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宣布,三个子女将仅继承其总财富的“不到1%”,按彭博估算的1620亿美元净资产计算,每人约分得5.4亿美元(合计16.2亿美元)。
——留钱不如留价值观?万亿身家的富豪们,正在改写“富不过三代”的剧本
一、比尔·盖茨的“1%遗产计划”:给16亿,还是“太少”?
2025年4月,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再次引爆舆论。
他宣布,三个子女将仅继承其总财富的“不到1%”,按彭博估算的1620亿美元净资产计算,每人约分得5.4亿美元(合计16.2亿美元)。
但盖茨强调:“这不是吝啬,而是我认为巨额遗产对他们没有好处。”
他坦言,孩子们已拥有优质教育和成长环境,但若继承过多财富,“可能掩盖他们自身的能力和运气”。
这一理念与他的慈善目标一致——计划将99%的财富捐给盖茨基金会,用于全球健康、气候等领域。
争议点:16亿美元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相较于盖茨的财富规模,比例之低仍引发两极讨论。
支持者认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反对者则质疑:“5亿美元还不够‘躺赢’?”
二、从乔布斯到贝索斯:科技富豪的“散财基因”
盖茨并非孤例。硅谷和西雅图的科技巨头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反继承”共识:
1. 乔布斯:去世前将大部分遗产留给妻子劳伦,子女仅获得信托基金,金额未公开,但要求“必须自食其力”
2. 贝索斯:承诺捐出大部分财富,2023年宣布每年捐1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子女继承比例成谜
3. 巴菲特:与盖茨理念高度重合,计划捐出99%财产,仅给子女“足够做任何事,但不足以无所事事”的1000万美元
共同逻辑:科技新贵多靠创新白手起家,更倾向将财富视为“社会资源”而非家族私产。
盖茨直言:“建立财富王朝不是我的目标,微软也不需要我的孩子运营。”
三、教育争议:精英阶层的“残酷温柔”
富豪们的选择背后,是一场关于精英教育的隐形博弈:
支持派:巨额遗产会剥夺孩子的奋斗动力。盖茨称,希望子女“靠能力成为重要的人”,而非被父辈光环掩盖。
反对派:5亿美元已远超普通人想象,“不躺赢”只是伪命题。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曾指出,顶级富豪的“小额遗产”仍能通过资本增值巩固阶层地位。
更深层矛盾:富豪子女是否真能“脱离金汤匙”?盖茨长女詹妮弗毕业于斯坦福,儿子投资农业科技,看似独立,但人脉与资源早已铺路。
四、社会影响:慈善还是避税?
富豪的“散财”行动也面临质疑:
避税争议:美国遗产税高达40%,捐赠基金会可免税。盖茨基金会每年支出约60亿美元,但投资组合包含化石能源公司,被批“利益冲突”。
价值观输出:通过慈善影响全球政策,如盖茨基金会主导的疫苗分配,被指“用金钱塑造话语权”。
五、结语:财富传承的终极命题
当普通人还在为学区房挣扎时,顶级富豪已开始用万亿财富“购买”另一种遗产:价值观。
盖茨们的选择,既是对“富不过三代”的防御,也是对资本权力的重新定义。
留给大众的思考: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亿万富翁,会给孩子留多少钱?是让他们“自由飞翔”,还是用金砖铺一条跑道?
你支持富豪“少留遗产”的做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本文引用信息均来自腾讯新闻、财经网、彭博社等官方信源,数据截至2025年4月2日。)
来源:渝都洪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