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可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20:26 2

摘要: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基本上都是有发达的农业,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乎着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稳定。

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基本上都是有发达的农业,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乎着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稳定。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五方面任务聚焦农业现代化,体现建设农业强国“五个强”的要求,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

实现目标需要聚集资源要素、汇聚各方力量,重点抓好规划任务落实。

通过设施、技术、装备、政策、制度等5个基础的建设,高水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让十几亿人在吃饭问题上不受制于人。特别是要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的自主可控,还要推动农机、(包括无人机的运用)农艺等全面融合,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等。

逐渐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像无人机自动喷洒农药、北斗导航拖拉机精准播种、AI摄像头分析病虫害等都是科技应用于农业的体现。

完善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引导农业生产合社的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活权赋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是守牢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

发展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农业精准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现代农业全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畅通城乡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流动渠道,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引导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现在逐渐形成了全民关心,社会广泛参与农业领域,国家高度重视的大好局面。中国农业强国的建设,国家、社会和农民齐心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

来源:随机齐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