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中国之旅凭啥圈粉全球?外国网友为何集体“破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12:55 1

摘要:从上海外滩到嵩山少林,从高铁时速 350km 的 “速度与激情” 到火锅桌上的 “辣到跳脚”。这位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00后”顶流网红来到中国,先后打卡上海、北京、河南、成都、重庆、香港、深圳、长沙等地。

“真的很舍不得,这次中国行实在是太美妙了。”

美国网红 “甲亢哥”(Speed)结束了刷屏中外社交平台的中国行。

4月7日晚,当他站在高处俯瞰长沙全景时,突然感伤起来:“这可能是我中国行最后一场直播了。”

从上海外滩到嵩山少林,从高铁时速 350km 的 “速度与激情” 到火锅桌上的 “辣到跳脚”。这位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00后”顶流网红来到中国,先后打卡上海、北京、河南、成都、重庆、香港、深圳、长沙等地。

甲亢哥中国行直播爆火,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为什么他的「亲身体验」形成的反差能让外国人这么惊讶?

对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又有何启示?

本期「好好谈谈」,我们来谈甲亢哥,看看知乎答主们的观察和讨论——

直播是个好东西

真实体验击穿西方长期的信息壁垒

@枫冷慕诗:

甲亢哥只用了6个小时,就击穿了西方精心编织了几十年的舆论谎言。

通过甲亢哥的镜头,外国人完整的看到了中国的真实面貌,这里有壮观的故宫和长城,有神秘的少林功夫,有硬核的高铁技术,有科幻的中国跑车,有全球第一的治安环境,有一年都不会吃重复的各类美食,甚至还有搞笑的广场舞大妈,有喜欢玩梗的中国年轻人……通过这种360°无死角的展现方式,很多外国网友终于承认——中国是全世界最友善热情的国家,中国的市容市貌以及网速也是全球第一。西方国家花了几十年编造的那些舆论谎言,如今全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

@秋语:

甲亢哥的直播之所以形成强烈反差,本质是西方长期信息壁垒被真实体验击穿的结果。其成功不仅在于娱乐效果,更在于通过个体的亲历,让全球观众看到一个“既拥抱现代科技又坚守文化传统、既充满活力又安全有序”的中国。这种反差既是认知纠偏的契机,也印证了“真实比宏大叙事更有穿透力”的传播。

@LNSmile:

直播真的是个好东西,它的诞生可以让网民们看到更多真实的世界。正因为直播展现的当地生活状态都很真实,而这些真实场景与以往的歪曲宣传相比,二者的对比和冲突性就太大了,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的戏剧性反转,怎么不引起各国社媒的关注呢?

老外在惊讶什么?

“中国的变化太大,又太快”

@小楼一夜听雨:

“反差”本身就是流量密码,问题就在于:这种“反差”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这样的关头开放免签政策?早十年都不行,因为这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我国的飞速发展,和外媒变本加厉地抹黑,导致了一种如今几乎算是“躺赢”的结果:只要把这些外国人放进来拍摄真实的中国就行了。

@Jacksunnn:

在他们眼中,中国的变化是一瞬间。像美国、欧洲的那些发达国家,其实他们的基建已经数十年没什么变化了。也就是说,他们主要城市的规模以及楼宇道路建设跟三十年前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在文化和发展上, 近二三十年也没什么特别的转折点。所以他们的思维里,可能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应该也如此。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因为我们并不是移民国家而更少了。

这一次外国人的惊讶是来自于一个他们自己的网红,并非是来自一个中国人的口述,或者是剪裁的纪录片。对他们来说首先是一种对内容的信任,其次是一个不间断的长时间户外直播能提供的是连续的信息流。而这其中的内容,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是相对真实可信的,并且对他们来说是足够震撼的。这其中包括现阶段的我们的社会水平,更多的,也是一种对比变化的震撼。

@是个大只佬啊:

因为国外缺少对华了解渠道。头部主播开始放眼望中国,弥补了这个渠道的空白。尤其这些视频和切片未来将会反复被对想要了解中国、想要到中国旅游参观的外国人观看,这就是很好的文化输出和中国社会面貌展示方式。当然,144小时过境免签才是MVP。

@健身总是磕磕绊绊: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刻板印象和现场直播干了一架」嘛。

西方媒体几十年如一日给中国贴落后标签,结果老外刷到直播一看:街边摊扫码买煎饼果子、外卖小哥骑电驴钻胡同、 广场舞大妈用蓝牙音箱蹦迪……相当于把「以为在看70年代纪录片」的人,突然拽进赛博朋克片场,搁谁都得懵三秒。

更损的是甲亢哥这种老外还特爱整活:在成都吃火锅被辣到用奶茶洗舌头,转头发现本地人淡定涮毛肚;试图用散装中文砍价,结果被义乌小商品城老板娘反杀到多买三串钥匙扣… 这种「我以为我在第三层,结果对方在大气层」的荒诞感,本质上和人类围观熊猫突然后空翻是一个原理——反差萌才是宇宙级流量密码啊朋友们!

有趣有梗

中外年轻人用搞抽象拉近距离

@萧瑟秋风:

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甲亢哥,是因为《阳光彩虹小白马》这首歌曲,原因是因为大张伟魔性的重复那个、那个这两个字,熟悉西方文化的朋友都清楚,那个对于黑人而言,是一个蔑称,在国外经常因为这个引发冲突,所以当甲亢哥看到大张伟反复的重复这个词的时候,他的表情一脸震惊,搞出了一系列的表情包,这是他被中国人所熟知的重要事件。

然后这次他来中国之后,在上海遇到了一群中国年轻人,他们当着甲亢哥的面合唱《阳光彩虹小白马》这首歌,看到中国的年轻人如此会玩梗,甲亢哥非但没有任何计较,反而是开心地加入了他们,双方一起合唱了这首歌曲。

@夜夜:

甲亢哥就像个咋咋呼呼的外国朋友,用他的大呼小叫和表情包,把中国的“好”和“有意思”直接怼到老外眼前。大家喜欢他,是因为他够真实、够搞笑,还顺便帮我们打破了那些“中国滤镜”。这事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让世界发现:原来中国人不只会卷,还能玩梗、吃辣、深夜撸串,过得挺滋润的。

@也说:

很多时候,恐惧和隔阂就是来自于不了解。对一个文化、语言、政体都迥异的国家,难免会带着怀疑与谨慎。但也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能打破这种隔阂的,比如笑容、歌曲、食物、以及搞怪和表情包。在这场全球网友的直播下,Speed更像是一个“媒介”,吉祥物,而不是“访客”。中国网友喜欢捉弄他,外国网友也喜欢看他被捉弄,他自己有时候也故意配合大家做出恼羞成怒的反应。他自己其实也乐在其中,很多时候是故意摆出夸张的效果,给观看直播的网友和身边的人,期待的喜剧效果罢了。

@nothing:

最魔幻的一集,c罗,梅西,孙兴慜,姆巴佩都出来了。

@Marx乖巧:

甲亢哥的直播主要是玩抽象,主要就是和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互动,于是,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把最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给全世界展示出来。这次来中国,两个保镖的工作极其轻松,只需要简单维持一下秩序就行了,完全不用担心疯狂的粉丝会对甲亢哥造成伤害。甚至会发现中国独有的特殊癖好——投喂。

特别是在成都这一场直播中,无数粉丝,当然也有很多商家蹭流量,给甲亢哥各种礼物,什么球鞋、照片、娃娃、抱枕啊等等。更多的还是吃的,什么折耳根、皮蛋、耙耙柑、香肠、奶茶、烧鸡、甜点等等。我看到基本上他接到别人的投喂后,都会尝一尝,完全不担心会有人使坏,这里也表现出对中国人善良的信任。

国际传播

是不是要换换思路?

@山涛: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一些符号化的元素,例如长城、熊猫等。而“甲亢哥”的直播则深入到中国生活的肌理,他学习武术,品尝地方特色小吃,与当地人交流互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打破了以往浅尝辄止的认知局限。他并非简单地走马观花,而是尝试融入其中,例如学习基本的武术动作,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深度体验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更具传播价值。

@心镜人:

有个美国学生告诉我,他爸看了甲亢哥被上海交警帮忙维持秩序的视频,突然说想去中国旅游。当人看到自己同类(普通游客)的真实经历,会比官方宣传更容易相信。

那些说中国科技假的评论也别急,带他们去菜市场。拍八十岁老太太用二维码收钱,拍烤红薯大叔同时接五个外卖订单。越是日常的场景越有说服力,因为人相信眼前看见的细节。

甲亢哥直播从不说教,而是不停问“为什么”这种提问会勾着观众自己去找答案。下次介绍中国文化,别急着给结论,多问“你猜为什么中国人过节吃饺子”,让人主动探索。

打破偏见不用大道理,真实的生活碎片,比任何理论都管用。还有个数据很有意思,甲亢哥直播后,“中国留学”的搜索量暴涨。人总是更相信亲眼看见的东西,所以拍视频尽量用手机原镜头,少加滤镜,晃动反而显得真实。

@前燕吴王慕容垂:

等到更多人亲身经历,亲自来看看,百闻不如一见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转变自己的看法。

@尤物街:

过去的外宣手段是关起门来自己念经,外头是一边倒的抹黑造谣,人家想说什么都没有人去质疑,即便有个别经常往来中国的老外去和他们争论也如蚍蜉撼树毫无效果,那时候人们对中国的成见犹如一座大山。

而如今我们的做法就是打开门迎客,自信接待他们自由行,你哪怕要搞直播都没问题,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刻意捣乱就没有人管你。

由此引发的现象就是,年轻人通过媒体平台看到最真实的中国,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政府也不相信我们的政府,但是他们相信自己粉的博主,大基数的蔓延传播让原本一边倒的舆论环境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而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展现真实的中国即可,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文,真实的饮食文化,真实的生活......演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虚。

甲亢哥中国之行落下了帷幕。

在高铁时速350公里的稳定直播、少林寺习武时的“痛即功夫”哲学、重庆火锅辣到捶胸顿足的烟火气中,真实的中国被原生态地投射到全球观众眼前。这场看似娱乐化的旅行,恰与年初“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的浪潮形成呼应,民间交流的涓涓细流正悄然冲刷着地缘政治的沟壑。

正当民间交流势不可挡之际,美国政客却试图用“对等关税”筑起新铁幕。火锅沸腾的烟火气与关税清单的冰冷数字,在这个四月构成了最魔幻的对比,也撕开了国际舆论场的裂隙:政客筑墙的速度,永远追不上民心相通的渴望。

甲亢哥的中国行,像一面镜子,照出西方媒体的谎言,也照见中国的自信:我们不再需要 “刻意解释”,只需大大方方展示——

真实,才是击穿一切谎言的终极武器;

而自信,永远是文明对话的最强底气。

你被甲亢哥直播里的哪个瞬间圈粉?

如果为甲亢哥推荐下一站,你会安利中国哪个城市?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