。而到了模拟爬坡路段,车身又会自动升高一点,增加离地间隙,避免底盘蹭到路面的凸起,这些细节调整倒是挺贴合不同路况的需求。
另外,云辇-A系统还能根据驾驶模式调整悬架。销售切换到“舒适模式”时,方向盘手感偏轻,悬架也更软,适合日常代步;切换到“运动模式”,方向盘会变沉一些,悬架变硬,操控感有所增强。不过对我来说,还是“舒适模式”更符合家用的需求,毕竟大多数时候是带家人出行,舒服最重要。
了解主动安全配置:功能讲解与场景适配
看完了底盘和悬架,销售又详细介绍了2026款腾势N9的主动安全配置。这些配置没有太多花哨的宣传,更多是围绕日常行车中可能遇到的安全场景设计。
高速AEB系统是销售重点提到的,他说这套系统在120km/h的速度下能实现紧急制动,夜间也能在110km/h左右完成刹停,而且误触发的概率很低。为了让我更清楚,销售用平板播放了实际测试视频:在封闭场地里,车辆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系统很快识别并完成制动,整个过程比较平稳,没有急刹的突兀感。销售补充说,要是在高速上遇到前车突然减速,或者夜间视线不好时遇到障碍物,这套系统能起到辅助保护的作用,这点确实挺实用。
“雨雪内八模式”是针对特殊天气的安全功能。销售解释说,在冰雪、积水路面行驶时,开启这个模式后,车辆后轮会向内偏转一点,增加抓地力,减少打滑的风险。他还举了个例子:冬天积雪路面起步,普通车辆可能会出现车轮空转,而开启这个模式后,车轮的附着力会更好,起步更稳。虽然现在不是冬天,没法实际体验,但结合北方冬季开车的场景,能理解这个功能的价值。
还有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和盲点监测这些功能,销售也做了简单介绍。车道偏离预警会在车辆偏离车道时发出提示音,车道保持辅助能轻微调整方向盘,帮车辆回到车道中间;盲点监测则会在后视镜上亮起提示灯,提醒侧后方有车辆。销售说,这些功能就像多了几个“小帮手”,在长途驾驶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能多一层提醒,减少潜在的风险。
观察底盘与车身:细节处的安全保障呈现
因为之前了解到2026款腾势N9获得“2025中国十佳底盘”称号,所以特意让销售多介绍了一些底盘和车身的细节。
销售带我看了底盘的结构,虽然大部分被护板盖住,但能看到悬架的设计比较扎实。他说底盘采用了高刚性材料,在碰撞时能更好地分散能量,保护车内空间;而且底盘的调校经过了多次测试,无论是城市平坦路面还是轻度颠簸路面,都能兼顾操控和舒适。销售还提到,很多车主反馈,开这款车过减速带时,没有明显的“颠跳感”,车身比较稳,这点和之前了解到的CTB技术应该有很大关系。
车身方面,销售重点介绍了2000MPa热成型钢的使用。他指了指车门和车身框架的连接处,说这些关键部位用的都是高强度钢材,能提升车身的整体刚性。而且全车标配了9个安全气囊,覆盖了前后排的主要位置,包括前排膝部气囊和后排侧气囊。销售说,这些被动安全配置虽然平时用不上,但遇到突发情况时,能给车内人员多一层保护,这点确实是家用车需要重点考虑的。
另外,销售还提到了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电池和车身融合在一起,不仅节省了空间,还能提升车身的刚性。他展示了电池区域的防护结构,说电池周围有专门的防撞设计,能减少碰撞时对电池的影响,这点对于新能源车型来说,确实挺重要的。
探店总结:科技安全配置的实际价值感知
这次探店没有感受到太多花哨的宣传,更多是对2026款腾势N9科技安全配置的实际认知。从易三方平台的动力和转向,到云辇-A系统的路况适应,再到主动安全配置的辅助功能,以及底盘和车身的安全设计,这些配置都围绕着日常用车的安全和舒适展开,没有太多“噱头”成分。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没能实际体验到,比如高速爆胎时的稳定控制,还有长期使用后的可靠性。但单从这次探店的感受来看,这款车的科技安全配置确实比较贴合家用需求,尤其是对于注重安全和舒适的消费者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大家也在为家用新能源SUV做功课,不妨抽个时间去4S店亲手摸一摸、坐一坐,毕竟车子合不合心意,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有最贴合需求的判断。
来源:存蔚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