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的“小马扎”唠嗑,道出了基层善治的“柔软哲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20:24 1

摘要:天气回暖,小区里广场上“晒阳阳”的老人小孩又多了起来。小马扎一摆,大家围坐一圈,天南海北、家长里短唠一会儿。笔者身处其中,发现原来解不开的心结聊一聊也能理出头绪,原来看似“难搞”的矛盾竟也有巧解法。

天气回暖,小区里广场上“晒阳阳”的老人小孩又多了起来。小马扎一摆,大家围坐一圈,天南海北、家长里短唠一会儿。笔者身处其中,发现原来解不开的心结聊一聊也能理出头绪,原来看似“难搞”的矛盾竟也有巧解法。

倘若把“小马扎”用到基层治理工作中,一些问题会不会就迎刃而解了呢?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区就创建了“小马扎议事厅”,把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水、电、暖等“急难愁盼”问题放到“小马扎议事厅”商量解决,实现了 “三不出” 治理模式:小事在楼道里聊开了就解决,大事在小区里议透了就落地,难事在社区层面协调资源就破题。大家发现,曾经 “踢皮球” 的问题,在小马扎圈里“踢不动”了——因为干部就坐在身边,问题就摆在明处,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一个小马扎,凭啥能让居民从 “冷眼旁观” 变成 “主动支招”?为啥家长里短中能聊出矛盾化解的 “秘方”?答案藏在最朴素的治理逻辑里:当干部愿意和群众同坐小马扎,当问题解决从 “会议室” 搬到 “家门口”,信任的种子就发了芽,治理的难题也就有了 “金钥匙”。

4月8日,呼和浩特召开了一场特殊的社会工作会议。这场会议“围了个圈”,基层干部、“两企三新”等代表与市委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聊实际情况,讲实际问题,寻找切实解决办法。在这场没有主席台、不读讲话稿的“非正式场景”下,回民区阿吉拉沁社区书记姚艺璇把“自建井”管理问题搬上桌面;清水河县五良太乡菠菜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静把农村快递上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送”到会场;玉泉区鄂尔多斯路街道蓝宇社区网格员徐瑞广则道出了社区环境卫生整治中综合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

沾泥带土的问题抛出来,怎么办?参会部门负责人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姚艺璇刚说完“自建井”无人管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就接过话茬,叮嘱建立机制,解决类似问题。菠菜营村快递上门实现难,在座的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朗表示将与菠菜营村建立联系......“问题不绕弯子,回应不打官腔,办法不悬空架子,这场没有‘官话’的座谈会,像极了社区的‘小马扎议事厅’”。

为什么市委书记会参与基层治理的座谈会?为什么要与基层工作人员面对面?笔者忍不住顺着“小马扎”的思路分析了一番。

基层治理是 “千条线穿一根针”,难就难在 “针” 的方向是否对准群众的 “衣眼”。市委书记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与基层干部面对面说问题、找对策,就是要从基层“沾泥带土”的问题中找到基层治理的“衣眼”,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基层干部明白解决基层治理的问题要蹲下身来,在人们喜欢的愿意接近的高度,“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小马扎的“魔法”,本质是拆掉了“隔心墙”。在传统会议室里,座次、流程、话术往往形成无形的距离,而小马扎围成的圆圈里,人人都是 “平等的参与者”。这种平等,让治理工作回归了最本真的逻辑 —— 不是 “我要管你”,而是 “咱们一起商量怎么过好日子”。当干部愿意把笔记本换成 “小马扎使用手册”,把 “走访记录” 变成 “家常聊天录音”,人们就会从 “观望者” 变成 “合伙人”。

就拿金桥“双创”示范区来举例,通过将党建工作与园区企业需求、营商环境建设相结合,建立“3S党建联合体”、重大项目“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等机制,助力企业高效发展。这几年累计实现销售总额近75亿元,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6家,知识产权与专利数量总数达到了1420项。

服务好的前提是学会沟通。基层治理需要更多 “小马扎式” 的沟通载体 —— 可以是凉亭下的石桌,也可以是微信群里的 “议事角”,关键是让群众知道 “意见有人听、诉求有人办”。如此反复,基层的形象才能树起来,大伙的信任才能建起来,“治理”能力才能提起来。

怎样让基层队伍强起来,有能力解决问题,还有能力服务好群众,这既要给基层 “减负”,减掉那些虚头巴脑的考核;更要 “增能”,通过这样的座谈会、培训等,让基层干部学会用接地气的方法和语言解难题,用创新的方法破困局。这几年,呼和浩特在这些方面也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就说我们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现在薪酬总额执行社区三岗十八级工资,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还畅通了晋升渠道。如果大家到社区办事就会发现,现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已经换成了年轻人、新面孔。

基层治理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也是关系每个人生活实际的件件小事。把老百姓的事装进心里,“在更实、更管用上下功夫”,在“关键考验上见真情”,老百姓才能满意。

“小马扎扎在地上,治理力长在心上。” 一个小小的马扎,“摆”出的是 “以人民为中心” 的治理哲学 —— 它提醒我们,基层治理不需要华丽的口号,只需要俯下身的倾听、实打实的行动;不需要 “高大上” 的模式,只需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重要事。

期待更多地方搬起 “小马扎”,放下 “官架子”,让治理回归服务本质。毕竟,最好的民生答卷,从来不是写在文件里,而是写在群众的笑脸上、记在老百姓的心坎里。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