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收购狂安踏又拿下了狼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17:00 2

摘要:安踏去年营收破1000亿元背后,收购贡献了汗马功劳,旗下知名品牌FILA、始祖鸟、迪桑特、可隆等,都是安踏买回来的。4月10日,安踏又出手,斥资20亿元把德国户外品牌狼爪收入麾下。在被安踏收购之前,狼爪过得并不如意,曾四次易主,成了时代的眼泪。

安踏去年营收破1000亿元背后,收购贡献了汗马功劳,旗下知名品牌FILA、始祖鸟、迪桑特、可隆等,都是安踏买回来的。4月10日,安踏又出手,斥资20亿元把德国户外品牌狼爪收入麾下。在被安踏收购之前,狼爪过得并不如意,曾四次易主,成了时代的眼泪。

收购狂安踏又拿下了一个户外品牌。

4月10日,安踏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经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中文名称“狼爪”),基础对价为现金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29亿元)。在满足其他惯常交割条件后,收购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

对于收购的原因,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全球运动消费市场正呈现出细分与多元化的趋势,消费者对运动场景、细分功能有更多差异化的需求。而狼爪定位大众户外运动,拥有顶尖科技,能与集团现有的高端户外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这是安踏在户外赛道上一块新的价值拼图。

安踏在问鼎国产运动鞋服一哥的道路上,收购是很重要的一环。

早些年手头不太宽裕,安踏采用的大多是和品牌方成立合资公司、拿下其在中国运营权的方式。2009年,安踏收购FILA品牌大中华区的商标及经营权,开启了多品牌发展之路;2016年,安踏与日本运动品牌迪桑特成立合资公司,控股大中华地区业务;次年,安踏与韩国运动品牌可隆体育成立合资公司,控股大中华地区业务。

再之后,荷包渐鼓的安踏,看上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这个贵价标的,当时找的是外部财团联合收购,一举拿下包含始祖鸟、萨洛蒙等在内的多个知名国际品牌。随后,不差钱的安踏开始直接出钱收购,2023年,安踏对女性运动品牌玛伊娅进行股权收购,这次全资拿下狼爪。

安踏把老牌户外品牌狼爪纳入麾下,自然是意图在户外市场分更多羹。艾瑞咨询曾发布公告称,2022年,中国户外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8%至2480亿元,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4000亿元大关。

而考虑到安踏收购的一贯打法——差异化定位,尽量避免和已有品牌抢生意,又要尽可能覆盖更多新客群,狼爪同样是理想标的。

“如果把户外品牌分高、中、低三个等级,那么代表品牌分别是始祖鸟、北面和迪卡侬。由于始祖鸟本身是安踏的,超级安踏之后可以往对标迪卡侬的方向走,唯独中间这个层级的品牌,安踏还没有。”鞋服分析师吕昌福告诉《财经天下》,安踏已有的可隆、迪桑特,更多是面向精英户外,狼爪则面向大众户外。

要填补空缺,收购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举个例子,美特斯邦威之前宣布要做户外,目前看水花不太大。安踏如果自己从头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更何况,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有认知度、有底蕴的户外品牌,买一个更快。”有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坦言。

安踏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受益于狼爪拥有的材料科技及德国工程设计团队的丰富经验,集团将进一步提升在户外运动领域的竞争力。

作为老牌户外品牌,狼爪既有技术积淀,例如其能实现暴雨级防护的TEXAPORE薄膜技术,已经迭代至第三代,广泛用于冲锋衣、登山鞋等产品线;又有环保理念和系列产品,比如其Ecosphere环保系列,使用的是回收渔网、塑料瓶再生聚酯等材料。这些都方便安踏之后挖掘和放大品牌故事。

此外,狼爪在徒步、自行车等使用场景的覆盖,也有助于安踏“在户外赛道达成全品类、更细分化的全面布局”。

除了品牌定位和目标客群具备差异化,狼爪身上的另一特性是在欧洲市场有着极高的渗透率,这同样是安踏需要的。

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其中226家分布在欧洲,269家位于亚洲。此外,该品牌还在全球拥有超过4000家零售点。通过收购狼爪,安踏将获得对这些渠道的掌控权,也有助于品牌从“把国外品牌买进来”,到真正“走进国外市场”的转变。丁世忠强调,收购狼爪是安踏集团全球化的新里程碑。

收购落地后,按照安踏之前的剧本,接下来便是重新定位、运营能力复用的故事。“安踏的运营能力很强,在保留品牌原有核心定位的基础上,无限放大。这种能力是可以复用到不同品牌上的。”吕昌福告诉《财经天下》。

安踏方面表示,在十几年的多品牌运营中,集团已构建起多品牌协同管理、多品牌零售运营、全球化运营与资源整合这三大核心能力。狼爪加入安踏旗下,能够在一套成熟、可复制的管理机制下,快速完成市场定位、战略重构、品牌焕新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安踏在产品研发、零售能力、线上线下渠道、生产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把收购品牌做大做强,安踏有着丰富的经验。2009年,安踏以6亿港元拿下意大利品牌FILA在大中华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时,FILA在中国的门店只有50家,亏损超3000万元。2011年,安踏对FILA进行重新定位,2014年就成功将FILA扭亏为盈,此后更是成为安踏业绩的增长引擎。2020年,FILA营收174.5亿元,占安踏营收的49.1%,首次超过安踏主品牌。2024年,FILA营收达266亿元,同比增长6.1%。

亚玛芬自从被安踏收购后,通过重塑品牌战略,在5年的时间里提前完成了“五个十亿欧元”的目标。其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亚玛芬集团营收为51.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9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7840万美元,同比增长138%。

算上亚玛芬的成绩,安踏去年的营收首次超过了1000亿元。那么,收购狼爪后,安踏能再造一个始祖鸟吗?

比起始祖鸟而言,狼爪的成立时间更早,1981年就成立了。高峰时期,狼爪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突破700家。只不过近些年,中国市场户外热度攀升,狼爪却逐渐沉寂。究其原因,在中国市场,狼爪因为收回代理权,自身经营又不佳,没能在逐渐激烈的竞争中保住身位以及品牌价值。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狼爪走的是代理商这条路,联亚集团作为其在中国区的总代理商,一边帮其把门店开进各类商场、百货,另一边在央视、专业杂志论坛做推广,很快取得成效。2015年,狼爪宣布收回中国代理权,改成自主经营,从此走上下坡路。

在业内看来,狼爪在中国的经营问题在于,缺乏本土化策略、分销渠道单一,且精细化运营能力不佳。反映在销售终端,最明显的两个例证,一个是,山寨狼爪满天飞,一度占领不少商场的中庭;另一个则是,正品狼爪能随便打出“骨折价”。

在社媒平台,有网友分享,之前在商场买了件质量看着还不错的冲锋衣,399元,回家上网一查,是狼爪的盗版,根本穿不出门;还有网友发图配文称,在上海某地遇到狼爪打折促销,儿童外套、成人T恤鞋子到手100多元。

这些案例背后,反映的是狼爪在中国因为经营问题,品牌价值在不断被稀释。与此同时,在全球市场,狼爪同样历经波折。

2018年,狼爪宣布被美国高尔夫球具制造商Callaway Golf(后更名为Topgolf Callaway Brands)收购,作价4.18亿欧元。而这已经是狼爪第四次易主。此前,狼爪分别于2006年、2011年和2017年易主至不同集团,还一度出现过无人接盘,被拱手让与债权人的情景。

2024年,经过多番调整的狼爪,有些想重新出发的意味。同年,公司宣布结束美国业务,专注于欧洲和中国市场,还在中国请来莫文蔚代言。没承想,之后又再度被转手,进入安踏集团阵营。

对此有网友调侃,“狼爪从德国,到美国,最后到中国,真是应了那句话:国际运动户外品牌的最终归宿在福建”。

消费者在经历了始祖鸟、可隆等品牌爆火的剧情后,已率先拟好狼爪之后的剧情:“安踏收购之前没人买,收购之后买不起”“狼爪很可能要涨价了,火速进军‘中年N宝’”。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