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于贵州第一场演出只有9个人到场,上海站却是400张票全部售罄。
庞麦郎复出了。
还带来一首全新的歌——《水手攻击锦衣卫》。
完整听下来,又是快嘴炫技,又是flow复杂。
多年不见,难道庞麦郎真的进化了?
庞麦郎复出,一片好评?
在上个月底,庞麦郎在上海开了自己2025全国巡演的第三场演出。
相比于贵州第一场演出只有9个人到场,上海站却是400张票全部售罄。
挺匪夷所思的。
甚至,晒庞麦郎演出的票根还成为一股潮流,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黄牛倒卖上海站门票。
与复出同时进行的,是一首名为《水手攻击锦衣卫》的说唱歌曲在短视频平台突然爆火。
封面上还有显眼的几个大字:
庞麦郎回归之作,震惊全场!
整首歌的发音咬字还是熟悉的庞氏土味,甚至能听见换气声和口水音。
但是除此之外,整首歌的flow却很复杂,唱词饱满不说,还埋了很多说唱圈的包袱,甚至还用到了经典diss文化。
从《古惑仔》到岳云鹏,从“二仙桥”到“老母鸡”,以及rapper红人马思唯,所有流行符号都被无差别攻击。
当大家都在感叹庞麦郎“究极进化”的时候,真相却被戳穿。
原来歌曲的创作者是一位化名小红帽Lil Radcap音乐人。
嘲讽像洪水一样涌来,大家感叹“喊麦和rap确实是有壁”。
从喊麦诞生以来,它就一直被说唱圈敌视,他们两个的区别到底在哪?
喊麦与说唱有何不同?
从节奏和律动上看,喊麦节奏单一,多数基于恒定八分音符节奏,类似于disco那样的“动次打次”。
以直播间的另类喊麦为例,他们的要求一般是七个字一行,四行为一组,每一行的末尾都押韵,每一组押同一个韵脚。
这种造句格式缺乏切分和变拍,更接近数来宝或快板的机械重复。
数来宝是北方民间乞丐的一种要钱手段。
说唱就更加复杂,它严格遵循音乐节拍,会出现切分音、三连音这种多层级节奏变化。
而且它的单字颗粒度是十六分音符,是喊麦的两倍。
这就意味着在相同进行速度内,说唱在单位时间内的输出信息也是喊麦的两倍。
手打一拍,说唱能说出4个字,而喊麦只能说出2个字。
听众接受的信息量更大,听感也会更饱满。
而且说唱是注重Flow设计的,喊麦则完全没有。
Flow简单理解就是说唱的节奏设计,它决定了歌词如何嵌入节拍、如何通过停顿/加速/重音变化来创造独特的听感。
比如姆爷的《Rap God》,就有频繁的节奏切换和密集押韵。
其中一段Verse甚至从慢速突然切换到三倍速,每分钟超过150个词。
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有了Flow的说话才是说唱,没有Flow的说话只是说话。
Rap God ,Eminem
喊麦就像念诗,只强调押韵顺口。
比如《十年戎马心孤单》。
"十年戎马心孤单,退隐江湖归深山"
每句都是固定8个字,所有重音都落在每拍正拍上(如“十”“戎”“心”“孤”),完全没有无切分或变速。
伴奏是单一电子鼓循环(动次打次),人声与Beat是“叠加”而非“互动”。
节奏的不同让它们的人声表现也完全不一样。
说唱是讲究高音变化的,会通过音量、语调的起伏增强表现力。
但喊麦几乎不涉及音高变化,更接近“有节奏的喊话”。
它们会刻意压低声线,追求“气势”而非层次。
文化起源的不同,也让二者的内容表达大相径庭。
说唱起源于1970年代美国黑人社区,虽然从一开始,它的内容不一定比喊麦高级,但毕竟发展了这么多年,歌手的作品也更加具有思想深度。
现在的说唱更强调个人叙事、社会批判,以及自己的地域身份。
但喊麦是新世纪之后,受直播和迪厅MC文化影响,结合东北二人转、快板等本土元素才出现的。
它的主题大部分都是草根逆袭或情绪宣泄。
而且相比于说唱注重隐喻和象征,喊麦更重视“霸气”词汇,比如 “帝王”“江山”“成败”,没什么逻辑关系,也缺乏具体叙事。
审丑还是真支持?
虽然这首歌最后被证实是AI翻唱,词曲也并非庞麦郎所作,但舆论却并未消散。
不少人愿意认为这是庞麦郎的复出宣言,是他的进化,而不愿意接受他是那个“网络小丑”。
但也有一部分人却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觉得庞麦郎果然还是那个失败者,小丑到底还是上不了台面的。
其实,不管是音乐圈还是公众,对喊麦的态度也像这样,非常割裂。
有的人觉得喊麦是底层的呐喊。
一架麦克风、一份在网上下载的甚至没有版权的伴奏,学会压嗓,套好麦词,打上鸡血,就可以完成一次演出。
传统音乐的精英化制作体系被打破,小镇青年首次获得文化表达的技术平权。
他们认为音乐也是娱乐行业,它也具有娱乐大众的属性,这一点谁热度高谁成功。喊麦的超高热度恰恰反映了这种审美才是大众趋势,因此,喊麦是大众对主流审美权的争夺。
而且喊麦的主要听众是“新工人”群体,这一群体在政治、文化领域都难以拥有话语权。
所以,喊麦就给这些“小镇青年”提供了宣泄的场所。
喊麦就像网络爽文,大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体验逆袭的人生。
尤其是在今天,阶层跃升通道收窄,普通人更需要一具“逆袭肉身”来寄存希望。
但是,另一部分人认为喊麦不配称为音乐,它的兴起不过是源于大众的审丑。
喊麦兴起的时候,很多音乐平台,比如腾讯音乐人,就宣布不再接受MC喊麦类音乐人入驻申请。
Rapper更是集体抵制喊麦。
说唱歌手爽子就表明过自己的立场:“这帮喊麦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总以音乐人的身份自居。”
说实话,作为一种艺术,音乐是有高下之分,音乐作品当然也有审美高下之分。
从艺术性角度而言,喊麦就是俗的。不管是技法还是表现力,喊麦都是比较low的。
但是作为草根亚文化,它也是艺术的一种生活化变体,只不过是艺术世俗化的急剧“下坠”。
但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多元共存,审美虽有高下,但更应该包容。喊麦能在草根群体中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恰恰说明他的确有存在土壤。
所以,与其争吵,不如正确引导,让这种亚文化真正进入大众视野。
来源:印客美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