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在宁夏贺兰县金山林场附近植树现场,干部职工和群众相互配合,挖坑、扶苗、浇水,栽植下一株株树苗。当天,该县69个部门单位200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苗木5300余株,用实际行动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绿。
春风拂面催新绿,攻坚奋进正当时。阳春四月,银川市持续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其中,为这片土地播撒绿色希望。
4月10日,在宁夏贺兰县金山林场附近植树现场,干部职工和群众相互配合,挖坑、扶苗、浇水,栽植下一株株树苗。当天,该县69个部门单位200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苗木5300余株,用实际行动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绿。
近年来,银川市将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视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头等大事,切实肩负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首府责任,1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23.58万亩、修复草原生态20.5万亩,防沙治沙88.17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分别减少69.26万亩和82.0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0.53%、49.34%。
贺兰县干部群众植树中。
近日,灵武市居民欣喜地发现,灵武市学苑路两旁,随着植树造林计划完成,近5000株常青树、乔木、花灌木吐着新芽;近8000平方米的绿篱、地皮花卉、草坪编织成一幅自然美景。
今年,灵武市围绕构筑银川东部生态屏障,合力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高水平、高质量完成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目标任务20.59万亩,全面落实“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任务、“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项目、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打造保护和治理共促进的生态建设格局等14项任务。
灵武市地处“三北”工程核心攻坚区,沙漠区和中部山地占总面积的85%以上,生态区位重要却生态环境脆弱。自上世纪50年代起,白芨滩防沙林场就开始了治沙之路。70多年来,林场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人工治沙。
自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响以来,银川市高质量完成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银川战役总任务12.77万亩,其中防沙治沙9.32万亩,占总任务量的73%。应用“草方格+沙结皮”、草方格固沙加三季造林的“1+4”精准技术综合治理措施,推进河东地区防风固沙林建设,构筑起“黄河安澜”的坚实绿色生态屏障,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银川市将充分发挥“林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工作专班”的高位推动和协调机制作用,高质高效完成攻坚战总任务17.679万亩。同时,还将持续深化林草改革工作,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票运行机制试点,推进产业发展协同工作,打造枸杞产业集群,持续推动沙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深入实施“清风行动”“网盾行动”,强化野生动植物源头管理和全链条监督。
此外,银川市还将开展示范试点建设工作,打造“1+1”项目、“一元碳汇”、林下经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防沙治沙新技术等五个示范,开展“光伏+”融合发展、乡土树种繁育基地、“藤灌草”生态修复等三个试点,持续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来源:新消息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