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聚焦小动力、小储能电池领域 利维能产能利用率达80%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7:54 1

摘要:利维能成立于2018年7月,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背后有着强大的资本支持,由红杉资本、杉杉股份、南谯城投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达13亿元,资产规模超20亿元。

摘要:利维能成立于2018年7月,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背后有着强大的资本支持,由红杉资本、杉杉股份、南谯城投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达13亿元,资产规模超20亿元。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安徽站)一行到访利维能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10日讯(林音 旭东 安徽合肥报道)当前,伴随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深水区,锂电池技术路线从“单一化扩张”转向“差异化竞争”已成为行业共识。

4月10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安徽站)一行到访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简称“利维能”),与副总经理闫建忠、韩秀章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实地调研参观展厅及生产工厂,了解利维能在电池领域的差异化打法。

差异化发力,势头强劲

资料显示,利维能成立于2018年7月,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背后有着强大的资本支持,由红杉资本、杉杉股份、南谯城投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达13亿元,资产规模超20亿元。

历经多年发展,当前,利维能已成为电池新能源行业内的佼佼者,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六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通过工信部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认定。

利维能副总经理 韩秀章

从产品来看,当前利维能主要生产26700圆柱电池。韩秀章表示:“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一尺寸发力,主要基于当时市场主要做26650,但能量密度主要在3Ah左右,我们想要做到4Ah,给电动两轮车配套,如果采用26650就要搭配高端材料,但成本上又无法兼顾,基于这个情况,我们选了26700这个尺寸。”

利维能副总经理 闫建忠

在交流中,闫建忠介绍,利维能该型号产品具有尺寸结构灵活、长寿命、安全、一致性好等优势,循环寿命约为同类26650/32700电池的1.7倍。因独特的尺寸设计,可使用常规材料来实现产品的超高性价比。

从便携式储能、户用储能,到通信和基站储能,再到城市出行、工业搬运和铅酸替代等场景,都有利维能电池的身影。其中,在便携式储能电池市场,利维能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0%,成功登顶该细分领域龙头宝座。

从客户来看,利维能电池已为安克创新、铂陆帝、博力威、小牛电动、新日、爱玛、诺力等众多行业知名品牌配套供货,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在2025年一季度,公司订单同比增长62%,当前在手订单充足。”在交流中,韩秀章介绍,利维能当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 左右,且随着二期新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还将持续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韩秀章看来,受便携式储能、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影响带动,我国小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利维能规划合理且逐步扩张。公司总占地面积335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102亩,3GWh产能已建成投产,自投产以来,累计出货圆柱电芯超过4亿支,累计产值突破25亿元,稳定就业700余人;二期占地233亩,规划产能6GWh,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26年全部达产。随着二期项目的推进,企业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将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利维能电池生产线均为车规级的“四化”水平,全部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物流智慧化、环境标准化,能够稳定提供质量高、安全性能可靠的电池产品。

创新力驱动,战绩斐然

除了差异化竞争,利维能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公司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团队,由高级工程师领衔,团队成员汇聚了材料科学、电化学、工程设计等多领域专业人才,现有研发技术人员60人以上,硕士学历以上占45%,本科学历占40%。大部分技术人员来自国内一流的锂电制造企业和汽车行业,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公司还积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建立紧密联系,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等方式,不断汲取前沿技术理念,拓宽研发思路,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在产品研发上,利维能成果丰硕且特色鲜明。以圆柱电芯为例,公司的26700产品矩阵丰富,涵盖铁锂和锰铁锂两种化学体系,先后推出容量型和倍率型共6款型号,满足了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其中,4.0Ah圆柱电池具备优良的循环性能、较好的低温性能和优异的倍率性能;4.6Ah圆柱电池在循环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方面表现突出,且具有高安全、高能量、长寿命的特点。

另外,在技术创新赋能下,利维能在半固态电池和超充短刀电池等前沿产品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虽然全固态还有很长时间,但是我们软包半固态电池已经量产,铁锂体系能量密度达到220Wh/kg。”同时,闫建忠还透露,近日,公司第二代固态电池已正式登场,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比主流三元锂电池高出约30%,同时,该款电池使用温域横跨140℃,可在极寒、高温等极端环境下平稳使用。

除了在固态电池领域发力,在超充电池领域,利维能超充型方形75Ah产品(短刀)拥有持续4C充电、6C放电能力,能够12min充电80% SOC,可应用于特殊车辆、UPS以及需要快速蓄电备电等场景。

“超快充放的本质是要实现锂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快速转移。”韩秀章透露,利维能超快充放的实现,主要得益于电池结构与材料体系的协同创新,达到了1+1>2的效果。其进一步介绍,双侧偏中心极耳搭配特殊端子构成了大电流通过的能力骨架,配合直焊工艺搭建起了一体化大电流可以流畅通过的平台。正电极采用充分纳米化和体相掺杂的铁锂,通过碳管可以实现锂离子的快出快进,负电极采用包覆碳化人造石墨,满足锂离子快速进出负极 ,并采用高电导率电解液 ,电池结构和材料体系的协同作用,可以功率密度提升3倍以上,并可以保持长循环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利维能二期项目规划产品为半/固态软包、超充短刀和圆柱系列电池,主要用于消费级储能产品、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和低空飞行器领域,目前短刀产品已在特种车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半固态电池也与澳大利亚/欧洲户储领域的客户签署了合作协议,大圆柱产品则以拓展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实现资源协同的最大化。

结语:

展望未来,利维能目标明确,成为有温度、持续创新、国际化的绿色能源供应商。

在产品技术方面,利维能计划完成固态电池研发并实现量产,持续巩固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重点突破欧洲户储、北美商用车及东南亚轻型电动车市场。

在应用场景上,利维能将继续实行差异化战略,聚焦小动力、小储能市场;以便携储能、家庭储能、通信储能、共享两轮、换电两轮为基本盘,在现有客户基础上,抢占增量市场;积极求取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特种车辆领域的商机;以人工智能作为业务补充面,重点围绕AGV、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机器领域,培育新的增长极,提高公司收益空间。

聚焦差异化打法,在技术创新上加码蓄力,在市场开拓上延伸布局,有着明确未来规划的利维能正稳步驶向更广阔的电池新能源市场,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

2025年,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发起并举办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活动迎来了第12个年头。

12年来,调研采访团走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采访两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新一届调研采访行活动,我们依旧将坚守初心,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来源:电池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