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日三月十四,天气可谓乱成一锅粥了,西北、内蒙古、华北地区部、东北地区、江淮等地局地降温12~16℃,这断崖式降温让人猝不及防,要注意保暖,谨防倒春寒天气的出现。还伴有大风天气。而在北部地区如新疆河北等地区有浮尘天气,甚至会出现沙尘暴天气。
前言:“三月十四定旱涝”,明日三月十四,有何预兆?今年会大旱吗?
明日三月十四,天气可谓乱成一锅粥了,西北、内蒙古、华北地区部、东北地区、江淮等地局地降温12~16℃,这断崖式降温让人猝不及防,要注意保暖,谨防倒春寒天气的出现。还伴有大风天气。而在北部地区如新疆河北等地区有浮尘天气,甚至会出现沙尘暴天气。
而东北和中东部城市有强降雨天气出现,如湖北、安徽、东北等地区会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所以要注意城市内涝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那么,三月十四的天气这么变化多端,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呢?对农业对人们生活会带来哪些问题,让我们从农谚中找找答案。
“三月十四热,夏旱难避过”
如果农历三月十四这天气温异常偏高,那么夏季可能会发生严重干旱,难以避免。农历三月十四日(公历时间因年份不同而变化,通常在4月中下旬)。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同期(如超过历史平均值3℃以上)。夏季(6-8月)降水偏少,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干旱的严重性和持续性,难以通过常规手段缓解。
“三月十四晴,秋收仓廪盈”
农历三月十四日,当日天气晴朗,无降雨或阴云。秋季(9-10月)农作物成熟收获。粮仓被粮食装满,象征丰收。也就是说农历三月十四日天气晴朗,预示秋季农作物将丰收,粮仓盈满。
再者,晴朗天气阳光充足,促进作物光合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春季晴朗通常伴随气温回升,利于作物发芽、分蘖和生长。若前期降水充足,晴朗天气可维持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
“三月十四风,收成减三成”
如果农历三月十四日出现大风天气,预示当年农作物收成可能会减少三成左右。农历三月十四正值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小麦拔节、棉花播种等。
大风可能导致高秆作物(如小麦、玉米)倒伏,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大风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导致干旱,影响作物生长。对需风媒传粉的作物(如小麦、油菜)而言,强风可能吹散花粉,降低授粉率。大风可能携带病虫害孢子,加剧病虫害发生。然而,“三成”并非精确数值,而是强调收成受损的严重性,提醒农民需提前防范。
“三月十四雨,四月田地急”
如果农历三月十四日下雨,那么到了四月,农民会因田地管理问题而忙碌或担忧。
农历三月十四正值春季,此时降雨可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双重影响:春雨可缓解春旱,促进作物返青和生长。若降雨过多,可能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影响后续耕作。
四月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需抢抓农时完成播种、定植等农事活动。降雨后需及时排水、松土、施肥,防止土壤板结或积水导致作物烂根。湿润环境易滋生病虫害,需加强防治。
总之,明天天气变化多端,极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无论是农业还是人们生活提前看好天气预报,预防为主,做到未雨绸缪,谢谢大家。#旱情
来源:聊聊乡村和三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