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03:37 1

摘要:小摊主们发现,凌晨三点去批发市场抢菜、蹲在店门口择菜、灶台前挥汗,这些原本最累的环节,突然成了流量密码。

后厨直播流量暴涨300%,小店老板靠一把菜刀把连锁品牌打懵

去年一家连锁网红餐厅翻车,预制菜画面流出,评分一夜掉光。

小摊主们发现,凌晨三点去批发市场抢菜、蹲在店门口择菜、灶台前挥汗,这些原本最累的环节,突然成了流量密码。

成都金牛区一家只有八张桌子的牛肉面馆,把盐、味精、辣椒面的克数贴墙上,手机架在调料罐旁边,24小时不关。

有人凌晨刷到,第二天专门开车三十公里来吃,就为了看那勺红油是不是现泼。

深圳宝安一个炒粉摊更直接,老板把旧手机绑在油烟机旁,镜头对准炒锅,火苗声音比音乐还带劲。

评论区里全是问几点出摊、几点收摊,有人连续打卡三十天,说看锅铲翻动的节奏比吃还过瘾。

平台数据出来,餐饮直播同比涨了三倍,七成账号粉丝不到一万,全是街边小店。

有人算过,一台二手手机加无限流量卡,成本不到三百块,比印传单便宜多了。

监管部门也盯上了。

杭州上城区突击检查,一家挂着非遗烤鸭招牌的店,被拍到把冻鸭放进微波炉解冻,招牌当天摘下。

评论区瞬间刷屏:原来非遗也能微波。

顾客开始反向筛选。

外卖平台备注栏出现新词:没直播不要。

朋友圈晒图少了,晒后厨多了。

有人专门收藏各家直播链接,像追剧一样每天看更新。

最意外的是老店互助。

青岛一家饺子馆教会隔壁包子铺调摄像头角度,两家合租云存储,一年省下一千多块。

老板们发现,直播后投诉变少,再没人说味道和上次不一样。

杭州文晖路一家开了十五年的面馆,直播揉面三个月,营业额翻倍。

整条街的早点摊跟着学,六点半的早高峰,手机镜头比蒸笼先冒热气。

预制菜不是原罪,但信任一旦裂开,最原始的现场成了唯一解药。

连锁店还在研究标准化,小老板已经把砧板变成舞台。

下次点餐,你会先看菜单,还是先找直播?

来源:顽强蛋糕Lo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