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金鹰基金总经理低调转换跑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8:15 1

摘要:其已经加盟嘉实基金,担任权益投资部负责人。此前,刘志刚还曾任人保资产公募基金事业部副总经理,国投证券投资业务委员会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行业老将刘志刚近期传出新消息!

基金人事获悉,其已经加盟嘉实基金,担任权益投资部负责人。此前,刘志刚还曾任人保资产公募基金事业部副总经理,国投证券投资业务委员会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刘志刚,经济学博士,2007年10月至2010年7月任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开发经理,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任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部总监,2013年5月至2018年9月任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等职务。2018年10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2020年1月离任。此后其又相继加盟人保资产和国投证券。

尝试

刘志刚曾经做过老牌公募金鹰基金的总经理,算是其职业生涯中一个短暂的有趣尝试。

金鹰基金2002年成立,从成立时间来看,已经在行业里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目前其股东包括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66.19%、24.01%和9.8%的股份。

2002年成立时,金鹰基金的发起股东包括当时的广州证券、四川南方希望实业、广州药业和美的电器。其中广州证券持有40%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0年,四川南方希望实业退出,广州证券受让了其持有的9%股权,持股比例进一步增至49%。

早期的金鹰基金管理层,也多来自广州证券,历任几届管理层变更都未能使公司管理规模有效增长,行至2010年初的时候,其规模仅在50亿上下。

后来为了促进公司市场化运作,2010年初,原鹏华基金常务副总裁殷克胜通过全球竞聘,成为了金鹰基金第三任总经理,但被寄予厚望的殷克胜并未能带领金鹰基金走出困局。

2014年,广州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刘岩加盟金鹰基金出任总经理,此后五年金鹰基金在其带领下,各项业务都稳步发展,其中有数据显示,仅非货币产品规模就从80亿元上升至近300亿。

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金鹰基金进行过一次股权变更,原股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将持有的20%和11%的股权转让给东旭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11月24日,证监会核准了金鹰基金变更股权及实际控制人。

刘志刚加盟金鹰基金即是在东旭集团入主后,股东变更完毕时期,2018年、2019年,金鹰基金管理层从上到下一直在不断调整。

2018年1月15日,金鹰基金原董事长凌富华离任,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兆廷新任金鹰基金董事长。

2018年8月,督察长李云亮因个人原因离任,曾长兴自副总经理转任为督察长,同时,新任满黎为副总经理。

2018年9月22日,副总经理陈瀚因个人原因离任。

2018年12月5日,董事长李兆廷代任总经理,原总经理刘岩于2018年底彻底离开了金鹰基金。而截至2018年末,金鹰基金资产总规模为601亿元,在132家公募管理人中排名第46位,刘岩接任总经理时,金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仅为60亿元。

2018年12月22日,刘志刚到任金鹰基金,并出任副总经理,而任职仅4个月的副总经理满黎因个人原因离任。

2019年3月5日,刘志刚升任金鹰基金总经理一职,距离其加盟金鹰基金仅4个月,而此时也为后来引起整个公募圈关注的舆论事件埋下了伏笔。

风波

在2019年7月19日,金鹰基金一份名为《关于身份可疑人员干扰公司运营的情况报告》公文在社交媒体传播。据公文内容显示, 2019年7月19日上午,时任国开泰富基金总经理杨波到金鹰基金北京办公室拜访刘志刚,谈话期间,杨波质问刘志刚为何对抗股东,并出口辱骂刘志刚。

相关的舆论事件引发了媒体对于金鹰基金大股东及管理层人选的讨论。

刘志刚的晋升路径显示,其显然不存在“对抗股东”的因素,毕竟刘志刚是在金鹰基金股权变更完成后加盟的,相比较于“对抗股东”,代表股东意志似乎更符合刘志刚的“人设”。

矛盾的核心还是在于“东旭集团内部围绕金鹰基金的相关事项发生分歧。”彼时,讨论的焦点还在于,公募牌照之于民企的价值是否被夸大了。

2019年8月7日,舆论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国开泰富基金总经理杨波在沸沸扬扬的讨论声中离任。

在相关讨论持续发酵的同时,另一边的金鹰基金管理层调整也一直没有停歇,

2019年8月13日,姚文强晋升为副总经理;9月10日,徐娇娇接替刚任职一年的督察长曾长兴;12月份,原广州证券副总裁刘盛任职金鹰基金首席信息官。

2020年1月4日,任总经理尚不满一年的刘志刚因个人原因官宣离任,2个月后副总经理姚文强正式转任总经理。

姚文强2017年3月加入金鹰基金,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此前其曾在招商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公募机构担任市场条线的相关职务。

2020年4月24日,金鹰基金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原董事长李兆廷因工作安排离任,新任董事长为王铁。

此后,金鹰基金管理层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刘志刚也低调加盟了人保资产公募事业部。

人保资产是中国人保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5年上半年,人保资产开始筹建公募基金事业部,2017年1月,正式获批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成为继泰康资产之后,第二家获此资格的保险资管企业。

在公募业务发展方向,人保资产近年来发展的并不顺利。截至2024年底,人保资产的公募业务,经历过短暂增长后,也出现多只基金清盘,如今的管理规模,尚不如成立首年末的167亿。

2020年,人保资产和泰康资产相继于10月和12月向证监会递交了设立独立的基金管理子公司的申请材料,截至目前人保资产拟设立人保基金的相关消息并无进展。而泰康资产的公募子公司,泰康基金则在2021年获准成立。

在人保资产公募事业部期间,刘志刚比较低调,在市场上并无太多消息。

尾声

2022年3月5日,金鹰基金高管层再次出现了变动,原董事长王铁离任,公司原总经理姚文强出任董事长,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蔚出任金鹰基金总经理。

周蔚是在2020年12月加入金鹰基金出任常务副总经理,此前其并无公募行业从业经历。

如今,周蔚和姚文强的搭档已经满三年,截至2025年3月,已经成立了23年的金鹰基金管理规模虽然还没有突破千亿,但已达到729.77亿元,是历史最好数据。

其中,延续其以往的产品布局风格,债券型和货币型产品的管理规模占整体比例超过68%。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整个公募行业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超过20%的大势之下,金鹰基金的债券型产品规模仅实现了微涨,远低于其他兄弟机构的涨幅。同时,在被动投资大年,金鹰基金在指数产品方面也是颗粒无收。

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在2025年都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时间维度,老牌公募机构需要找到发展的新突破口,而行业老将也需要在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彰显个人价值。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