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承到创新,澳门中医药“牵手”全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0 17:35 1

摘要:本澳为持续深化中医药产业体系建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亦不断透过与海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邀请中医药名家、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协同创新,希望共同推动中医药领域产、学、研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和文化传播,希望为提升本澳中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凝智聚力。

中医药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正在成为澳门融入国家战略的

重要产业纽带

本澳为持续深化中医药产业体系建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亦不断透过与海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邀请中医药名家、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协同创新,希望共同推动中医药领域产、学、研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和文化传播,希望为提升本澳中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凝智聚力。

日前,国医大师刘敏如受邀来澳参加“第五届中华中医药百年传承智库论坛”,多位刘敏如的弟子亦到会,深入交流中医药创新和发展。其中,已在澳门执业的中医生萧健添,多年前通过考核成为刘敏如的学生,在中医药临床诊治方面得到了精进,并希望将优秀的国医经验和文化,以澳门为窗口,实现传承的同时,促进国际化推广。

以现代科技赋能中医药发展

澳门中医生萧健添

“还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时,澳门市民对于中医十分信任。但随着社会发展加速,大家希望看病的效率能有所提高,就会觉得中医见效比较慢。”萧健添坦言,这就要求澳门中医生不断增进医疗水平、优化诊疗模式从而不断提升疗效

于是,听闻刘敏如在澳门中医生群体招收徒弟,萧健添参加了考核并成功入围。“拜师之后,刘敏如教授在中医临床方面给予了充分指导,她一生行医的经验可以说毫无保留传授给了弟子”。

萧健添说,无论是读书还是行医,在澳门很难得有和国医大师密切接触和学习的机会,这段经历对于他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刘敏如教授传承的经验,对中医临床疗效发挥作用是很重要的。当我们的中医技术能够高效并成功医治好病人,令患者相信中医的效果,对于中医传承而言是最直接的帮助”。

中医药从古至今也在众多国医圣手的经验传承中,逐步用科学解构,从而取其精华、促其创新、使其发展。“中医药历史非常长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提炼精华部分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赋能能够令中医药最大化发挥效用。”萧健添表示,因此中医生也要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用现代知识装备自身,以现代眼光实现进步。

冀中医“走出去、放眼看”

第五届中华中医药百年传承智库论坛 (图源:MO市民)

当天举行的论坛也围绕中医药百年传承展开,邀请了来自内地及澳门中医药业界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这是很好的和内地中医药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内地人口基数大,所遇到的病例数量、罕见的病症及中医治疗水平,都比澳门丰富和先进很多。通过此次论坛能和各地专家学者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相信能为澳门中医药业界带来更多新的想法和思考。”萧健添称。

澳门中医药业界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走出去”“放眼看”。萧健添指出,过去他亦有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等参访考察和交流学习,希望博采各家之长,为澳门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图源:横琴在线)

中医药大健康是澳门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澳门也是中华医药文化面向海外传播的重要窗口。“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拥有庞大的外籍人士群体,其外语环境也更有利于与外籍患者的交流,让他们了解中医药及其文化。同时,中医药对很多外籍人士而言是一项新事物,他们可能此前从未接触过,而他们在澳门接受中医药诊治并成功得到治疗,有了亲身体会后,相信他们能更好向其所在国家更广泛地推广中医药及其文化,这也是澳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很好的优势。”萧健添指出。

促进产业升级拓展多元业务为支持本澳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与推广,澳门特区政府近两年先后推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先导资助计划》及《促进中医药产业升级计划》;澳门“二五”规划中,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政策导向,也正推动本地市场向着成熟和国际化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作为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及推进中医药产业园现代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在推动中医药产业聚集产研并行国际化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

琴澳中医药文化街启幕仪式现场 (图源:横琴在线)

截止去年底,中医药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123家当中包括57家澳门企业,占比46%。2024年,产业园通过举办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文化街开街等活动,逐步构建了一个涵盖创新中药研发、生产、检测认证、展示、销售与中医诊疗等多元业态的健康产业生态园。

同时,透过设在中医药产业园的“粤港澳中医药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和“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等平台,将积极帮助企业开展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同名同方药等产品的开发、注册申报和委托生产等业务。

截至2024年12月,中医药产业园共承接了8个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含澳门5个)、14个同名同方药、2个中药创新药、16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开发和注册备案,1个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1个“澳门药品+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跨境委托生产。

而在助力澳企参与《促进中医药产业升级计划》方面,中医药产业园依托下属全资子公司“粤澳药业有限公司”,与4家澳门药企签署研发生产注册服务合同,促进澳门中医药产业升级。

开辟国际市场打造出海平台

中医药产业园亦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及澳门“中葡平台”的优势,积极运用“以医带药”推广模式,持续助力包括澳门企业在内的中医药产品,开展国际注册及海外贸易,以葡语系国家为切入点,逐步开拓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市场。

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医药产业园成功帮助内地和澳门企业完成13款中成药产品在莫桑比克的国际注册,以及11款中成药产品在巴西备案,这些当中已有15款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销售。

澳门作为向葡语系国家推广中医药的窗口,有其历史条件的优势。葡语系国家悠久的医药文化中,视中药为植物药,也一直用于疾病治疗,当地医生认为植物药对人体副作用较低,对化学药并不是那么推崇。基于此,若澳门能把中医药的葡语版翻译好,且本澳法律与葡语系国家法律框架能“对得上口”,相信对澳门中医药出口葡语系国家将会是极佳的机遇。

澳门科技大学 (图源:广东新闻频道)

落户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亦在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转化、本澳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澳门中医药大健康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依托“国际青年中医生交流基地”,产业园持续举办中医药领域的培训、交流、实践等活动,以期进一步向海外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大健康作为本澳四大重点产业之一,无论是出台政策还是平台建设,或是打造向外推广文化的窗口,皆在探索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亦有利于发挥澳门联通海内海外双循环的区位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中医药“借船出海”的一个重要“港口”

来源:澳门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