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多是“拖”出来的?提醒:下半身若有4个异样,尽早就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2 05:20 1

摘要:刘阿姨,一位 52 岁的女性,已经绝经一年多了。日子原本过得平静如水,可上个月,她在换内裤时,发现了一个不太寻常的现象。内裤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浅红色血迹,量不多,就像不小心滴上的几滴颜料。刘阿姨心里虽然有点疑惑,但想着可能是身体的小波动,没什么大不了的,便没太

在生活的平静轨道上,健康问题有时会如脱轨的列车,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今天,咱们就从刘阿姨的经历说起,深入聊聊宫颈癌这个让众多女性忧心的疾病。

刘阿姨,一位 52 岁的女性,已经绝经一年多了。日子原本过得平静如水,可上个月,她在换内裤时,发现了一个不太寻常的现象。内裤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浅红色血迹,量不多,就像不小心滴上的几滴颜料。刘阿姨心里虽然有点疑惑,但想着可能是身体的小波动,没什么大不了的,便没太在意。

然而,前天夜里,平静被彻底打破。刘阿姨在睡梦中突然感觉下身一阵异样,开灯一看,发现床单上有大片血迹,阴道正大量出血。这可把她吓得不轻,心脏砰砰直跳,一晚上几乎没怎么合眼。第二天一大早,刘阿姨就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详细询问了刘阿姨的症状和病史,随后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其中,HPV 检测结果显示,刘阿姨感染了 HPV16,呈阳性。医生为了谨慎起见,又给她做了宫颈癌筛查。经过一番等待,最终的确诊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 刘阿姨被确诊为宫颈癌。这个消息让刘阿姨难以接受,她满脸疑惑,怎么也想不通,自己都绝经这么久了,怎么会突然患上宫颈癌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深入了解一下宫颈癌。

宫颈癌:女性健康的 “隐形杀手”

宫颈癌,是一种主要 “扎根” 于子宫颈部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行榜上,它仅次于乳腺癌。从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的数据来看,2022 年,全球新冒出的宫颈癌患者有 66.1 万,因宫颈癌离世的人数达到 34.8 万。而在咱们国家,这一年新发宫颈癌患者有 15.1 万,死亡人数为 5.6 万,全球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新发宫颈癌病例都出现在我国。

在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出独特的双峰状分布。主要集中在 35 - 39 岁和 60 - 64 岁这两个年龄段,大多数宫颈癌患者都是在 35 岁之后发病,45 - 49 岁更是发病高峰期。但让人担忧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不少年轻女性也被这个病魔盯上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女性陷入了宫颈癌的 “包围圈” 呢?

高危型 HPV 感染:头号 “元凶”

宫颈癌算得上是目前唯一有明确致病因素的癌症了,而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就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 “导火索”。高危型 HPV 包含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等多种类型。其中,HPV16 和 HPV18 这两种感染,与 70% 的宫颈癌发生紧密相关。可以说,这两种高危型 HPV,就是宫颈癌的 “超级帮凶”。当它们长期潜伏在女性体内,持续捣乱,就可能一步步将宫颈细胞推向癌变的深渊。

过早或频繁性行为:增加感染风险

当女性年龄还小的时候,生殖系统就像一朵还未完全绽放的花朵,娇嫩脆弱,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这时候如果开始同房,就好比给 HPV 打开了方便之门,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几率。除此之外,要是有多个性伴侣,或者性生活过于频繁,身体接触到 HPV 的机会也会大幅增加,感染风险自然就水涨船高了。想象一下,把生殖系统比作一个城堡,频繁更换 “访客” 或者频繁 “开门迎客”,城堡的防御系统很容易就会被攻破,HPV 就趁机而入了。

不良生活习惯:给健康埋下隐患

口服避孕药,这个看似普通的避孕方式,实际上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服用的时间越长,带来的风险就越大。研究发现,服用 5 - 9 年避孕药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是没服用者的 3 倍。就好像在身体里埋下了一颗 “定时炸弹”,随着时间推移,爆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除了口服避孕药,吸烟也是一个 “健康杀手”,它会让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就像一个个 “小恶魔”,在身体里横冲直撞,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为宫颈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家族病史:潜在的风险因素

虽然宫颈癌直接遗传的可能性比较低,但却容易出现家族聚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像一家人居住的卫生条件、共用浴缸或洗浴设备等,都有可能成为 HPV 传播的 “桥梁”。假如家族里的女性普遍存在过早性生活,就算性伴侣固定,但缺乏卫生意识等不良习惯,就很容易感染 HPV。而一旦家族中有女性感染 HPV,其他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也会跟着增加。这就好比一个家族里,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不太安全的 “病毒环境” 中,互相影响,使得宫颈癌的风险在家族中蔓延。

了解了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咱们再来说说宫颈癌的症状。很多时候,宫颈癌都是被 “拖” 出来的,如果下半身出现以下 4 个异常,可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下半身的 “危险信号”

宫颈癌从癌前病变一步步发展成癌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身体可能已经悄悄发出了信号,但很多人因为害怕做妇科检查,或者根本没意识到这些症状的严重性,一直拖着不去检查。等到症状变得明显了才去医院,这时候很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大家一定要留意下半身的这些异常表现。

接触性出血:早期的 “警示灯”

接触性出血,是宫颈癌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常常在同房、妇科检查,或者用力排便之后出现。早期的时候,一般是在阴道分泌物里混合着鲜血,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就好像身体在悄悄地给你发出警报,告诉你可能出问题了。比如说,有些女性在同房后,发现内裤上有少量血迹,或者擦拭的时候看到纸巾上有血,这时候可千万别不当回事,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容忽视的异常

在两次月经之间,如果出现异常的阴道出血,也是个危险信号。这种出血同样是出血量不稳定,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而且淋漓不尽。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如果突然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那就更要高度重视了。绝经后,月经已经 “退休”,这时候突然又来 “报到”,很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哭诉,宫颈出问题了。就像刘阿姨,绝经后出现内裤上的浅红色血迹,一开始没在意,结果后面病情加重。所以,绝经后的女性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立刻去医院查明原因。

阴道排液:身体的 “异样提醒”

大部分宫颈癌患者,都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加的情况。这些分泌物一般是白色或者血色的稀薄液体,还带着一股腥臭味。想象一下,原本正常的阴道分泌物突然变得又多又臭,这肯定是身体在提醒你,要关注宫颈健康了。这股腥臭味,就像是身体在向你发出 “异味警报”,告诉你可能已经被宫颈癌盯上了。

排尿异常:肿瘤压迫的信号

随着宫颈癌肿瘤病灶不断长大,它就像一个 “恶霸”,开始压迫、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当压迫到膀胱时,就会引起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等排尿异常的症状。这时候,女性上厕所的频率会明显增加,每次尿量却不多,而且排尿的时候还会感觉疼痛。这其实是肿瘤在 “捣乱”,提醒你宫颈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需要赶紧就医。

既然宫颈癌这么可怕,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其实,宫颈癌早期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日常做好这几件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宫颈癌,从点滴做起

少大意:重视性生活卫生

高危、频繁、不洁的性生活,简直就是 HPV 感染的 “催化剂”。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本身抵抗力就相对较差,更要注意同房卫生。平时要多注重个人清洁,适当减少同房的频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记得戴安全套。可别以为绝经了就可以疏忽大意,HPV 可不管你是不是绝经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它就会 “乘虚而入”。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挡 HPV 的传播,就像给生殖系统穿上了一层 “防护服”。

少过度清洁:保护阴道菌群平衡

女性的阴道,其实是一个神奇的 “小世界”,它具有自洁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用温水清洁外阴就足够了。可有些女性总觉得洗得越干净越好,盲目使用洗液,或者清洗得过于深入。这样做反而会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就像把一个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打乱了。阴道内的有益菌群被破坏后,HPV 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大家要相信阴道的自洁能力,别过度清洁,让阴道保持健康的生态环境。

少压力:呵护身心健康

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就像身体背着一座大山,会给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压力过大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让雌激素、性激素的代谢变得紊乱。而这种代谢紊乱,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就包括宫颈癌。所以,大家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方式,释放压力,让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放松。

接种 HPV 疫苗:筑起第一道防线

有条件的女性,一定要尽早接种 HPV 疫苗。HPV 疫苗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群 “小卫士”,能有效预防 HPV 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二价 HPV 疫苗主要覆盖 HPV16 和 HPV18 这两种高危亚型,这两种亚型与 70% 的宫颈癌发生相关,所以接种二价疫苗,能预防大部分宫颈癌。四价疫苗呢,除了覆盖 HPV16 和 HPV18,还覆盖了会引起生殖器疣等疾病的 HPV6 和 HPV11。而九价疫苗覆盖的亚型更多,能预防 90% 的宫颈癌。所以,女性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 HPV 疫苗接种。

定期宫颈癌筛查:筑牢第二道防线

接种了 HPV 疫苗,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它并不能 100% 预防癌症发生。对于年龄超过 25 岁,有性生活的女性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非常重要。一般建议,25 - 29 岁的女性,每 3 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 - 64 岁的女性,每 5 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联合 HPV 检测;65 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在过去 10 年里筛查都没有异常,就可以停止检查了。定期筛查就像给宫颈做 “体检”,能及时发现问题,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可不是某个年龄段女性的 “专属疾病”,所有年龄段的女性都得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开视观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