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批战机的用途是装备给自家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印度海军决定放弃俄罗斯的米格 - 29K 舰载机,转而投入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怀抱。而印度那艘被戏称为 “海上拼多多” 的国产航母,舰载机为什么变心了?建造过程本就十分曲折此番操作会对战力影响几何?
崇尚“造不如买”,沉迷从外国进口各种军事装备印度,最近又迎来一笔价值76亿美元的“大肥羊”交易。
不过这次的一笔大订单不仅价值不菲,还象征着印度海军一次重要的“改弦更张”,印度批准购买26架法阵风战机 未来或买114架。
这批战机的用途是装备给自家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印度海军决定放弃俄罗斯的米格 - 29K 舰载机,转而投入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怀抱。而印度那艘被戏称为 “海上拼多多” 的国产航母,舰载机为什么变心了?建造过程本就十分曲折此番操作会对战力影响几何?
长久以来,印度海军的舰载机主力一直是俄罗斯制造的米格 - 29K 舰载战斗机。这些战机曾在印度海军的航母 “维克兰特” 号和 “维克拉玛蒂亚” 号上服役。
推测印度海军放弃米格 - 29系列甚至是整个俄制舰载机的原因是其电子设备较为落后的短板。其电子设备较为落后,在现代化海战中,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至关重要,这一劣势使得米格 - 29 在面对潜在对手时,显得力不从心。
俄罗斯在航电领域一直存在不足,时至今日,俄罗斯空天军都尚未装备一架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俄罗斯虽为米格 - 29 系列推出了 “甲虫 AE” 有源相控阵雷达,然而市场表现惨淡,至今都未能售出一台,这足以说明其中存在严重问题。
印度海军一直着手寻找新机型,以整合并替换老旧的米格 - 29 舰载机。最初,俄罗斯制造的 Su - 33 舰载机也曾参与竞争,但同样由于电子设备等方面的落后,在招标竞争中败下阵来。
最终,竞争的焦点落在了法国海军的 “阵风 M” 和美国海军使用的 F/A - 18E/F “超级大黄蜂” 身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2025 年 3 月 12 日,印度国防部正式宣布,考虑与法国达索公司签订了购买 26 架 “阵风” 战斗机的合同。
反观阵风 M,其装备的 RBE-2 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水平十分先进。尽管受阵风机头直径限制,天线直径仅约 550mm,T/R 组件数量为 836 个,但 T/R 模块采用了新一代的瓦片式构型,相比传统的砖块式构型,集成度更高。
在多目标处理能力等方面,阵风 M 的雷达相较于米格 - 29K 的 “甲虫” 雷达实现了降维打击,对米格 - 29K 形成了显著优势。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网站4月9日报道,印度政府正式批准购买2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其中包括 22 架舰载型 “阵风 M” 和 4 架双座式用于训练的 “阵风 B”,合同金额高达约 76 亿美元。这一决定,标志着印度海军舰载机正式 “弃俄投法”。
印度海军选择阵风 M 作为 “维克兰特” 号的舰载机,除了俄制武器的航电短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印度空军此前已经采购了 36 架阵风战斗机。
选择同款战机的舰载机型,印度海空军能够通用阵风战斗机的后勤维护系统,甚至部分训练也可相互兼顾,这不仅能节省大量费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飞行员的培养速度,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俄制武器多年拥趸的印度,在军事装备采购方面,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减少对单一国家装备的依赖,尤其是俄罗斯装备,可能也与俄罗斯常规武器发展变慢,逐渐落后世界潮流有关。
两种战机在不同类型性能差距反应的是当初设计理念的侧重不同和印度海军对舰载机功能的取舍。
空战武器方面,阵风 M大幅领先米格 - 29K 。阵风 M 的主要装备包括 “流星” 远程空空导弹和 “米卡” 空空导弹家族。“流星” 和 “米卡” 属于第四代空空导弹,比 R77/R73 这两款第三代空空导弹领先整整一代。“流星” 最大射程超 150km,是俄制 R77 导弹射程的两倍。
“米卡” 有中距型和格斗型两种,中距型采用主动雷达制导,标称射程 50km,实际打靶时曾命中 80km 外的靶机,格斗型为红外成像制导,L 型全动式弹翼配合推力矢量技术,赋予其超过 50g 的最大过载,高于俄制 R73 导弹的 40g。
在空对地武器方面,阵风 M 同样表现出色,拥有 “风暴阴影” 隐形巡航导弹、“铁锤” 火箭增程制导炸弹、“阿帕奇” 增程布撒器等先进装备;而米格 - 29K 只能使用 Kh29 系列空对地导弹、Kh31 系列反辐射导弹和 KAB 系列制导炸弹等。
Kh29 是 80 年代的老产品,改进型射程仅 30km,在射程超过 250km、具备隐形能力和人工智能导航的 “风暴阴影” 导弹面前,完全处于劣势。
印度海军放弃米格 - 29K也要付出不少代价,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初航母在建造时整个内部结构规划都是以打算装备俄制舰载机为标准而设计的,如今舰载机大变,航母上的后勤维护区域、武器区域、舰载机相关配套的改弦更张,恐怕要损失部分航母区域规划变动产生的性能。
米格 - 29K 也并非毫无优势。在反舰能力这一舰载战斗机极为重要的领域,米格 - 29K 完胜阵风 M。法国在阵风反舰能力开发上似乎并不上心,为其配备的 “飞鱼 - SM39” 空对舰导弹,只是 80 年代水平的小改型号,仅对导引头等子系统做了些许改进,关键的动力系统依旧沿用火箭发动机,射程仅有 70km。
相比之下,苏 / 俄向来重视反舰武器发展,米格 - 29K 装备的 Kh35 反舰导弹(“天王星” 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机载版),初始型最大射程 130km,改进型 Kh35U 最大射程达 260km;Kh31A 反舰导弹重量约 600kg,战斗部重 94kg,最大速度 3 马赫,改进型 Kh31AD 最大射程 160km,并且米格 - 29K 可以挂载两枚,就反舰能力而言,一架米格 - 29K 远超两三架阵风 M。
印度首艘国产航母 “维克兰特” 号,自诞生起就备受争议,被外界戏称为 “海上拼多多”。这艘航母堪称 “万国牌” 的典型代表,从设计到建造,几乎每个关键环节都依赖国外技术与产品。
其总体设计依赖意大利泛安科纳公司提供的图纸,航母的 “心脏”—— 四台 LM2500 燃气轮机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由于技术过于精密,安装时还必须依赖美方专家指导。而航母所用的钢材,因其吨位大、对强度和韧性要求高,印度不得不向俄罗斯购买 1000 吨特种钢材。
在武器电子设备方面,“维克兰特” 号同样大量依赖进口。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火控雷达及主动声呐系统分别由法国、以色列、意大利和英国公司提供。
就连下水时,军舰也只是完成了初步的舰体制造,后续安装进度严重受制于国外供应商。如此复杂的来源,使得 “维克兰特” 号在建造过程中困难重重,成本飙升、工期无限拖延。原计划 7 亿美元建成,最终却花费了 40 亿美元才勉强服役,而且服役后还问题不断,故障频发。
工期能拖这么久,与该舰建造史上重要的一个名场面有关,这就要提到“维克兰特号”是世界上第一艘被粪便炸过的航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造周期。
2018 年 2 月 13 日,印度科钦造船厂内一艘正在维修的钻井船化粪池中积存了约 200 吨粪便,产生大量沼气。由于工人在附近进行切割和焊接作业时,产生的明火点燃了沼气,引发剧烈爆炸。
爆炸导致钻井船四分五裂,粪便被炸向四周,直接冲击到正在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使其遭受了一场 “粪便洗礼”。该事故造成 16 名工人当场死亡,另有 5 人因吸入过量沼气抢救无效死亡。
在印度几十年的建国历史上,始终未能打造一个健全的军事工业体系。由于印度在国际上能够相对轻松地购买到先进技术和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对本国装备的国产化和配套能力重视不足。
以航母建造为例,建造巨舰需要巨型龙门吊,印度却不得不高价从英国租赁设备,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和不确定性。而且资金挪用、项目延期在印度军工界早已是 “家常便饭”,“维克兰特” 号的海试甚至推迟了五年之久。
来源:奇圆科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