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展老龄议题分论坛,以“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题展开探讨。一时间,“银发力量”和“银发经济”再度被推向焦点。
富有的、日益庞大的“银发族”,正在形成消费新格局。
近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展老龄议题分论坛,以“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题展开探讨。一时间,“银发力量”和“银发经济”再度被推向焦点。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在老龄化进程按下快进键的当下,消费市场的新商机也在酝酿。在这场席卷市场的“银发浪潮”下,中国茶该如何布局发展?
△(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银发经济大爆发!
数亿人群与万亿市场
NEWS
”
澎湃的机遇正向“银发经济”奔涌。
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为银发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要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图片来源: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政策的持续聚焦下,2025年,银发经济迈入历史性机遇“爆发期”。银发经济之所以备受重视,核心在于其庞大的受众群体与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亿,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22%和15.6%。据测算,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和超3亿人的庞大消费群体相对等的,是银发族强劲的消费潜力。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银发经济:“夕阳红”中的未来经济新蓝海》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到8.3万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的6%。预计到203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到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
△《银发经济:“夕阳红”中的未来经济新蓝海》报告截图(图片来源:赛迪顾问)
在数亿人群与万亿市场支撑下,机遇空前的银发经济,加速开拓着茶业的市场“新蓝海”。
茶行业作为兼具健康属性与文化底蕴的传统行业,与银发经济天然契合。《2024中国茶商业白皮书》指出,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有三类人群被认为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们分别是年轻消费群体、银发族和中产家庭,茶行业消费已然覆盖这中国最核心的三类消费群体。
△(图片来源:《2024中国茶商业白皮书》)
银发族对健康、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与茶饮的养生功能、社交场景及文化内涵形成深度共振。中国茶若能在这一浪潮中找准定位,必将加速迎来突破性发展。
那么,热度正盛的“银发浪潮”下,茶行业究竟能做些什么?
健康饮茶与多元场景
茶在银发经济中的广阔可能
NEWS
”
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银发经济,早已不止于简单的“老年市场”,还催生着医疗、养老等传统产业升级,更推动文化、旅游、健康等新兴领域爆发式增长。
其中,银发族对健康康养的需求和对精神人文的追求两大核心要点,或将成为茶产业乘势银发经济发展的破题点。
康养需求驱动
茶业的大健康机遇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银发人群健康养老消费报告》指出,老年人对健康养老非常重视,关注视角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为了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老年人对补充营养、抵御疾病、促进康复等保健品需求日益彰显。
而银发族在上网购买保健品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成分/营养价值”“功效”“副作用/安全性”等,且在这之中养生茶饮占据很大一部分。
△《中国银发人群健康养老消费报告》(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茶叶是天然的健康饮品,恰与中老年人对健康、康养的需求相契合。当茶品牌在产品开发上,能够进一步满足银发族对健康的需求与期待,必将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事实上,当前已有部分品牌做出尝试。华祥苑曾携手片仔癀保健食品公司,联合发布片仔癀茶系列产品,深入挖掘茶叶健康属性,打造白茶健康生活方式;品品香持续以创新为驱动,开发相关产品,不断探索健康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等。
△华祥苑推出片仔癀茶系列产品(华祥苑供图)
在产品形态创新方面,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团队,研制出EGCG专利茶爽含片,让没时间喝茶的人,也能更方便快捷吸收茶叶营养成分等。当前新茶饮领域流行的“中药代茶饮奶茶” 和 “超级植物果蔬茶”等,在保留茶饮风味的同时,实现特定的康养功效,同样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这种将传统茶产品与现代康养理念结合的创新,正是精准踩中了健康老龄化的时代节拍。当中国茶能够在银发族认知中实现从“普通农产品、快消品”到“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者”的蜕变,万亿市场的蓝海将真正显现。
△喜茶为其超级植物茶发布的《超级植物图鉴》(图片来源:喜茶)
精神消费升级
空间体验与人文追求
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有闲有钱的银发族们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向“精神养老”层面跃升。此背景下,茶业需构建多元化场景以满足其社交、文化与情感需求。
在上海,由传统商城门店、酒店、餐厅改造而来的具有聚会、餐饮、旅居、举行舞会、表演等各类活动项目的“银龄俱乐部”,四处开花,满足银发族的休闲娱乐、相互交流自我提升需求。类似俱乐部式的银发族活动场景构建形式,可以套用在茶空间运营上,当前,四川很多茶馆已进行实践。如陈锦茶铺延续城都经典“露天坝坝茶”风俗,戏台变脸表演等项目;哈哈茶铺,上演相声表演、曲艺文化体验等,每天都有银发茶客围坐品茗。这种将茶文化深度融入生活场景的模式,正在重塑茶产业的价值链条。
△陈锦茶铺(图片来源:文旅成都)
银发族的休闲娱乐需求,对茶文旅来说同样是一大发展契机。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60岁及以上的银发旅游者人数已经达到11.6亿人次,在国内旅游总人次中占比高达20.6%。预计到2028年,银发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万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曾指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传承弘扬茶、中医药、美食等特色文化,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进一步显现出“康养+茶旅”的大有可为。
如能针对银发族偏好慢节奏、重体验的出游特点,针对性设计“茶园康养之旅”,将采茶、制茶与生态疗愈结合,既传播茶文化又契合健康养老趋势,或能赢得银发族青睐。
△小红书上关于康养茶旅的宣传(图片来源:小红书)
银发经济引动的不只是市场的蓝海新可能,更是对茶业消费形态与品牌价值的深度重塑。当一片茶叶能够承载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时代使命,那些投入其中的茶品牌,必将在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间,迈上发展新台阶。
和其他行业一样,未来茶业竞争的本质,本质是对受众群体的争夺。而无论是“银发族”“Z世代”,还是其他正在崛起中的消费新贵,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真正读懂大众需求,才能在变化的市场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茶业新篇章。
责编 / 石彤彤
编委 / 王妙容
来源:微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