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亿纬锂能(300014.SZ)近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长期看,公司将加快完成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锂电企业纷纷将高毛利的海外市场视为必争之地。如今“对等关税”风暴来袭,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亿纬锂能(300014.SZ)近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长期看,公司将加快完成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
从锂电来看,如今美国基本从中国采购铁锂电芯,我国出口储能的毛利率或低于26%(特斯拉2024年储能业务毛利率)。据鑫椤资讯统计,美国在全球储能装机中的占比为17.5%,约为39.9吉瓦时。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表示,储能基本采用磷酸铁锂体系,韩国电池厂还很难满足需求,他告诉记者,“大家的毛利率水平不高,加征关税基本是不想做生意了,应该跳出关税比例看问题。并且在劳动力跟不上的情况下,产业链很难回归。”
对于美国对等关税对储能业务的影响,瑞浦兰钧(00666.HK)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暂时还没有反馈,公司项目周期长。”
储能关税将超过动力
4月2日,特朗普向所有贸易伙伴吹响了加征关税的号角,短短8天之后,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加征34%)于4月9日落地生效。
美国市场向来是新能源产业的高盈利市场,加上近年来的高增速,共同吸引着渴望开拓全球市场的锂电企业。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仍为美国,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5%。
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的特斯拉(TSLA.O)已经尝到了甜头,储能几乎是特斯拉增速最快且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2021年至2024年,特斯拉的储能装机量从3.99吉瓦时增长到了31.4吉瓦时,2023年及2024年均实现翻倍增长,2024年储能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100.86亿美元,全年毛利率约为26%,超过汽车及整体毛利。
据ICC鑫椤资讯统计,2024年国内储能电芯出货量340吉瓦时,同比增长63.5%;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350吉瓦时,同比增长59.1%。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228吉瓦时,中国区域占比48.2%,其次美国占比17.5%,欧洲占比12.3%。
由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这块蛋糕变得不好啃了。中信建投数据显示,受此前拜登政府设置的补贴门槛影响,美国车企已基本不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因此本轮关税影响较小。储能方面,美国基本采购中国的铁锂电芯,加征关税可能影响短期需求。
到2026年,储能电池出口美国的关税将从2025年的64.9%增至82.4%,包括3.4%的基础税率,早期7.5%的301关税、2025年2月10%的芬太尼关税、2025年3月10%的芬太尼关税、2025年4月34%的对等关税,其中301关税将于2026年1月变为25%,从而导致储能关税超过73.4%的动力电池关税。
若国内储能电池价格为0.28元/瓦时、储能系统产品为0.5元/瓦时,此前征收关税后的价格分别为0.311元/瓦时、0.555元/瓦时;加征64.9%关税后,分别为0.462元/瓦时、0.825元/瓦时,成本上涨48.6%;加征82.4%关税后,分别为0.511元/瓦时、0.912元/瓦时,成本将上涨64.3%。
张金惠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向美国出口储能电池的毛利率要低于26%。他认为,在毛利率本身就不高的情况下,加征的对等关税超过20%就已经是不想做生意的状态。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更乐观的人认为这一界限是50%。从成本优势来看,我国电池目前的价格低于韩国40%。
终局未定
从全球看,特斯拉占据储能行业(储能系统集成商口径)14%的市场份额,与Fluence并列第二,第一为占据16%份额的阳光电源(300274.SZ)。其中,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份额为25%,排名第一。
2024年以前,特斯拉美国储能工厂的唯一供应商是宁德时代。据晚点2024年下半年报道,特斯拉已经和比亚迪、欣旺达(300207.SZ)达成供货协议,且亿纬锂能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第三家向特斯拉美国供应储能电池的公司。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六位的中国企业为: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储能(属于300014.SZ)、海辰储能、比亚迪(002594.SZ)、瑞浦兰钧、中创新航(3931.HK)。
记者已就关税影响询问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相关企业,截至发稿未得回复。亿纬锂能于4月7日向投资者表示,其境外销售面向全球市场,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现有贸易模式下卖方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长期看,亿纬锂能将强化海外工厂的先发优势,继续通过技术授权和服务满足海外客户的电池供应需求。欣旺达于4月9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产品出口形式主要为出口到保税仓,直接出口美国比例极小,对公司影响较小。”
从上述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受影响规模较小,或许对业绩影响较为可控。但对于美国来说,如何补上供应空白或许会是问题。张金惠认为,关税已经成了议价工具,最终的关税水平,属于双方管理层的博弈,全球一系列关税政策在实施不到3个月后,或又将面临调整,“产业升级其实是劳动力升级,在教育断档下很难成功。全球电池格局中,海外占比也在持续下降,欧洲Northvolt(曾被称为欧洲宁德时代)已经破产,而中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很容易超越韩系。”
或是受局势影响,我国锂电产业链对于美国投资相对谨慎,如今海外布局主要聚集在欧洲、东南亚、摩洛哥等地区。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由于中国储能企业所签订订单大部分为FOB价格,不包含关税等成本,且美国本土集成商大部分电芯也仍需进口中国产品,成本也会有所提升,因此储能企业的主要关税成本仍可转移至下游客户,但是这就意味着储能价格抬升,从而会导致美国储能项目内部收益率下降,预计储能企业后续也将主要采用本土化制造的方式规避高额关税。
从市场来看,虽然叫法不尽相同,但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已在北美地区探索的方式均为偏向轻资产的技术授权模式。同时,根据研报数据,若采取海外建厂方式(以最低的马来西亚24%关税,0.28元/瓦时为例),储能电池征收关税后的价格将为0.347元/瓦时,成本较此次对等关税前上涨约11.7%。
鑫椤资讯数据显示,全球储能电池1—2月累计产量58.7吉瓦时,同比增长147.68%。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将达到460吉瓦时,同比增速达31%。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