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骇俗的丁玲,一妻两夫三人同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1:42 3

摘要:24岁就过上了一妻二夫三人同居的生活,一生和多人发生情感纠葛,三次丧夫,狱中为叛徒产子,39岁遇到真爱并嫁给25岁的小鲜肉。瞿秋白这样评价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沈从文谈到丁玲时说,“海军学生能供给她的只是一个青年人的身体”。

24岁就过上了一妻二夫三人同居的生活,一生和多人发生情感纠葛,三次丧夫,狱中为叛徒产子,39岁遇到真爱并嫁给25岁的小鲜肉。瞿秋白这样评价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沈从文谈到丁玲时说,“海军学生能供给她的只是一个青年人的身体”。

丁玲,1904年出生于湖南安福县,安福县多蒋家,丁玲原名蒋伟,出生世家,父亲曾留学日本,有名公子风度,和于谦一样,喜欢养马,母亲是小妾。

父亲去世后,丁玲在4岁时和弟弟被母亲带到常德的舅舅家,也是她的“婆家”,她从小就和这里的表哥结了娃娃亲。但在常德,她们也不是过着什么寄人篱下的生活,因为当时她母亲手里很有钱,在城里办了一个女子小学,城外办了一个男子小学。

丁玲是在桃源县省立第二女子师范肄业的,成绩并不好。倒是因为学了当地朴野豪纵精神,性格变得豪放。

后来,为了打破男女不同校的陋习,她跟同班的其他三位女同学从桃源离校出走,跑到长沙男子中学读书。

成年后的丁玲,为了反抗此前结下的娃娃亲,在母亲的支持下,跑到上海求学,就读于上海大学文学系。

丁玲与母亲

当时的上海大学,名师云集,比如说,瞿秋白、邵力子、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沈雁冰等,都在上海大学教书。

特别是她的老师瞿秋白,更是满足了她对异性的所有幻想。

丁玲是一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她当时就大胆向瞿秋白表白了爱意,但是,瞿秋白却爱上了丁玲的闺蜜王剑虹并和她结婚,丁玲的第一段感情无疾而终。

丁玲与王剑虹

1924年,为了走出这段失败的恋情,20岁的丁玲孤身一人前往北京,当时她不是大学生,也没有工作,有时间就到北京大学旁听。

在北京的一次文艺活动中,她结识到沈从文所说的“海军学生”、时为《京报》某副刊编辑的胡也频。

当时,沈从文和胡也频同住在一个公寓,丁玲后来搬过来一起住,这事后来报上报道过,说这三个男女不清不楚,“大被同眠”,但是,当时三人全副身心在创作上,对这些议论并没有放在心上。

沈从文后来在《记丁玲》中这样描述他们两人的第一次相遇:一九二三的春天,北京的春雪还不消融,大街小巷各处皆黑泥白雪相对照,天空中有“一块瓦”风筝飘扬,我在北京西城所住的一个公寓里,认识了一个圆脸长眉大眼睛的女孩子。当我们把话谈到各人所生长的地方时,我告给她我的家乡在凤凰县,她似乎微微惊讶了一下,她随即告给我她原籍是安福县,我也惊讶了一下。

关于胡也频和丁玲,据说,胡也频对丁玲是一见钟情,但是从一开始丁玲对胡也频就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有什么突破。

后来,丁玲接到母亲的信,说弟弟因为热病夭折了,就赶忙回湖南办丧事去了。

这时候,胡也频向朋友借了20元钱,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湖南,当他蓬头垢面出现在丁玲面前时,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连黄包车的车费还是丁玲的母亲付的。

丁玲最终被胡也频的痴心打动,二人回北京后结婚了。

丁玲与胡也频

丁玲后来谈到这段婚姻生活,说自己 “一天到晚似乎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无所要求,心满意足,像占满了整个世界一样快乐” 。

1927年,丁玲在《小说月报》发表处女作《梦珂》,一举成名;随后发表先锋风格的《沙菲女士的日记》,声名鹊起。

最熟悉的丁玲像

这时候,她获得了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为了学日语,结识了日文老师冯雪峰。

一开始,她对其貌不扬的冯雪峰也并不感冒,但是在随后二人的交往中,很快被其才华吸引,冯雪峰顺理成章成为她精神上的爱人。

敢爱敢做的丁玲当时就写了一封信给冯雪峰,中间有这样的话:“我真真的只追求过一个男人,只有这个男人燃烧过我的心,使我起了一些狂炽的欲念,这个男人就是你”。

年轻时的冯雪峰

但是问题是,当时的丁玲还和胡也频存在着婚姻关系,左手的胡也频,右手的冯雪峰,两个男人,她都不想放弃。

这时候,丁玲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建议:三人共同生活在一起。

更让人没想到的人,胡也频和冯雪峰居然同意了这样做。

于是,冯雪峰租下杭州葛岭山14号的独立院子,胡也频和冯雪峰各占一间,三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但是,这种一妻二夫的同居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冯雪峰首先感到“受不了”,主动选择了离开,丁玲最终还是和胡也频在一起,二人婚后育有一子。

但此时的丁玲,对冯雪峰还是念念不忘,她给冯雪峰的信中这样说:“你为什么不想获得我?我对你一点没有变,我对你几多坦白,几多顺从……”

1931年,28岁的胡也频因为左联成员的身份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丁玲心如刀绞。

这时候,在一场左联烈士的采访中,丁玲结识了英语翻译官冯达。

冯达对丁玲很贴心,丁玲当时又处于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很快,两人就同居在一起了,这时距丈夫胡也频的牺牲不到半年。

1932年,丁玲入党。

1933年,由于奸细出卖,丁玲和冯达上海租界被便衣侦探绑架入狱,这是一次明显的政治被捕,当时上海公安局“乃申明被捕者并无丁玲”。

在狱中,她为冯达生下一女。

后来,经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人的多方帮助,丁玲成功脱险。

因为怀疑冯达出卖了她,丁玲出狱后断绝了和冯达的关系,并于1936年只身一人去了延安。

丁玲是当时第一个到达延安的著名文人,毛对此非常高兴,专门赠词给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诗稿的原稿还存放在丁玲后人手中。

丁玲是被毛写诗词夸过的唯二人选,另一个人是彭德怀。

而且,当时的丁玲和彭德怀,也非常有可能走在一起。

丁玲的最后一任丈夫陈明在《我与丁玲五十年》是这样写的:“在延安时,有同志好心,有意将丁玲和彭德怀往一起掺和。丁玲后来对我说:如果我和彭德怀结合,只能做一个官太太,但我只想当作家,所以这事是搞不成的”。

在延安,丁玲是“西战团”的第一任主任,首长待遇,行军时有马可骑。这个“西战团”,是主席亲点的文艺创作团队,小她13岁的演员陈明是这个团的处长。

丁玲在陕北

在两人的相处中,丁玲对陈明产生了好感,并且主动表白了。

陈明后来回忆说:“那是在一个小饭馆里,我们坐在炕上,我说,主任,你也应该有个终身伴侣了。丁玲反问我:我们两个行不行呢?我听了吓了一跳”。

当时,陈明面对感情经历如此丰富,还是自己直属上级丁玲的表白,有些害怕,想很快切断两人的关系。后来,他找了个理由调到其他地方工作,并且火速与一个叫席萍的人结婚了。

后来,有人对陈明说,丁玲同志听说你结婚了,她很痛苦!

这时的陈明,思想也起了变化,他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我想:席萍还年轻,各方面条件都好,还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我得忍痛做出决断,不能让三个人都痛苦的”。

于是,他向席萍提出了离婚,当时,席萍住在中央医院准备生孩子,听到消息后直接就懵了!

陈明和席萍离婚后,于1942年和丁玲结婚。

尽管这段感情饱受非议,但在此后的岁里,陈明一直陪伴丁玲长达50年之久,包括丁玲被批斗的那段坚难的岁。直到1986年,丁玲去世,享年82年。而陈明则一直活到了102岁,直到2019年才去世。

丁玲曾经谈起过她生命中的几个男人,说,她这一生最爱的人是冯雪峰,最难忘怀的是胡也频。

瞿秋白这样评价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沈从文谈到丁玲时说,“海军学生能供给她的只是一个青年人的身体”,为此,丁玲好几次对沈从文破口大骂。

来源:互联网神探录一点号

相关推荐