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阅现行的山东财经大学校史,可知这所“新大学”,自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财政经济学院。
翻阅现行的山东财经大学校史,可知这所“新大学”,自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财政经济学院。
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和梳理办学历史,充分释放红色校史资源中蕴涵的育人导向、示范和激励功能,在拓展校史文化研究、追溯和传承办学传统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办学历史追溯到1948年的山东省立商业专门学校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要“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到城市”,应该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解放区的教育工作。9月20日,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签署《山东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有重点、有计划的迅速恢复教育工作,以适应建设需要与人民要求。
9月24日,济南解放。10月6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恢复与发展教育的指示》要求,“各地各种性质的中等以上的学校和训练班,应在新解放区和城市,如济南、徐州、潍县、烟台、淮阴等,吸收大批知识青年、旧职员及技术人才到我们学校或训练”。
为尽快培养财经干部,中共华东局委员兼财委主任曾山指示陈先(时任华东财经办事处会计队队长、军管会会计处处长)尽快创办山东省立商业专门学校(以下简称商专),校长由时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顾准兼任,陈先任副校长并主持日常校务工作。自10月2日开始,进行了招生宣传、校舍准备、人员配置等一系列工作,10月5日,在济南市委机关报《新民主报》刊登招生简章。这标志着一所“抗大”式高等学府——山东省立商业专科学校开始创立。
开学之日,共有到校上课者963人(报名2688人,录取1079人);学校还附设银行干部短训学校,共五个班571人;全校学生共1534人。本科下设会计系,包括政府会计科、成本会计科各一个班,以及银行系一个班,暂定一年毕业,共有学生575人。预科以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为招生对象,学习普通会计,设四个班,暂定半年毕业,共有学生388人。
商专设有本科(银行系、成本会计科、交通会计科、政府会计科)、预科和附设银行干部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分一般课程(包括经济学、商业常识、数学和政治常识)和各科课程(普通科教授商业簿记;会计系教授银行会计、成本会计、交通会计、政府会计和审计学)。学校提供的待遇优厚:食宿和学习用品由学校供给,被服自备;学生毕业后由学校介绍至山东解放区各地财经、金融、企业等机关工作,亦可自谋职业。在培养模式上,学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为全国解放事业的顺利推进尤其是接管上海与福建的财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干部资源。
据顾准后来回忆,“商专”是为培养管理大城市的干部而设立的,其实是一所财经干部学校。
1949年初,学校成立团总支委员会,这是济南市第一个成立的团总支。两个月后,团员数量由8名发展到78名。
根据党中央《中央关于军事形势和准备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1949年2月21日,陈先带领800余名师生乘军列离济南下。此后,商专校长由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周光春兼任。
1949年7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整顿专科学校的几项具体规定》,整理合并全省各专科学校。10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决定,本省所有专科学校会计系学生合并来校,包括华东交通专科学校会计队学生117人、山东省政府生产部工业学校会计班学生94人、华东工商干部学校学生61人、山东省立(华东)电信学校会计班学生30人、山东省立农学院会计班学生7人,其他方面26人,并入山东省立商业专门学校,改校名为山东省立会计专科学校,校址在济南市经六纬十二路道德北街67号,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有山兼任校长。
1950年暑假,学校划归华东教育部领导,被列为高等学校之一。1951年初,学校接教育部命令取消“省立”二字,更名为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从此,学校进入正规高等教育新阶段。
1952年10月5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通知,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经济系一起扩大成立山东财政经济学院。这是山东省第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
在随后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学校的主要教育资源于1953年8月合并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少部分教育资源留在山东。
1958年,山东省委决定在省内五所经济财贸类干部学校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山东财经学院。1962年5月至1967年1月,时任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李予昂兼任山东财经学院院长。“文革”时期被迫中断办学,1970年撤销后,学校大部分教育资源到菏泽、滨州两地筹建菏泽师专(现菏泽学院)和北镇师专(现山东航空学院),少部分资源到了1971年开始筹建成立的山东省财贸干部学校。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建校,并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86年山东经济学院财政分院开始筹建(1988年,山东财政学院揭牌)。2011年7月,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
不难看出,从1948年山东省立商业专门学校到1952年山东财政经济学院再到1958年山东财经学院,虽历经合并与更名,但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及学科方向始终围绕财经教育展开,与国家经济建设同频,形成了明确的历史链条。可以断言,山东省立商业专门学校就是山东财经大学办学的源头;山东财经大学正是一所红色基因鲜明、红色血脉绵长的高校。
首任校长是著名经济学家顾准
顾准(1915年7月1日—1974年12月3日),当代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人”。著有《银行会计》《中国银行会计制度》《中国政府会计制度》(与潘序伦合著)《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译著有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以及乔安·罗宾逊的《经济论文集》等。著作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译作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论文集》等。
1915年7月1日,顾准出生在上海一个“中等阶级”的商人家庭。12岁时,顾准到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创办的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潘序伦对早慧的顾准极为器重,全然不按年龄、资历来提携——把16岁的顾准派到会计夜校里授课。不久,潘序伦发现顾准在著述方面有特别天赋,与他合写了中国第一本《政府会计》。1934年,19岁的顾准,在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等高校兼任会计讲师和教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第一部《银行会计》专业教材(后经修订,成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被誉为“中国银行会计学鼻祖”。
时局动荡之际,顾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壮志毅然投身革命。自1940-1945年,他先后在苏南、苏北解放区以及延安任职。期间,顾准因其杰出的经济才能得到陈云的赏识和重用,成为陈云在延安的得力助手。
1946年1月顾准回到华东,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等职。
1948年11月24日,商专正式开学并在人民剧场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接曾山通知,校长顾准从外地赶回济南参加了开学典礼并对全体师生讲话。他回忆道:“商专学生都是济南本地青年,过去长期受国民党反共教育的影响,许多人对我党有各种各样的怀疑,其中比较进步,向我靠拢的一部分人,又觉得没有早日离开济南到解放区参加工作精神不甚振作。我在商专讲话前,事先搜集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着重说明我党的政治纲领和主张,对于后悔没有早去解放区的学生,则偏重于鼓励。我说,济南解放前进步青年到解放区去当然是好的,但各个人的觉悟总有早有迟,觉悟迟一点,在济南解放后参加到革命行列中来,也不算晚……”
1949年5月26日,担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的顾准带队进入上海,主持接管上海的财经工作。 后担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顾准大展手脚,一度有“贴布告最多的局长”之称,对战后上海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上海成为支撑新中国的最大财源。
当会计时,顾准能一边跟人聊天,一边两只手在两只算盘上同时计算。当局长时,能一边主持会议,一边写年度总结,一边摘记发言。“我们的局长有三个脑袋”,这是下属们对他的真实评价。陈毅曾经当众赞誉,“顾准确有倚马可待之才,足见平日的积累。”
自1953年起,顾准改任国家建工部财务司司长等职,1956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工作。1957年他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中提出,“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生产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改革前进的方向。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顾准因“右派言论”受到冲击,两次被定为“右派分子”。1980年2月9日被“恢复名誉,彻底平反”。
1994年9月,《顾准文集》出版;1997年9月,《顾准日记》出版。这在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刮起了“顾准旋风”。
赓续文脉,继往开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校史是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一本“教科书”。红色校史既是脉络清晰、艰苦奋斗的奋进史,也是不断孕育和弘扬红色精神的文化史。自诞生之日起,红色基因便深深镌刻在山财大人的血脉中,成为学校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的力量之源。因此,从红色校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激励师生坚定历史自信,用红色文化赋能学校思政课建设,以红色资源“活教材”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成为山财大近年来培育时代新人的新创举。
自2021年以来,学校推出了“红色会计”主题展,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和图片,深切缅怀财经战线上的革命先烈,全面展现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促进“红色会计”的研究和文化普及教育,将“红色会计”引入校园,努力打造课程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另外,学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前路》以校友为人物原型,依托学校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讴歌了历代山财大人前赴后继,为“建好省里最好的财经大学”的拼搏进取精神,赢得了各方好评。这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构建红色文化场域、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趟出了一条新路。
筚路蓝缕创伟业,披荆斩棘凯歌行。今年7月1日,是首任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山财大将举办相关的纪念活动,致敬历史,追慕先贤,以史为鉴,通过梳理校史中的红色记忆,让校史人物“立”起来,让红色故事“活”起来,把校史资源“用”起来,赓续“商专”文脉,厚植家国情怀。这对于奋进新征程,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山东财经大学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水平财经大学无疑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