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品牌靠“擦边”博流量了。从椰树集团的“擦乳直播”开始,网络上各种千奇百怪吸引流量的事情已经层出不穷了,可标新立异是好事,搞软色情擦边算什么本事?
本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作者|首席商业智慧直播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品牌靠“擦边”博流量了。从椰树集团的“擦乳直播”开始,网络上各种千奇百怪吸引流量的事情已经层出不穷了,可标新立异是好事,搞软色情擦边算什么本事?
在毕加索家纺某次直播中,女主播身穿真丝睡衣在床上翻滚、摆出暧昧姿势,美其名曰"展示面料柔顺",可大家就算去线下逛家具城,也不会遇到导购这样“风情万种”吧?有些网友只想好好挑个家居用品,进来一趟像被猥亵了一样.....
图源:抖音浪涨
谁来为消费者发声? 到底是什么脑子能从“展示产品”到跨越阶级开始搞擦边,怎么上辈子主播是擦玻璃的吗?这辈子肌肉记忆改不了?
这场直播一开始还算正常,女主播穿着真丝睡衣,坐在床上介绍四件套的材质。但没过多久,画风逐渐走偏—— 主播开始在床上翻滚,故意拉扯睡衣领口,反复强调“面料丝滑”“贴身舒适”,同时用手缓慢抚摸床单,眼神直勾勾盯着镜头。
“这款床单,两个人睡更舒服哦~”
“买回去试试,保证你每晚都不想下床……”
图源:抖音浪涨
毕加索直播间的弹幕充斥着"这床够结实吗?""想和主播一起试睡"等性化评论,而品牌方却视而不见,甚至刻意引导。
直到直播间一窝蜂地涌入了大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一看评论区那叫一个不堪入目,评论区滚动着各种奇葩言论“主播能躺下试试吗?“这床结实吗?会不会塌?”
评论区瞬间沸腾,有人刷“这是能播的吗?”
图源:网友评论
一位网友吐槽:“我是来买床单的,不是来看低俗表演的,直接关掉不买了。”
真正的消费者人在家中坐,都能被砖头砸到脑袋瓜子,想购物却被一群心猿意马的人给狠狠挤出了直播间,更荒谬的是长达半个小时半小时,直播间人数暴涨,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强制才关闭,理由是“涉嫌低俗内容”。
平台“先放任,后封禁”,品牌方算准了“封号前已经赚够”,各退一步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是吗?
图源:网友评论
懂的都懂,平台监管"选择性失明"——小主播封得快,大品牌却能打擦边球到最后一刻,当"擦边"成为行业潜规则,正经卖货的商家反而吃亏,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厌倦了低俗营销,真正的好产品需要靠质量说话,而不是靠主播投机取巧“出卖色相”。
真正的家居卖点应该是品质、健康和安全,而非低级趣味。
道理是那么浅显易懂,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商家就是想着“逆流而上”呢?赤裸裸的现实是正常卖货可能只有几百人看,但一旦有搞头,一旦有暗示,直播间就像打鸡血了一样,销量蹭蹭往上涨。
图源:微博蓝鲸新闻
哪怕很多人并非真想买产品,而是来看“热闹”,但这种流量恰恰是商家想要的。
品牌为了流量无底线,把"舒适体验"硬生生演成"成人剧情",消费者真的需要这种营销吗? 我们看了那么多套路,难道真的还会轻而易举地助长这些不良营销的手段吗?
这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主播的套路
看热闹的人从来不缺,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之前某夫妻档主播在直播中突然争吵,丈夫怒吼"不过了",妻子摔产品离场。
结果就是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助理立刻上链接:"家人们,老板娘气跑了,99元清仓甩卖!第二天还是继续一样的剧本,坑蒙拐骗没看过的网友,每天两个人都在离婚和恩爱合体中日复一日.....
图源:网友评论
这类操作跟把直播间变成真人秀剧场有啥区别?这跟毕加索直播间套路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啊!通过制造冲突和暗示来刺激消费。
但当"演戏"成为行业标配,消费者终将麻木。更可悲的是,真实与表演的界限被彻底打乱,人们可能不再关心产品好坏,只想围观下一场闹剧。
大家还记得樊小慧吗?各大网友本以为自己的一点善意能帮助某些贫苦之人度过难关,可到头来却发现“善意变成笑话”豪华别墅,那闪闪发亮的豪车,加起来竟然超过3000万!她还自爆月入3400万!这就是赤裸裸的骗局吗!
她的“苦情女主”的人设可谓是结合了“单亲妈妈”“经济条件差”“辛苦带娃”这些敏感词汇于一身。
樊小慧为了维持“现状”留住流量,居然还特意租了一套又旧又破的房子用来拍摄视频。
她在自媒体平台常常表现出一副入不敷出的样子,但实际情况却是令人咋舌。据知情人士透露,樊小慧一场直播带货的收入,竟然能高达上亿元!
樊小慧挣大钱了,但那些不惜自己困难也伸出援手的人,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会不会觉得这个社会再一次给他们来了一个当头一棒?
网友表示:“你可以真穷,大家都愿意尽绵薄之力帮助你,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你“装穷”,把大家的善意套现成金钱,简直不可理喻!”
和这样情感输出立人设的主播在网络一抓一大把, "情感绑架式卖货"真的水太深了!
相信大家也见过不少主播在直播间突然哽咽,声称"工厂资金链断裂,今天卖不完货就要破产"粉丝出于同情疯狂下单.....
可是事实是什么呢? 所谓"滞销"产品实际价格高于电商平台,同一主播多次使用"破产剧本",连流泪角度都如出一辙!
网友醒悟直呼:"眼泪是假的,想掏空我钱包是真的。"
利用"悲情营销"来打感情牌是对消费者善意的赤裸剥削,当购物这个事情被添加了各种情绪,而当谎言被拆穿,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信任,更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就例如樊小慧,许多网友中也有和樊小慧同病相怜的单亲妈妈,但那些人还是伸手想拉她一把,但是真相却是如此赤裸裸的残酷,当女性变成资本眼里的韭菜,当女性被“物化”,许多东西就悄然腐败了.....
女性“擦边营销”,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许多擦边直播的核心逻辑是“用女性身体吸引男性观众”,而非真正面向女性消费者。
就好像某内衣直播间,女主播不断调整姿势展示“曲线”,弹幕却充斥着“身材不错”“多少钱一晚”等低俗评论,这些直播看似在卖货,实则是把女性身体当作引流工具,真正面向的是女性消费者,却又在女性消费者上开刀。
图源:抖音
而且许多女性用户表示,这种营销把她们当成“被凝视的对象”,而不是真正的客户。再加上有开头被嗅到商机就已经覆水难收了,当一家品牌靠擦边赚快钱,其他品牌也被迫跟进,导致整个行业越来越低俗化。
不少女性主播透露,公司会要求她们“穿紧身衣”“动作再放开点”,否则流量就会下滑。这种行业环境让许多女性陷入两难:要么妥协,要么失业。
真正的解决方案真的很简单,就是专注产品,回归产品,尊重消费者,而广大的女性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软色情”表演,而是真实的产品信息和专业的服务。
品牌方一边压榨女性员工,一边吃着女性消费者的经济,又当又立的闹剧什么时候是个头?
而且最重要的是核心价值:擦边营销本来就是一直暗示,逐渐地模糊女性价值和外貌和性吸引力的界限,一旦这种观念进一步影响扩大,在职场中,会有更多女性被迫女默认要“靠颜值吃饭”,而非专业能力.....
再加上这种现象如果再被各大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会有更多女性从业者被迫“配合表演”, 这难道不是一种性别歧视的变相体现吗?
当商家把女性物化为“流量工具”,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氛围。
从表面上来看,擦边直播带来了短期销量,但长远来看,受损的不仅仅是品牌形。
是时候让直播回归“卖货”的本质,而不是一场低俗的表演,女性消费者的购买力早已崛起,她们更愿意为品质和诚意买单。
写在最后
直播带货本应是商业效率的革命,却因贪婪沦为一场群魔乱舞的狂欢。当"奇葩操作"成为流量密码,这个行业需要的不是更多"演技派",而是回归商品本质的诚意。否则,当消费者彻底清醒,收割的镰刀终将挥向自己。
当商家沉迷于擦边炒作,最终只会让市场越来越浮躁,平台如果每次都是“封了了事”,而不从算法和审核机制上杜绝擦边,乱象只会愈演愈烈。
大家对此次事件怎么看待?在评论区留下你们宝贵的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小正娱乐话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