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又来借车?这都第几次了?"同事小王皱着眉头,推了推眼镜。
"习惯了,"我笑着收拾桌上的文件,"反正他每次用完都加满油,车也洗得干干净净。"
"你也真是的,这么好的车,就不怕他开坏了?"
我抬头,望向窗外停车场那辆并不算豪华的白色轿车,耸了耸肩:"不过是台普通的车而已。"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正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让我的职场之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1
那是我进入公司的第三个月,刚刚用攒了两年的钱和父母的资助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
那天下着大雨,我正准备开车回家,一个瘦高个子的男生匆匆跑来,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滴落。
"你好,我是技术部的李明,我们见过几次。"他微微喘着气,"能借用一下你的车吗?我妈突然生病住院了,现在打不到车,公交太慢..."
我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思考,手中的钥匙已经递了出去:"需要我送你去吗?"
"不用不用,你先回去吧,明天我一早就还给你。"他接过钥匙,眼中满是感激,"真的太谢谢了!"
看着他匆忙跑向我的车,我心里忽然有些忐忑。毕竟那是我的新车,借给一个只见过几面的同事,是不是太草率了?
然而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公司,就看见李明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车已经还给保安了,钥匙在这。"他把钥匙递给我,"昨晚真是麻烦你了,我已经把油加满了。"
我接过钥匙,惊讶地发现车子不仅加满了油,甚至比我借出去时还要干净。
"不客气,你妈妈怎么样了?"我随口问道。
"已经好多了,医生说没什么大碍。"他笑了笑,"改天请你吃饭。"
就这样,我和这个叫李明的男同事有了第一次接触。他看起来普普通通,穿着朴素,说话温和有礼,是那种在公司里会被轻易忽略的类型。
02
之后的日子,李明开始时不时地找我借车。理由各不相同,有时是接父母,有时是去郊外办事,有时则是临时有个约会。
"这次能借我用一下吗?就今晚,明早准时还。"他站在我的工位旁,手里捧着一杯刚买的咖啡。
"可以啊,"我从包里掏出钥匙,"不过明天我要早点用车。"
"没问题,七点前就还给你。"
这样的场景渐渐变得熟悉,差不多每两周一次。公司里的同事开始注意到这一点,私下里对我说三道四。
"老张,你也太好说话了吧?"财务部的小刘在茶水间拦住我,"那个李明三天两头借你的车,你就这么放心?"
"他挺守信用的,每次都按时还,还会加满油。"
"那也不能总借啊,他自己怎么不买车?"小刘撇了撇嘴,"你这不是当冤大头嘛。"
类似的话我听了不少,确实,我心里也有些不情愿。但每次看到李明诚恳的表情,想到他用完车后总是会细心清洁,我就无法拒绝。
"你不觉得奇怪吗?"市场部的陈经理某天在电梯里问我,"公司这么多人,他怎么总找你借车?"
"可能因为我脾气好吧。"我笑着回答。
"或者是因为你的车最好开?"陈经理意味深长地说。
我摇了摇头:"我那车很普通,公司里比我车好的多了去了。"
随着借车次数的增加,我和李明之间也渐渐熟悉起来。偶尔我们会一起吃午饭,聊聊工作和生活,但也仅限于此。
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更多是询问我的情况,听我抱怨工作上的琐事。每当这时,他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给出一些建议,大多数时候则是鼓励我坚持自己的想法。
"其实你很有想法,"他某次对我说,"只是缺少表达的机会。"
我笑了笑:"普通员工而已,哪有那么多机会。"
他没有接话,只是微微点头,眼神中似乎有些我看不懂的东西。
03
转机出现在我入职第八个月。公司准备竞标一个大项目,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令我意外的是,部门经理竟然点名要我参与,甚至担任小组负责人。
"为什么选我?"我不解地问。
"你之前提交的几份报告很有见地,"经理说,"而且我听说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值得一试。"
这个项目极具挑战性,我带领的小组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期间,李明借车的频率明显下降了,他似乎知道我正忙于项目,不想增添我的麻烦。
"最近太忙了吧?"某次偶遇,他递给我一杯咖啡,"项目进展如何?"
"还行,就是压力有点大。"我接过咖啡,感激地笑了笑。
"你会做得很好的,"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相信自己。"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们的方案最终赢得了客户的青睐。项目成功签约,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作为小组负责人,我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很快就获得了晋升,从普通员工变成了主管。
"恭喜啊!这么快就升职了!"同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但我也听到了一些窃窃私语。
"他凭什么升这么快?"
"肯定有后台,否则怎么可能才来不到一年就当上主管?"
这些声音让我有些不安,但我选择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三个月后,我再次收到晋升通知,直接跳过了经理级别,成为了部门总监。这次晋升引发了更大的震动,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总监,听说下周要参加高层会议?"李明某天在茶水间碰到我,笑着打招呼。
"嗯,有点紧张,"我承认道,"感觉太快了,担心自己能力不够。"
"你比自己想象的要优秀得多,"他认真地说,"就做你自己就好。"
他的话给了我一些信心,但我心里仍有疑惑:为什么公司会这么重用我?难道真如同事所说,我有什么"背景"吗?
04
那天是我第一次参加高层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公司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讨论进行得很顺利,我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得到了不少赞同的目光。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陆续离开,公司的老总何总突然叫住了我。
"张总监,能单独聊几分钟吗?"
何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气质沉稳,在业内颇有威望。虽然我进公司以来见过他几次,但还是第一次和他单独交谈。
"何总,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我有些紧张地问。
"别紧张,"他微笑着示意我坐下,"我只是想听听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我松了口气,开始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何总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或提出问题。交谈中,我感到他对我的评价似乎远高于我的预期。
"你的思路很清晰,"何总赞许地说,"难怪会得到这么多好评。"
就在谈话即将结束时,何总忽然话锋一转:"对了,小李经常借你的车,你知道他是谁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一愣。李明?他不就是技术部的普通员工吗?
我一脸茫然,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小李走了进来。
"爸,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李明对何总说道,然后转向我,微微一笑,"张总监,会议还顺利吗?"
我的大脑仿佛当机了。李明...叫何总...爸爸?这意味着...
"看来你还不知道,"何总笑了,"这是我儿子,公司未来的接班人。不过他坚持要从基层做起,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
我震惊地站在原地,回忆起过去所有的借车经历,所有的聊天,所有的"偶遇"...突然间,一切都有了新的意义。
"我...我不知道..."我结结巴巴地说,感到一阵晕眩。
"没关系,"何总拍了拍我的肩膀,"他很欣赏你,说你是少数几个凭真本事工作的人。你的每次晋升都是凭实力获得的,这点你大可放心。"
我看向李明,他的表情依然平静,但眼中有一丝歉意。
"谢谢何总的信任,"我努力保持镇定,"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先回去工作了。"
走出总裁办公室,我的心情无比复杂。这段时间的升职,到底是因为我的能力,还是因为李明的关系?我一直自豪的职场成就,是否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
05
那天下班后,我独自一人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厅坐着,试图理清思绪。没想到李明推门而入,径直走向我的座位。
"可以坐这吗?"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欠你一个解释,"他坐下后,直视着我的眼睛,"首先,我要道歉,没有告诉你我的真实身份。"
"为什么要瞒着我?"我问,"难道就是为了考验我?"
李明摇摇头:"一开始确实是个巧合。那天我确实需要车送我母亲去医院,而你恰好是停车场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后来...我发现你与众不同。"
"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我进公司后,借过很多人的车,"他苦笑道,"大多数人在得知我是何总的儿子后,态度立刻变了。有的变得过分热情,有的则故意疏远,唯恐被人说闲话。只有你,从始至终都把我当成普通同事。"
我沉默了片刻:"所以我的升职...?"
"完全是基于你的表现,"他认真地说,"我确实向父亲推荐了你,但那只是让他注意到你。之后的每一步,都是你凭实力赢得的。你可以去问任何参与决策的人,他们会告诉你同样的答案。"
看着他诚恳的眼神,我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回想起来,那些项目确实是我用心完成的,提出的方案也的确解决了公司面临的问题。也许李明的推荐只是一个契机,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是我?"我还是不解,"公司里比我优秀的人很多。"
"因为你真实,"李明微笑着说,"你不戴面具做人,工作中也从不弄虚作假。这在职场上很难得。"
"那借车呢?为什么一定要借我的车?"我问出最后一个疑问。
李明笑了:"一开始是巧合,后来...我承认,我是故意的。我借过公司很多人的车,有的人表面答应却找各种借口推脱,有的人借我车后就开始巴结我,希望获得好处。只有你,既不拒绝也不巴结,还总是担心我有没有麻烦。"
我想起每次他借车,我都会嘱咐他小心驾驶,遇到问题随时联系我。原来这些在他眼中如此与众不同。
"我本来打算过段时间就告诉你真相的,"他继续说,"没想到父亲先说了出来。"
"你父亲知道你借我车?"
"他知道我借过很多人的车,"李明笑着解释,"这是我们约定的一部分。他让我从基层做起,体验普通员工的生活,而我提出要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公司里的人。借车只是其中一种。"
听完他的解释,我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这不是什么精心设计的考验,只是一个想要真实了解公司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观察人心。而我,恰好成为了他眼中的特例。
06
知道李明真实身份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曾经的随意和轻松被一种微妙的距离感所取代。
公司里的人也渐渐得知了李明的身份,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些曾经对他爱答不理的同事开始频繁邀请他参加各种活动。
"感觉怎么样?突然成为公司的焦点?"某天午餐时,我半开玩笑地问他。
"很假,"他皱着眉头说,"之前我就是个普通技术员,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太子爷'了,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过去几周,我也经历了类似的待遇变化。有些同事开始猜测我和李明的关系,甚至有传言说我是他的"心腹"。
"你呢?"他反问我,"觉得我欺骗了你吗?"
"一开始有点,"我诚实地回答,"但现在想想,你也没说过谎,只是没有主动告诉我而已。"
他点点头:"我担心一旦你知道我的身份,我们之间就会变得不一样。"
"现在不也变了吗?"我笑了笑。
"是啊,"他叹了口气,"但希望不会变得太多。"
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适应了新的处境。工作上,我依然全力以赴;与李明的关系,也逐渐回归自然。只是现在,我们之间多了一层理解和尊重。
一个月后,公司组织了年度团建活动。在海边的烧烤派对上,李明主动走到我身边,手里拿着两瓶啤酒。
"介意我坐这吗?"他问。
"当然不,"我接过啤酒,"这片沙滩还挺舒服的。"
我们并排坐着,望着远处的海平面,一时无话。
"知道吗,"他打破沉默,"我一直很羡慕你。"
"羡慕我?"我惊讶地看着他,"开玩笑吧?你可是何总的儿子。"
"正因如此,"他苦笑道,"我的人生早已被规划好:名校毕业,进入家族企业,逐步接管公司...我从来没有真正选择的机会。"
听着他的话,我第一次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即使是"太子爷",也有无法言说的压力。
"但你选择了从基层做起,"我指出,"这不是你自己的决定吗?"
"是的,这可能是我为数不多的'反抗'之一,"他笑了笑,"我想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了解这里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仅仅作为老总的儿子被人奉承。"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工作,关于理想,关于未来。在这次谈话中,我终于看到了李明面具下的真实一面:一个被期望和责任束缚,却依然想要寻找自我的年轻人。
"你借了那么多人的车,最后怎么还是经常借我的?"我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因为你的车最干净,"他开玩笑地说,然后认真起来,"说实话,因为你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不期待回报。那种无条件的信任,在职场上很难得。"
听到这话,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信任,竟是如此珍贵的礼物。
07
时光飞逝,一年后的某个周五下午,我正准备下班,李明突然出现在我办公室门口。
"周末有空吗?想请你吃饭,"他微笑着说,"庆祝你升职为副总裁。"
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继续凭借自己的能力向上攀升,最终成为公司的副总裁。而李明,也正式接管了公司的一部分业务,不再隐藏自己的身份。
"好啊,"我答应道,"去哪吃?"
"先去兜风怎么样?"他提议,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问,"能借我开开你的车吗?"
我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现在你都开上限量版跑车了,还跟我借车?"
"你那辆车手感好,"他笑着说,"而且...怀旧嘛。"
我从抽屉里拿出车钥匙,丢给他:"记得加满油。"
"一定,"他接住钥匙,眼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就像从前一样。"
走出公司大楼,阳光正好。停车场上,李明的豪车和我的普通轿车一前一后地停着,形成鲜明对比。但此刻,这些外在的差异似乎都不再重要。
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连接,从来不是金钱或地位,而是那些看似平凡却真诚的互动:一次借车,一句问候,一个不经意的微笑...
也许,正是这些微小的真诚,编织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美丽的际遇。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