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念头像一粒种子,在加班到深夜的办公室里发芽,在堵车的高架桥上抽枝,在应付各种人际关系的疲惫中开花。
是不是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方小小的院落?
那里有爬满藤蔓的矮墙,有吱呀作响的竹椅,有一口老井咕咚咕咚地吐着清泉。
清晨被鸟鸣唤醒,夜晚枕着虫吟入眠,四季在窗前更迭,时光在檐下慢行。
城市的钢筋森林里,多少人做着同样的梦——等退休了,就回乡下弄个小院。
这念头像一粒种子,在加班到深夜的办公室里发芽,在堵车的高架桥上抽枝,在应付各种人际关系的疲惫中开花。
那院子不必大,够种几畦青菜就好。
翻土、播种、浇水、除草,看着嫩芽破土而出,看着果实渐渐饱满。
种些不费事的时令菜,韭菜割一茬又长一茬,番茄红了就摘下来拌白糖,丝瓜藤爬满了篱笆,随手摘一条就能煮汤。
种菜不是为了省那几个钱,而是为了手指沾上泥土时的踏实,为了见证生命最原始的奇迹。
那院子不必精致,有棵老树遮阴就好。
最好是棵有些年岁的果树,春天开花时落英缤纷,夏天结果时引来鸟雀,秋天落叶铺满小径,冬天枯枝画出天空的线条。
树荫下摆张木桌,泡一壶粗茶,翻一本闲书,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就看着光影在树叶间游走,感受时光从指缝间溜走。
那院子不必热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就好。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才发现寂静原来有声音——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雨滴敲打瓦片的叮咚声,灶膛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这些声音不吵不闹,反而让心更静。
偶尔有邻居串门,带来自家腌的咸菜或新摘的瓜果,站在院门口聊几句收成和天气,便是最恰到好处的社交。
可为什么非要等到退休呢?
我们总把理想生活设定在某个遥远的"以后"——等忙完这个项目,等孩子考上大学,等攒够多少钱...
仿佛当下的日子只是过渡,真正的生活在别处。殊不知岁月最擅长偷走我们的"以后",留下满地的"当初"。
也许不必等到两鬓斑白,不必等到功成名就。乡下的小院不在远方,而在心上。
阳台上种几盆花草是微缩的田园,周末去郊外走走是短暂的归隐,读一本田园诗集是心灵的放牧。
若真有一天,你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院门,请记得:
生活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在你决定开始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小院可以等,但心中的那份宁静与欢喜,何不现在就播种?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青木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