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社交媒体晒图,特朗普标志性的"MAGA"小红帽已经涨价27美元!
讽刺拉满!特朗普打贸易战,第一个受伤的却是自己的粉丝!
4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社交媒体晒图,特朗普标志性的"MAGA"小红帽已经涨价27美元!
这顶象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红帽,因为发起人的关税政策而变得更加"不伟大"了。
而最具戏剧性的画面出现在4月2日白宫玫瑰园:特朗普挥舞着一支极可能是"中国制造"的签字笔,签署了对华征收高达54%关税的行政令。
«——【·红帽危机·】——»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第一批受害者,讽刺地成了他最忠实的支持者——那些购买MAGA红帽的粉丝们。
加州Incredible Gifts公司经理查看最新报价单后,差点没拿稳手机。
之前售价16.99美元的MAGA帽,现在需要加价27美元才能维持利润,涨幅超过160%!
"我们尝试过找美国制造商,"这位经理无奈地表示,"结果所有人都给我们同一个答案:在美国生产的成本至少是中国的三倍。"
一顶象征"美国制造"的帽子,却无法在美国以合理价格生产,这个讽刺已经不需要任何评论家的点评。
市场调查显示,如果MAGA帽完全在美国生产,零售价将超过34美元。
即使是最狂热的特朗普支持者,也未必愿意为一顶普通的棒球帽支付这样的价格。
更令人瞠目的是,4月9日流传的一段探访特朗普大厦的视频。
美国喜剧演员沃尔特·马斯特森镜头下的特朗普大厦内部,从领带到摆件,从办公用品到装饰画,几乎每件物品上都能找到"中国制造"的标签。
一名网友的评论迅速获得数万点赞:"特朗普用中国制造的产品装饰他的大厦,穿中国制造的西装,戴中国生产的领带,然后转身对中国征收关税,这可能是21世纪最大的讽刺剧。"
«——【·打击中国的武器也是"中国制造"·】——»
细节最能揭示真相。
当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华关税令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手中那支签字笔的来源。
公开资料显示,特朗普偏爱使用高仕(Cross)和三福(Sharpie)签字笔。
这些被认为代表美国制造业精华的高端钢笔,其核心零部件多数来自中国,仅在美国完成最后组装。
美国贸易数据透露出令人震惊的事实:美国市场85%的钢笔和铅笔产自中国。
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钢笔产品价值高达4.3亿美元,即使是比克和缤乐美等美国品牌,也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
特朗普正在用中国制造的武器,打响一场针对中国制造的战争,这种自相矛盾显示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脱钩的艰难程度。
«——【·从圣经到相框,美国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
当然,关税战的荒谬远不止于此。
当特朗普支持者高举圣经为贸易战"祈福"时,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圣经很可能也是"中国制造"。
南京的中国爱德印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圣经生产商之一,已出口超过2亿册圣经,其中半数销往美国。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中国生产了70%-80%的美国进口宗教书籍。
在美国日常生活中,中国制造的影子无处不在:
三分之一的大蒜来自中国;
一半的低价家具产自中国工厂;
80%的圣诞节玩具上印有"Made in China";
甚至悬挂在政府办公室的特朗普官方肖像画框,70%也产自中国。
中国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领域建立了无法撼动的主导地位。
这种优势来自于规模经济和几十年积累的产业链优势,不是简单的关税政策能够改变的。
关税战的另一个受害者是美国的小企业主们,他们被迫在生存和关税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经营母婴用品13年的莎拉今年已经为关税额外支付了1.5万美元。
第一轮10%关税来袭时,她的货物正在海上;第二轮10%关税实施时,货物刚到港口。
如今面对54%的总关税率,她的商业模式已经接近崩溃。
"我们不得不削减新产品开发,冻结招聘,减少营销支出,"莎拉语气中充满无奈,"许多像我这样的小企业将因此倒闭,而这些恰恰是特朗普承诺要保护的美国小企业。"
南卡罗来纳州的发夹品牌商罗莎琳的经历更具说服力。
八年来,她一直尝试将生产线迁回美国,但每一家美国制造商都告诉她同样的现实:在美国生产的成本是中国的3-4倍。
"消费者不会为一个普通发夹多付8美元,"罗莎琳坦言,"我们都希望支持美国制造,但市场不允许这种奢侈。"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坚持认为制造业回流"不会花太长时间"。
但CEO闪电调查直接打脸:45%的企业领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制造业回流至少需要2-3年时间。
另外,关税风暴对美国科技股打击尤为严重,堪称“毁灭性”,尤其是那些深度依赖亚洲供应链的企业。
苹果公司股价在三天内暴跌19%,市值蒸发6380亿美元——相当于两个特斯拉的总价值。
分析师指出,苹果是贸易战最大的潜在受害者之一,因为其产品链高度依赖中国制造。
"虽然苹果已在印度、越南设厂,但这些国家同样被特朗普的关税覆盖,分别面临26%和46%的关税,"一位供应链专家解释道,"苹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瑞银预计,高端iPhone可能因关税上涨350美元(约30%),从1199美元飙升至1550美元。
这将直接冲击苹果的销量和市场地位。
4月3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四":道指下跌近4%,创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暴跌近5%;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更是惨遭重创,下跌近6%,创疫情时代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连特朗普的亿万富翁支持者比尔·阿克曼都忍不住警告:"美国正处于经济核冬天的边缘,这场关税战的代价可能远超预期。"
«——【·每个美国家庭的“隐形税”·】——»
毫无疑问,关税政策的最终买单者是普通美国家庭。
税务基金会研究显示,特朗普关税将平均减少美国家庭税后收入1.3%,每户家庭平均增加约1300美元税负。
这相当于给每个美国家庭增加了一项"隐形税"。
资本经济研究所预测,随着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可能在年底前攀升至4.5%,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白宫发言人试图为关税政策辩护:"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并未造成专家预测的灾难,第二任期也不会。"
然而,数据显示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第一任期关税仅涉及3800亿美元商品,而第二任期已影响超过2.5万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了6倍多。
凯托研究所贸易专家警告:"这场巨额关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家庭支出增加,经济增长放缓,商业投资减少,出口和制造业产出下降。这种伤害将首先落在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普通工薪阶层身上。"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他作什么决策都是“想当然”,实际情况远比政策制定想象的复杂得多,以至于同一件事上“反反复复”。
对于大多数日常消费品,美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大规模生产能力了,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从玩具到家具,美国已经失去了完整的供应链和技术工人。
重建这些产业需要时间、资金和意愿,而这三者都存在严重缺口。
康奈尔大学纺织专家研究显示,服装制造业回流面临三重障碍:劳动力成本高、技术工人短缺、原材料依赖进口。
即使有意愿生产,美国制造的成本也将是亚洲的2-3倍。
马萨诸塞州零售商杰西卡的工作靴案例最能说明问题:美国制造的工作靴售价400美元,而进口替代品仅需200美元。
在收入停滞的环境下,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后者。
"爱国主义无法抵消经济学,"一位零售业者总结道,"消费者嘴上支持美国制造,但钱包投票给了价格更低的进口产品。这是关税政策难以改变的现实。"
来源:昭华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