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航天领域科研人员赵学军,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拉拢策反。回国后,赵学军接收境外间谍机构任务指令和回传情报信息,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资料。2019年6月,北京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赵学军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
1.航天专家向境外组织传递涉密资料被判刑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航天领域科研人员赵学军,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拉拢策反。回国后,赵学军接收境外间谍机构任务指令和回传情报信息,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资料。2019年6月,北京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赵学军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赵学军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2.基层公务员向境外组织提供涉密文件被判刑
2016年12月,新疆某地一名基层公务员韩潇在外出旅游时,通过手机交友软件结识了当地一名“网友”。对方抛出金钱诱惑,要求韩潇提供当地敏感信息,指挥其搜集党政机关涉密文件。韩潇在明知对方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的情况下,为获取高额报酬,仍铤而走险继续搜集提供涉密文件。2019年3月,韩潇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4年。
3.科研机构博士生向境外间谍泄露涉密研究结果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科研机构博士生董某在实习期间,违反保密制度将手机带入涉密办公场所,并将含有涉密场所信息的自拍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炫耀,导致董某的涉密工作特征、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泄露。后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贴靠拉拢,通过监听其手机获取信息,引诱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涉密研究成果。国家安全机关果断出击,及时截获含有涉密信息的邮件,有力维护国家安全。
4.造谣抹黑我国家形象,移民中介被查处
2021年10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移民服务公司”通过办理旅游签证等方式将移民客户运作出国。待“客户”出国后,该团伙威逼利诱“客户”伪造户口本、拘传证、强制堕胎证明等“证件文书”,公开宣称自己“在国内遭受迫害”,以“无中生有”的所谓“罪证”造谣抹黑我国家形象。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移民服务公司”骨干郑富兴、王培月采取强制措施。
5.高校学生被反华势力渗透危害国家安全
田某系河北某高校新闻系学生,自幼受境外反华媒体宣传熏陶,形成反动思想。田某在任某西方知名媒体北京分社实习记者及多个境外反华敌对媒体驻京记者期间,大量接收活动经费,介入炒作多起热点敏感案事件,并大肆传播各类反宣信息和政治谣言,秘密搜集提供污蔑抹黑我国的所谓“证据”,对我国进行恶毒攻击。2020年8月,国家安全机关侦破这起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及时斩断境外反华敌对势力的犯罪触手。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年间持续为境外间谍提供密件信息被判死缓
某市国家机关处级工作人员岳某某被境外间谍攀拉,并以金钱利诱手段策反发展。此后,岳与3任境外间谍保持长达10年的情报关系,通过窃取复制钥匙潜入办公室对机密文件进行拍照及拷贝等方式,先后窃取7400多份文件资料,其中包括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文件500余份,涉及新型武器装备等核心内容,并以此获取间谍经费约100万元。经法院审理,岳某某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7.涉外部门干部提供大量国家机密被以间谍罪判处死刑
章某某案发时任某涉外部门处长。某国间谍情报机关在章某某妻子留学期间将其拉拢策反发展,并借其刺探章获取大量工作机密。章在境外任职期满回国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通过公开外事交往主动与章直接接触并实行拉拢渗透,双方开始频繁私下会面。章收受礼品和活动经费,并按要求向对方提供大量我国涉外部门核心内部机密,彻底被策反。最终,法院以间谍罪判处章某某死刑,判处其妻有期徒刑十年。
8.某机关干部境外被胁迫策反,回国后第一时间自首被免责
某边境城市国家机关副科级干部李某某赴某国考察,入关时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带离强行搜查盘问。对方以莫须有的理由强行对李开具行政处罚,并胁迫李签下为对方服务的保证书。回国后,李第一时间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自首。通过对其政策宣讲、思想教育,李如实讲述其在境外被胁迫策反全过程,并积极配合我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宣传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我国家安全机关对李某某不予追究。
9.境外人员“友善”接近非法窃取我国海洋水文数据
2019年,黄某带领数名外籍人员以“免费安装海水质量监测设备”为名,在辽宁大连张先生的海参养殖场安装了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海空监控摄录设备。张先生发现相关数据被传输至境外,便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经鉴定,境外人员在我国海域非法安装监测设备,对我国海洋权益及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辽宁省国家安全机关对黄某及数名外籍人员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收缴其监测设备。
10.某航空公司数据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网络攻击窃取
2020年1月,国家安全机关接某航空公司报告信息系统异常,在技术检查中确认其遭到网络武器攻击,多台重要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被植入特种木马程序,部分乘客出行记录等数据被窃取。另有多家航空公司信息系统遭到同一类型的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取。经调查,相关攻击活动由某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谋划实施,其在攻击中利用航空公司多个技术漏洞和网络设备以隐匿踪迹。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协助有关航空公司全面清除被植入的特种木马程序,调整技术安全防范策略,强化防范措施,制止危害进一步扩大。
11.某境外咨询调查公司秘密搜集窃取航运数据
2021年5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境外咨询调查公司承接所在国家大量情报搜集和分析业务,通过网络、电话频繁联系我国大型航运企业、代理服务公司的管理人员,以高额报酬指使我国境内数十名人员搜集提供我国航运基础数据、特定船只载物信息数据等,并提供给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对有关境内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并责令所在公司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和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同时,依法对该境外咨询调查公司有关活动进行查处。
12.境外机构窃取我国生物物种资源被群众举报
境外某非政府组织,以开展生物物种相关调研为名在我国招募志愿者,大肆搜集各地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并要求参与者通过专用手机软件上传采集到的数据,相关数据被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境外,对我国生物安全、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后不久,有群众拨打12339举报受理电话进行举报,国家机关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及时查明并开展相应防范措施,有效制止我国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外泄。
来源:珠海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