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夫拦住秦基伟要烟,警卫员刚要训斥,秦看见来人却立刻敬烟点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5 19:23 2

摘要:8岁那年,他爹病死了,10岁时,唯一的哥哥也没了,小小的秦基伟就得自己扛起日子。他挖野菜、砍柴、放牛,啥苦都吃过。

秦基伟,1914年11月16日生在湖北黄安县(现在叫红安县)的一个穷山沟里。

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他家更惨,爹妈靠给地主种田过活。

8岁那年,他爹病死了,10岁时,唯一的哥哥也没了,小小的秦基伟就得自己扛起日子。他挖野菜、砍柴、放牛,啥苦都吃过。

村里有个外来地主,仗着有钱欺负人,秦基伟小时候就看不惯,晚上偷偷往人家门口放稻草人吓唬他们。这股倔劲儿,后来成了他革命的火种。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13岁的秦基伟跟着乡亲们闹革命。1929年,他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年入了党。

从那会儿起,他就把自己交给革命,打仗、拼命,一步步从泥腿子变成了大将军。早年间,他跟着红四方面军打仗,参加过长征,三次翻雪山,两次过草地,右胳膊还中过枪子儿,差点没命。

抗战时,他在八路军129师混得风生水起,后来还当上了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带着队伍建了十几个抗日根据地。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已经是个能打能拼的硬汉了。

解放战争来了,秦基伟更忙活了。他当过太行军区司令员、第九纵队司令员,后来升到第十五军军长,带着队伍打豫北、攻郑州、参加淮海战役,战功攒了一堆。

到1949年,他已经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准备带兵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

1949年3月,秦基伟带着第十五军在行军,准备渡江打大仗。

这时候,队伍里有个五十多岁的伙夫,干活多年,腿脚不太利索了。

他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直接拦住秦基伟的马,说想抽根烟。警卫员一看这架势,觉得这老伙夫太不懂规矩了,皱着眉头就想骂人。

可秦基伟眼尖,一下子认出这伙夫是红军时期的老战友,赶紧下马,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还亲自给他点上火。

后来秦基伟跟身边人解释,这伙夫不是一般人。他是红军老兵,跟着队伍走过长征,打过抗战,命硬得很。

后来人家提拔他,他死活不去,非要留在伙房烧火做饭,说自己就适合干这个。

秦基伟挺佩服这老哥们儿,觉得他踏实、不争名利,是革命队伍里最朴实的那种人。

所以那天,他没摆军长的架子,而是把这伙夫当兄弟看,递烟点火,聊了几句当年的事儿。

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觉得秦基伟这人真不简单。打仗厉害不说,对待老战友、普通兵一点架子都没有。

那个年代,部队里等级观念挺重的,可秦基伟不一样,他觉得革命队伍里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军长还是伙夫,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这态度,搁现在也挺值得点赞。

1949年4月,他带着第十五军顺利渡江,打下华东、西南一大片地盘,为新中国成立出了大力。

仗打完没多久,他又带着这支队伍上了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那时候,他已经是志愿军第十五军的军长了。

最出名的当然是上甘岭战役,这仗打得太狠了,美军出动三个团,带着大炮、飞机、坦克,往五圣山两个高地上猛轰,想把志愿军挤下去。

秦基伟坐镇指挥所,盯着地图,调兵遣将,跟敌人硬碰硬。仗打了43天,第十五军硬是顶住了,干掉敌人2.5万多人,自己也伤亡惨重。

关键时刻,他跟上级要来“喀秋莎”火箭炮,一顿猛轰,把美军打得晕头转向。

这仗打完,毛主席接见他时都夸:“秦基伟不简单,太行山当过司令,上甘岭又立了大功!”

上甘岭这仗,不光是秦基伟指挥得好,也跟他平时带兵有关系。他跟战士们关系近,经常一块儿吃饭、聊天,知道大家伙儿需要啥。

所以关键时候,兵们都愿意跟他拼命。

这仗打下来,第十五军名气大了,秦基伟也成了英雄。

秦基伟这人,打仗是把好手,平时对兵也好得没话说。

他日记里写了不少牺牲的战士,说自己当指挥官,不光要打胜仗,还得对得起这些小伙子的命。

朝鲜回来后,他在哈尔滨给哈军工讲志愿军的英雄事儿,讲到黄继光、邱少云,眼眶都红了,连大将陈赓都听了好几个小时没走。

他当军长的时候,经常跟战士们一块儿吃大锅饭,有啥好东西也先紧着兵。

有人说他太“接地气”,不像个大官,他笑笑说:“我本来就是穷人出身,当官了也不能忘了根。”

抗美援朝回来后,秦基伟被授了中将军衔,后来干过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

1980年,他调到北京当军区司令员,负责首都的安全。1988年,他当上国防部长,还被授了上将军衔,成了共和国仅有的两个五星上将之一。

这一路走来,他没靠关系,全凭战功和实干。1993年,他还当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干到1997年因病去世,83岁。

啥叫真正的领导?不是光会发号施令,而是得有颗真心,能跟大伙儿打成一片。

秦基伟用行动告诉大家,革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一块儿干出来的。

秦基伟打过硬仗,立过大功,但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他对人的那份真。伙夫拦他要烟,他没生气,反而敬烟点火,这份情义比啥都值钱。

秦基伟:指挥上甘岭战役名震中外,向毛主席报告美军有三怕一怕夜战二怕近战三怕死 河北共产党员

[1]刘文韬,戴烨.一位令秦基伟将军肃然起敬的人——访上甘岭战役中的卫生员王清珍[C]//正义之师 正义之战——《大江南北》纪念抗美援朝文选.[出版者不详],2010:90-92.

[1]彭希林.赤子真情暖乡——记秦基伟同志情系故乡的几件事[J].政策,1998,(05):60-61.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