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朝鲜国营餐厅,一顿吃掉朝鲜月收入的1/10?有食客问觉得金正恩帅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6:35 1

摘要:上海古北黄金城道的街角,藏着一家神秘的朝鲜国营餐厅——平壤高丽馆。推开门,身着高腰朝鲜裙的姑娘们弯腰微笑,用略带“朝鲜腔”的中文招呼:“欢迎光临!”墙上的壁画是平壤街景,电视循环播放着《阿里郎》和《卖花姑娘》,连空气里都飘着泡菜发酵的酸辣味。

上海古北黄金城道的街角,藏着一家神秘的朝鲜国营餐厅——平壤高丽馆。推开门,身着高腰朝鲜裙的姑娘们弯腰微笑,用略带“朝鲜腔”的中文招呼:“欢迎光临!”墙上的壁画是平壤街景,电视循环播放着《阿里郎》和《卖花姑娘》,连空气里都飘着泡菜发酵的酸辣味。

这里的装修仿佛定格在90年代:黄澄澄的吊灯、仿木纹桌椅、卡拉OK设备,以及舞台上的雅马哈电子琴。服务员说,这是“平壤式高级餐厅”的标准配置——“要让客人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但价格却丝毫不“怀旧”。大众点评上,一份海鲜冷面78元,烤肉套餐人均400元起步,晚市甚至能吃到人均500元。若按朝鲜官方统计的年人均收入约8500元(月均约708元)计算,一顿稍体面的午餐就能吃掉当地人月收入的10%

朝鲜姑娘的“双重身份”:服务员与外交使者

餐厅里清一色是朝鲜姑娘,身高165cm以上,妆容精致,笑容标准如AI。她们白天端盘子、倒米酒,晚上换上民族服装秒变“女团”,唱跳《桔梗谣》、跳踢踏舞,甚至翻唱周杰伦和小虎队。表演结束时,还会给过生日的客人送塑料花,全场齐唱“Happy Birthday”——只不过用的是朝鲜腔调的英语

这些姑娘来头不小。她们多是平壤大学的高材生,经层层选拔后被派往中国“赚外汇”。一位姓金的服务员透露:“我们三年不能回国,也不能随意外出。但能为国家作贡献,很自豪。”她们的中文是在上海现学的,点餐、开发票、索要好评一气呵成,甚至能背出南京历史典故

不过,某些话题是禁区。有食客问“觉得金正恩帅吗?”,姑娘立刻紧张摆手:“我们不能讨论领导人。”

菜品争议:是朝鲜风味,还是“东北平替”?

翻开菜单,泡菜、烤肉、明太鱼、神仙锅……看似与韩国菜无异,但朝鲜服务员坚持强调:“我们的食材从平壤运来,不用化学调料!”

实际体验却两极分化:

海鲜冷面里的鱼块被吐槽“长得像植物”,咸到需要挑出浇头单独吃;

生拌牛肉丝鲜嫩,被食客评为“超越鞑靼牛肉”;

松茸烤串和人参酒是隐藏菜单,云南游客认证“比本地野生松茸更鲜”

最魔幻的是“长寿文化”。老鳖鸡汤叫“长寿汤”,人参酒标榜“延年益寿”,连泡菜都被赋予“民族精神象征”——尽管历史学者考证,朝鲜泡菜原型其实源自中国元朝的酱菜

歌舞背后的“软实力战争”

晚7点,灯光骤暗,服务员秒变女团登场。电吉他版《阿里郎》、摇滚风《海阔天空》、踢踏舞版《大河之舞》……表演混搭到让人恍惚。台下美国游客从最初的不屑,到最终跟着节奏拍手,感慨:“这和新闻里的朝鲜完全不一样!”

这种“文化输出”是朝鲜的精心设计。平壤高丽馆的收入80%上缴朝鲜政府,用于国内民生。姑娘们表演时禁止拍照,但若领导批准,可破例拍一张——前提是“展现中朝友谊”

一顿饭,吃出国际政治的“酸甜苦辣”

在朝鲜餐厅,连吃饭都是政治隐喻:

泡菜申遗:韩国将泡菜文化成功申遗,朝鲜则通过餐厅强调“泡菜是我们的民族魂”

酒桌外交:平壤烧酒被捧为“国酒”,但口感粗涩,价格高达168元/瓶——相当于朝鲜普通人7个月工资

美朝暗战:当美国游客质疑“朝鲜没人权”时,服务员用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化解尴尬:“我们只想让客人开心。”

走出餐厅,朝鲜姑娘的笑容瞬间消失,疲惫地靠在墙角。但不可否认,这间餐厅成了中朝关系的微缩镜:

对中国食客,它是怀旧圣地,是《潜伏》《三国演义》培养出的“跨文化共鸣”

对朝鲜,它是外汇窗口,是向世界展示“幸福朝鲜”的舞台;

对美国,它是一面照妖镜,照出意识形态偏见与民间温情的反差。

正如一位食客留言:“在这里,泡菜是不是‘韩国发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和人民之间,本就没有深仇大恨。”

(注:文中部分信息综合自《新民周刊》、网易、新浪网等公开报道)
想体验“平壤风情”?地址奉上:

古北店:长宁区古北路1088号

浦东店:浦东新区松林路357号尊茂酒店内

人均消费:午餐70元起,晚市400元+
友情提示:拍照需申请,别惹服务员聊政治!

来源:百姓识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