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兵团成立,韩先楚只是第二副司令?第一副司令来头可不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20:41 1

摘要: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刚打完,东北野战军已经把东北全拿下了。这时候中央军委突然下命令,要组建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定了萧劲光,第一副司令是陈伯钧,韩先楚只是第二副司令这安排让好多人想不通,韩先楚打仗那么厉害,凭啥排在陈伯钧后头?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刚打完,东北野战军已经把东北全拿下了。这时候中央军委突然下命令,要组建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定了萧劲光,第一副司令是陈伯钧,韩先楚只是第二副司令这安排让好多人想不通,韩先楚打仗那么厉害,凭啥排在陈伯钧后头?

韩先楚是湖北黄安(现在叫红安)山沟里穷人家的孩子。1913年出生,从小给地主放牛。1927年黄麻暴动,14岁的他就跟着赤卫队打土豪,1930年正式加入红军。这人打仗特别猛,红二十五军长征时他当营长带头冲锋,左臂挨了枪子儿,绑着绷带照样打赢独树镇战斗。到了东北更是一战成名: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带着三纵神出鬼没,国民党军吓得叫他"旋风司令"。

陈伯钧的出身比韩先楚"硬气"。1909年生在四川达县地主家,读过师范学校,1927年进了武汉黄埔分校,跟着参加了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时,他已经是红四军连长,还给毛主席当过警卫排长。1934年长征,他带着红十三师当开路先锋,在湘江血战三天三夜。后来到延安改行教书,当了五年抗大分校校长,连林彪都说他是"会打仗的教书先生"。

新组建的十二兵团带着四十军、四十五军、四十六军,任务是赶紧进关内,配合华北野战军打平津战役。11月23日命令下来前,四野高层为两个副司令谁先谁后吵了一个多月。

那时候韩先楚刚打完锦州。他带着三纵拼掉四千多人,硬是把廖耀湘的指挥部端了。林彪亲自写嘉奖令夸"三纵打出了虎威",可这功劳愣是没让他升到第一副司令。

沈阳临时指挥部里,政委罗荣桓和参谋长刘亚楼对着名单发愁。刘亚楼指着战报说:"用四千人换廖耀湘一个兵团,这买卖划算啊!让韩先楚当老大不行?"

罗荣桓敲了敲墙上的《干部资历表》:"你看陈伯钧的档案,秋收起义的老革命,带过毛主席的警卫排。韩先楚1933年才参军,差着辈分呢!"

刘亚楼不服:"打仗还要论辈分?"

罗荣桓叹气:"进了关要和华北部队打交道,总得有个老资格镇场子。"

陈伯钧接到调令时,还在哈尔滨军事学院上课。秘书举着电报冲进教室:"陈校长,紧急调令!"

陈伯钧摘了眼镜看完文件,转头对学员苦笑:"刚讲完怎么穿插打仗,这下得自己上场了。"他在日记里写:"本想教书,组织需要就得去。"

三百里外的义县战壕里,韩先楚正看着北平城防图。通信员跑得直喘:"首长,兵团任职命令!"

韩先楚扫了一眼电报,嘴角抽了抽:"第二副司令?行啊,给啥位置干啥活!"

参谋李伯秋打抱不平:"您打锦州立这么大功..."

韩先楚把电报塞兜里:"扯淡!赶紧把炮兵阵地再查一遍,别让傅作义钻空子!"

12月1日兵团成立大会上,萧劲光特意解释:"陈副司令管训练后勤,韩副司令管打仗,这叫各干各的强项!"

散会后,韩先楚在走廊堵住陈伯钧:"老陈,往后炮弹可得管够啊!"

陈伯钧扶了扶眼镜:"放心,当年在延安搞生产,我带的学员种菜都比别人产的多。"

韩先楚拍拍腰间手枪:"你要卡我弹药,我这枪可不认人!"

陈伯钧大笑:"你要打不下天津,我后勤处的算盘崩你脸上!"

1949年1月打天津时,苏联顾问崔可夫看见韩先楚的指挥所离前线只有八百米,急得大喊:"韩将军!这不合规矩!"

韩先楚一脚踩在弹药箱上:"规矩?老子打新开岭时,炮弹就在头上飞!通知炮兵,把东城墙再炸个口子!"

同一时间,陈伯钧在后勤部拍桌子:"三十万斤粮食今晚必须送到!铁轨修不好就用人背,当年过草地,谁不是背着锅走的?"

1955年授衔后,韩先楚在休息室碰见陈伯钧:"老陈,当年让我当老二,气得我啃了三斤大饼!"

陈伯钧点着烟:"没我在后头撑着,你能放开了打?打海南岛的船谁给你凑的?"

韩先楚咧嘴笑:"倒也是!你那算盘比炮弹还好使。"

1993年档案解密时,90岁的陈伯钧对记者说:"当年罗政委说得对,韩先楚是刀尖,我是刀把,没把的刀,早晚要断!"

十二兵团只存在了八个月,这"一老一猛"的搭配反倒好使。陈伯钧搞的后勤体系,给后来渡江战役存够了家底;韩先楚那套猛打猛冲,成了四野横扫南方的绝招。跟着韩先楚冲锋的老兵说:"陈副司令是车轮子,韩副司令是火车头,光有轮子不会跑,光有车头要翻车!"

来源:国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