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日本媒体的一系列举动引发广泛关注。先是《文春》周刊详细报道南京大屠杀,以战犯忏悔、多方资料证实这场惨剧;后有美国媒体报道 731 部队暴行,让日媒陷入舆论危机。令人咋舌的是,这些基于事实的报道,竟令部分日本网民 “破防”,评论区满是对媒体的指责与对历史的
近期,日本媒体的一系列举动引发广泛关注。先是《文春》周刊详细报道南京大屠杀,以战犯忏悔、多方资料证实这场惨剧;后有美国媒体报道 731 部队暴行,让日媒陷入舆论危机。令人咋舌的是,这些基于事实的报道,竟令部分日本网民 “破防”,评论区满是对媒体的指责与对历史的否认,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文春》报道中,一位侵华日军老兵忏悔自己从普通工人变成施暴恶魔,这样的真情流露却遭日本网民质疑。有人抛出 “南京人口论”,称 “当时南京仅 20 万人,30 万遇难者是谎言”,这种罔顾史实的言论,竟获 7000 多人支持。可事实是,南京大屠杀前,南京人口超百万,既有大量常住人口,又有众多逃难者。1938 年,美国传教士魏特琳日记记载,她亲眼见证的遇难者超 4 万人;1946 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调查认定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 30 万。铁证如山,却抵不过部分日本网民的固执与偏见。
面对江东门万人坑的考古证据,仍有日本网友狡辩 “真有大规模屠杀,哪能没证据?” 但 1984、1998、2006 年在同一区域的三次考古,挖出的遗骨层层叠叠,至少 7 层,208 具遗骸上清晰可见枪击、砍杀等非正常死亡痕迹。史料也明确记载,1937 年 12 月 16 日,日军在江东门空地,火烧民房照明,用机枪扫射,致上万人死亡,红卍会收尸记录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这些铁证,在部分日本网民眼中,竟成了视而不见的 “不存在”。
美媒报道 731 部队暴行后,日媒的反应令人震惊,宣称 “731 部队是在推动医学发展,中国人应当感激!” 这般颠倒黑白的言论,是日本右翼势力数十年来推行历史修正主义的恶果。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日本教科书逐步淡化甚至删除 731 部队内容,用模糊措辞替代,导致大量日本年轻人对这段罪恶历史一无所知,在他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中,日本被描绘成战争受害者,而非侵略者。
日本社会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知与否认,根源在于系统性的历史修改。2025 年日本教材,“侵略”“加害” 等词删掉一半以上,731 部队被简单说成 “防疫给水部”,卢沟桥事变被歪曲为 “中方先开的枪”,万家岭战役中日军惨败的事实也被删除。极右翼 “参政党” 在国会占据席位,其党魁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还宣扬 “拥核” 主张。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年轻人,面对真实历史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抗拒,甚至在网络上发泄怒火。
但值得欣慰的是,也有一些日本年轻人开始觉醒。《南京照相馆》热映后,中国网友跨国 “讲道理”,将日军暴行影像、东京审判证据档案展示出来,不少日本年轻人看到紫金山下尸堆的彩色画面后,深受触动,一些曾发布错误言论的账号选择删帖,还有人感慨 “教科书里压根没讲过这些!”TikTok 上兴起 “历史打假挑战”,00 后们查阅靖国神社里战犯签署的活体实验文件,发现 731 部队指挥官石井四郎亲笔写下的 “用中国俘虏做鼠疫实验” 内容。部分日本网友看完证据后,留言道歉,承认被父辈、祖辈欺骗。
全球开发者制定《历史认知算法准则》,中国驻日使馆联合韩国建立 “战争记忆数字联盟”,用 AI 修复 12 万份罪证影像,这一系列行动,让真相愈发清晰,也让那些试图掩盖历史的人无处遁形。历史不会因教科书的篡改而消失,江东门遗址的累累白骨、幸存者的血泪回忆、国际社会的多方考证,都是对历史否认者最有力的回击。
部分日本网民因日媒报道侵华历史而 “破防”,看似是对媒体的不满,实则是长期被错误历史观洗脑,面对真相冲击时的本能抗拒。但真相不会被掩埋,越来越多的证据与觉醒的声音,正一点点撕开日本右翼势力编织的谎言,让那段惨痛历史以真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希望日本社会能早日正视历史,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避免重蹈覆辙。
来源:国学新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